四川地震的成因

2008-05-31 6:39 pm
地震是由於地殼板塊移動而起,但四川地震有無警兆?點解會咁突然?

回答 (6)

2008-05-31 8:49 pm
✔ 最佳答案
專研地震的中央大學地科系教授王乾盈說,四川強震跟台灣九二一大地震都是「薄皮逆衝」現象造成,「兩個地震實在很像,九二一相較下是小巫見大巫」。
他說,兩處地震成因相同,四川強震規模比九二一大了四、五倍,原因是四川地震板塊移動的面積,比台灣島的面積還要大好幾倍;主要震區範圍長達二四○公里,九二一的斷層只有七十公里長。


圖片參考:http://www.edu.geo.ntnu.edu.tw/uploads/img4836ced7ec059.jpg

王乾盈說,四川地震區近廿年來地震發生頻率高,是大陸密切注意的區域,大陸地震帶集中在東經一○○度至一○五度間,四川此次地震就在這條地震帶上。「松潘酖甘孜造山帶(位在西藏高原、崑崙山、華南地塊圍城的三角形區域)」,由於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推擠,逆衝到揚子地塊(成都平原)上方,引發地震。四川地震是西南向東北的逆衝,兩地塊間是龍門山斷層帶;九二一也是西向東逆衝,都是斷層上盤搖晃得很厲害,下盤相對震動太大。通常斷層上盤地塊災情會比下盤嚴重,四川地震的上盤是山區、康定一帶,下盤是成都、都江堰等人口集中的城市,「山裡災情應該更嚴重」。
王乾盈說,「四川地震的餘震可預期至少好幾個月,震度規模頂多到六,畢竟這樣大的斷層面不可能斷得乾乾淨淨,一定還有摩擦」。
http://www.edu.geo.ntn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8
四川地震的成因
參考: 天之心
2008-06-02 5:01 am
矛瘁屎妙蛛劣杯屎劣杜劣垃劣場泣咚戶昭玄汙羌成末羌穿于羌6嶵卅占6仔疼峙,末尬/.場╒毛屎寒千地寒穿╓守圯

2008-06-01 21:02:16 補充:
︴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影族﹏文龍╭★
2008-06-01 12:26 am
五一二”四川特大地震目前已造成二萬餘人死亡,而在中國全力進行災後救援活動的同時,對於地震的成因,中外科學家也展開積極探尋,力求在此次特大地震中,找出科學答案。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國際上不少科學家認為,可以肯定的是,是很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這次破壞性巨大的地震。

  他們認為,四川省位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這兩個大陸板塊的交界處附近,特別容易發生地震。五千萬年前,印度板塊在與歐亞板塊碰撞之前是個島嶼,目前印度板塊在以每年兩英寸的速度向北推移──對板塊漂移來說,這是個不慢的速度。這種快速運動意味著在大陸板塊的邊緣部位積聚了較大的能量,進而引發能量的劇烈釋放,也就是地震。

  而日本築波大學的一個地震研究小組則認為,四川汶川地震可能是沿著斷層線分兩個不同階段爆發的,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可能因此而導致地震強度增大、時間延長。該小組稱,第一階段是沿著龍門山斷層線的運動,造成二十三英尺寬的地殼斷裂,約為時五十秒。隨後不久,沿著該斷層線的另外一個部分很可能發生了持續六十秒的小滑移。這就意味著這個地區經曆了為時兩分鍾的強烈地震。與此相比,造成六千多人死亡的一九九五年日本神戶發生的強烈地震只有二十秒,能量也不足汶川地震的三十分之一。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專家表示,由於該地區的地震研究因頻繁的塌方而受阻,塌方掩埋了很多地質構造證據,因而有些問題目前尚不能找到確切答案。

  不過,中外專家基本認同“板塊擠壓說”。據《北京晚報》報道,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學院副院長、地球物理學博士魏東平在分析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時初步認為,青藏高原不斷東移,處在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的中國大陸長期受到兩大板塊的碰撞、擠壓,引發地震的可能一直存在。他說,地震學上有“彈性回跳理論”,當這種擠壓力到達一定限度,必然要釋放出來,地震是“加最後一根稻草”的結果,但這根稻草會在哪裏,誰也說不清楚。不過他表示,像汶川這麼大的地震,發生幾率是非常小的。

  相比唐山地震造成二十四萬人死亡、七十多萬人重傷的後果,魏東平認為,汶川地震的傷亡人數絕不會那麼大。他說:“因為唐山地震的震中正在唐山這座城市下方,對城市是一種毀滅性破壞,而汶川地震的震中在山區,人口密度小,傷亡人數應該不會很多。”

  而此次汶川地震發生後,也有人質疑為何地震學家事先沒有預測,對此魏東平認為,地震預測是世界難題,十分困難,非幾代研究者有生之年能夠完成。

  他解釋,影響地震預測的因素非常多,如重力、地磁、地電、地熱、地下水、地聲、光、空間觀測、動物反應等,任何一種現象出現異常,也不能就此判斷發生地震。沒有預測出地震並不是中國的地震專家無能或失職,發達國家的地震專家也同樣無法預報地震,在現有條件下,地震專家的職責更多的是監測和研究地震。
2008-05-31 7:17 pm
中新網5月23日電/今天上午﹐四川省副省長李成雲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這次汶川大地震之前政府有關部門沒有接到什麼預兆的報告﹐我也沒有看到什麼預兆﹐確實來的非常突然。

但四川地震前三天數十萬蟾蜍異動,四川棉竹市,出現大批蟾蜍遷徙!還有泰洲紅山動物園,孔雀、大象,躁動不安,寧南還出現螞蟻大搬家!異常現象都被媒體注意到了。

動物界對大地震所具有的神秘感應能力,一直是科學界無法解釋的謎。據報導,在四川發生「五一二大地震」前幾天,在這次重災區的綿竹市曾出現大規模的蟾蜍大遷徙現象;當地居民當時即認為這恐怕是有災難的不好兆頭,但林業官員卻聲稱,這只是蟾蜍正常的遷徙。

據《華西都市報》報導,地震前必有先兆,尤其在級數較大的地震前,某些動物的反應比人要強烈。四川綿竹市西南鎮檀木村日前即出現大規模的蟾蜍遷徙:數十萬隻大小蟾蜍浩浩蕩蕩地在公路行走,很多被過往車輛壓死。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在四川大地震釋放的長周期地震波,搖晃程度較低,但影響時間會較久,許多在高樓民眾會感到較明顯且長時間搖晃。

 台灣大學地質系主任陳宏宇表示,這次四川強震主要是板塊內擠壓、破裂所致,導致累積的能量從破碎帶釋放產生強震。過去該地區曾在1933年8月發生芮氏規模7.5強震,大約數十年到百年會出現一次。

這類地震百年一次

 陳宏宇說,這類板塊內擠壓所產生的地震,四川大地震則是板塊內擠壓,周期較長,但累積能量高,一旦釋放相當驚人,就如同人體受外力骨折一般!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李錫堤表示,這次震央在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前緣,受到喜馬拉亞山及青康藏高原造山運動影響,長久累積能量配合板塊內擠壓釋放,才導致這次大地震,「通常這類地震百年才會發生一次。」
2008-05-31 7:10 pm
地 球 先 生 並 無 家 國 的 概 念 , 地 殼 只 有 板 塊 之 分 。 九 千 萬 年 前 開 始 , 印 度 板 塊 從 非 洲 東 部 飄 移 至 亞 洲 , 並 逐 步 向 青 藏 高 原 擠 壓 。 長 年 的 壓 力 , 在 地 底 積 聚 巨 大 能 量 , 當 四 川 與 青 藏 高 原 接 壤 的 地 底 岩 石 破 裂 , 能 量 即 急 劇 釋 放 出 來 , 造 成 地 震 。



地 球 表 面 是 由 多 個 板 塊 組 成 , 根 據 「 板 塊 學 說 」 , 目 前 世 界 五 大 洲 , 是 由 二 億 年 前 一 大 塊 「 盤 古 」 大 陸 張 裂 開 來 的 。 板 塊 分 有 大 陸 板 塊 與 海 洋 板 塊 , 海 洋 板 塊 的 擴 張 導 致 大 陸 板 塊 飄 移 。
包 括 印 度 與 斯 里 蘭 卡 的 印 度 板 塊 , 正 是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 從 九 千 萬 年 前 開 始 , 慢 慢 飄 向 包 括 歐 洲 及 亞 洲 的 歐 亞 板 塊 。
地 殼 板 塊 相 對 移 動 , 一 塊 板 塊 與 另 一 塊 板 塊 接 壤 處 , 由 於 摩 擦 力 阻 礙 相 對 移 動 , 能 量 便 累 積 起 來 。 地 震 的 發 生 通 常 是 由 於 地 下 深 處 的 岩 石 破 裂 錯 動 , 把 長 期 積 累 起 來 的 能 量 急 劇 釋 放 出 來 , 產 生 地 震 波 向 四 面 八 方 傳 播 出 去 , 到 達 地 面 引 起 地 動 屋 搖 。

印 度 與 青 藏 高 原 接 壤 , 當 印 度 板 塊 不 斷 向 東 北 推 移 時 , 青 藏 高 原 周 邊 的 斷 層 受 擠 壓 , 就 有 可 能 出 現 錯 動 , 岩 石 破 裂 , 地 底 積 累 已 久 的 巨 大 壓 力 隨 即 發 放 出 來 , 引 發 地 震 。
四 川 位 於 青 藏 高 原 的 邊 緣 , 即 係 印 度 大 陸 板 塊 同 亞 洲 大 陸 板 塊 之 間 , 承 受 好 大 地 殼 運 動 的 壓 力 , 所 以 四 川 北 部 、 南 部 同 西 部 都 好 多 時 有 地 震 。

位 於 四 川 北 部 的 龍 門 山 一 帶 , 過 去 一 百 萬 年 間 地 殼 台 階 突 然 升 高 了 6,000 米 , 在 地 殼 運 動 的 角 度 來 說 , 這 是 快 於 正 常 的 異 動 。

四 川 大 地 震 是 由 西 藏 高 原 向 東 北 移 動 所 致 。西 藏 高 原 於 5,000 萬 年 前 開 始 形 成 , 是 由 印 度 板 塊 與 歐 亞 板 塊 相 撞 後 抬 升 起 來 的 陸 地 , 喜 瑪 拉 雅 山 正 是 高 原 的 最 高 點 , 而 且 山 至 今 還 不 斷 向 上 攀 升 。


四 川 7.8 級 大 地 震 示 意 圖



1 ) 印 度 板 塊 以 每 年 5 厘 米 的 幅 度 移 向 歐 亞 板 塊

2 ) 歐 亞 板 塊 以 每 年 兩 厘 米 的 幅 度 移 向 印 度 板 塊

3 ) 歐 亞 板 塊 受 擠 壓 , 形 成 喜 瑪 拉 雅 山 , 並 以 每 年 5 毫 米 的 幅 度 升 高

4 ) 在 地 底 19 公 里 深 處 , 印 度 板 塊 正 以 每 年 18 毫 米 的 幅 度 , 在 歐 亞 板 塊 底 下 向 青 藏 高 原 方 向 移 動 , 導 致 青 藏 高 原 不 斷 受 壓 , 積 聚 能 量

5 ) 位 於 歐 亞 板 塊 內 的 四 川 盆 地 與 青 藏 高 原 之 間 , 地 下 有 一 條 大 斷 層 , 當 中 的 岩 石 破 裂 錯 動 , 把 長 期 積 累 起 來 的 能 量 急 劇 釋 放 出 來 , 震 源 位 於 汶 川 地 底 10 公 里 處

6 ) 地 震 波 向 四 面 八 方 傳 播 , 到 達 地 面 後 引 起 地 動 屋 搖 ; 今 次 錄 得 強 度 為 黎 克 特 制 7.8 級 , 相 當 於 252 顆 原 子 彈 的 威 力

另外災害的大小,不但與地震的威力有關,還與事發地點、當地土地利用情況及發展程度、事件發生時間、餘震次數等有關。

2008-05-31 11:10:59 補充:
災害的大小,不但與地震的威力有關,還與事發地點、當地土地利用情況及發展程度、事件發生時間、餘震次數等有關。
一般來說,距離震中較近,人口密度較高,建築物結構較不穩固,地表物質疏鬆的較落後地區,地震的災害最大。此外,在工礦企業、大水庫、大電站、交通幹線等地區,地震帶來的災害也較大。
參考: yahoo, yhoo
2008-05-31 7:06 pm
地 球 並 無 家 國 的 概 念 , 地 殼 只 有 板 塊 之 分 。 九 千 萬 年 前 開 始 , 印 度 板 塊 從 非 洲 東 部 飄 移 至 亞 洲 , 並 逐 步 向 青 藏 高 原 擠 壓 。 長 年 的 壓 力 , 在 地 底 積 聚 巨 大 能 量 , 當 四 川 與 青 藏 高 原 接 壤 的 地 底 岩 石 破 裂 , 能 量 即 急 劇 釋 放 出 來 , 造 成 地 震 。




地 球 表 面 是 由 多 個 板 塊 組 成 , 根 據 「 板 塊 學 說 」 , 目 前 世 界 五 大 洲 , 是 由 二 億 年 前 一 大 塊 「 盤 古 」 大 陸 張 裂 開 來 的 。 板 塊 分 有 大 陸 板 塊 與 海 洋 板 塊 , 海 洋 板 塊 的 擴 張 導 致 大 陸 板 塊 飄 移 。
包 括 印 度 與 斯 里 蘭 卡 的 印 度 板 塊 , 正 是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 從 九 千 萬 年 前 開 始 , 慢 慢 飄 向 包 括 歐 洲 及 亞 洲 的 歐 亞 板 塊 。
地 殼 板 塊 相 對 移 動 , 一 塊 板 塊 與 另 一 塊 板 塊 接 壤 處 , 由 於 摩 擦 力 阻 礙 相 對 移 動 , 能 量 便 累 積 起 來 。 地 震 的 發 生 通 常 是 由 於 地 下 深 處 的 岩 石 破 裂 錯 動 , 把 長 期 積 累 起 來 的 能 量 急 劇 釋 放 出 來 , 產 生 地 震 波 向 四 面 八 方 傳 播 出 去 , 到 達 地 面 引 起 地 動 屋 搖 。


印 度 與 青 藏 高 原 接 壤 , 當 印 度 板 塊 不 斷 向 東 北 推 移 時 , 青 藏 高 原 周 邊 的 斷 層 受 擠 壓 , 就 有 可 能 出 現 錯 動 , 岩 石 破 裂 , 地 底 積 累 已 久 的 巨 大 壓 力 隨 即 發 放 出 來 , 引 發 地 震 。
四 川 位 於 青 藏 高 原 的 邊 緣 , 即 係 印 度 大 陸 板 塊 同 亞 洲 大 陸 板 塊 之 間 , 承 受 好 大 地 殼 運 動 的 壓 力 , 所 以 四 川 北 部 、 南 部 同 西 部 都 好 多 時 有 地 震 。


位 於 四 川 北 部 的 龍 門 山 一 帶 , 過 去 一 百 萬 年 間 地 殼 台 階 突 然 升 高 了 6,000 米 , 在 地 殼 運 動 的 角 度 來 說 , 這 是 快 於 正 常 的 異 動 。


四 川 大 地 震 是 由 西 藏 高 原 向 東 北 移 動 所 致 。西 藏 高 原 於 5,000 萬 年 前 開 始 形 成 , 是 由 印 度 板 塊 與 歐 亞 板 塊 相 撞 後 抬 升 起 來 的 陸 地 , 喜 瑪 拉 雅 山 正 是 高 原 的 最 高 點 , 而 且 山 至 今 還 不 斷 向 上 攀 升 。

1 ) 印 度 板 塊 以 每 年 5 厘 米 的 幅 度 移 向 歐 亞 板 塊

2 ) 歐 亞 板 塊 以 每 年 兩 厘 米 的 幅 度 移 向 印 度 板 塊

3 ) 歐 亞 板 塊 受 擠 壓 , 形 成 喜 瑪 拉 雅 山 , 並 以 每 年 5 毫 米 的 幅 度 升 高

4 ) 在 地 底 19 公 里 深 處 , 印 度 板 塊 正 以 每 年 18 毫 米 的 幅 度 , 在 歐 亞 板 塊 底 下 向 青 藏 高 原 方 向 移 動 , 導 致 青 藏 高 原 不 斷 受 壓 , 積 聚 能 量

5 ) 位 於 歐 亞 板 塊 內 的 四 川 盆 地 與 青 藏 高 原 之 間 , 地 下 有 一 條 大 斷 層 , 當 中 的 岩 石 破 裂 錯 動 , 把 長 期 積 累 起 來 的 能 量 急 劇 釋 放 出 來 , 震 源 位 於 汶 川 地 底 10 公 里 處

6 ) 地 震 波 向 四 面 八 方 傳 播 , 到 達 地 面 後 引 起 地 動 屋 搖 ; 今 次 錄 得 強 度 為 黎 克 特 制 7.8 級 , 相 當 於 252 顆 原 子 彈 的 威 力

另外災害的大小,不但與地震的威力有關,還與事發地點、當地土地利用情況及發展程度、事件發生時間、餘震次數等有關。

2008-05-31 11:06:42 補充:
具體的影響,包括地面上的建築物被震動直接破壞,而房屋的倒塌及其他原因,則造成人畜的死亡;大段路軌彎曲,路基及土堤等大段毀壞,部分橋樑斷開倒塌,地下管道破裂;地面形成許多寬大且長的裂縫,岩層斷裂錯動,出現大量山崩、雪崩及山泥傾瀉,部分地區地面下陷;一片頹垣敗瓦、滿目瘡痍的景象。
大地震之後更會有不少規模較小的震動,稱為餘震,使地震的破壞更大。
地震還引起次生的災害,而且可能比震動所造成的損害更大。

主要的次生災害有火災、水災、山崩及停電等。
火災可由電線走火或煤氣管道受破壞而引起。
大型水庫的水壩被震裂或倒塌,以及大河流河堤崩潰,都會引起洪水泛濫。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4: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31000051KK006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