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後人有咩影響???半小時之內

2008-05-29 11:14 pm
孫中山對後人有咩影響???半小時之內

回答 (2)

2008-05-29 11:20 pm
✔ 最佳答案
民本思想,就是以民為本的思想,它的內涵非常豐富,學者對此的表述也不盡相同。這一概念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的民本思想和當代的以民為本的思想,既有本質的區別,又存在著必然的聯繫。研究當代的以民為本的思想,必須要學習和總結古代與近代的民本思想。近代的民本思想,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而近代的民本思想,集大成者非孫中山先生莫屬。孫中山把古代的民本思想的精華與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中的優秀成果同中國現實民主革命的需要結合起來,構成他的三民主義理論的重要部分。孫中山曾說過:“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

孫中山的民本思想,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昇華的過程。作為一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孫中山注意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他的許多文章中,多次引用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民本思想,如《尚書》中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思想;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思想;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朱熹的“國以民為本”的思想等。孫中山將這些思想看作是他的民權思想的傳統文化淵源和實行民主主義的思想基礎。早期的孫中山對“民”的認識,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愛民與救民。他想通過重民來謀求國家富強之道,因為民富,國則富,民貧,國則弱。到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對“民”的認識上升到新的高度,同盟會成立,他把以“民”為主體的三民主義,作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實現了由傳統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義的飛躍。中華民國建立後,他主張團結全國人民,“建設一世界上最富強最快樂之國家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者。”

在“民有”方面,孫中山認為:民有是指四萬萬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民是民國的天子;“當今之國家,非一人之國家,乃我人民之國家。”因此,新建的共和國,應該是“專恃民力,使吾民能人人始終負責,”“國家之生存要素,人民、土地、主權”,建設真正共和國全靠國民。

在“民治”方面,是指人民理應擁有四項基本政治權力: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復決權。孫中山說:“共和國家,重在民治。民之自治,基於自覺,欲民之自覺,不可無啟導誘掖之方。”既然“共和國為人民之國”,那麼,一切就應“合全國人民為之,”否則,民治就只是一句空話。

在“民享”方面,是指人民享有作為國家主人的自由平等的一切權利。“共和國,人民是主人,國家為人民的所有物;個個人民,都是皇帝,哪一個人想獨裁全國,都是不成的。國內的事情,要人民去管理;國內的幸福,也是人民來享受。”

孫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完全突破了古代的民本思想局限,與古代的民本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封建時代的民本思想,並不包含對普通民眾個體價值與權利的尊重,這和近代的民主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孫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用。孫中山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基礎,“基礎鞏固,民國才能鞏固”。 為官者不論大小,都是人民的公僕。也就是說,民國政府和各級官吏是為人民辦事、受人民節制的公僕。孫中山對官民關係的重新定位,徹底否定了過去官與民之間統治與服從的關係。孫中山民本思想的基礎是在共和政體的基礎上,他對“民”如此重視,其目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封建的專制政體,建立一個新的共和政體的國家。所以,孫中山的民本思想具有鮮明的政治意義,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孫中山在他的晚年,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這不僅標誌著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偉大轉變,也表明他對民眾力量的重新認識,從愛民、救民到依靠民眾力量。孫中山早年領導的民主革命,依靠的是海外華僑、留學生和會黨,而對於以農工為主體的民眾力量認識不夠。孫中山晚年意識到:國民革命之運動,必恃全國農夫、工人之參加,然後可以決勝。對於農民階級,他認識到“農民是我們中國人民之中的最大多數,如果農民不參加革命,就是我們革命沒有基礎。” 對於工人階級,他認為“ 工人既是有了團體,要廢除中外不平等條約,便可以做全國人的指導,全國民的先鋒,在最前的陣線上去奮鬥。”能把農民和工人稱作“基礎”和“先鋒”,表明孫中山對民眾力量的重新認識。他說:革命要成功“所恃為後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2008-05-29 15:23:41 補充:
因字數規限以上文章不是足本,詳情請閱我參考資料內之網址
2008-05-29 11:23 pm


收錄日期: 2021-04-25 17:42: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9000051KK011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