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居住資料[急]10點!!

2008-05-28 2:18 am
現今居住資料[急]10點!!
現今居住資料[急]10點!!

回答 (2)

2008-05-28 9:55 pm

截止06年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僅有7.1平方米!而且只是平均值,扣除那些住萬尺大屋的有錢佬後,原來香港有半數人的居住面積只有約5平方米!應剛剛好放下將大床!
居住面積大小某程度也會影響人的心情,畢竟長時間只能盯著四部牆或那電視熒幕,即眼睛長期只能看到很小的空間,這很容易導至心理空間的狹小,久而久之隨時變成抑鬱。
其實香港近年自殺或倫常慘案增加,源頭最初都只不過是些家庭瑣碎事像爭廁所或爭電視台,雖說人際相處貴乎包容忍讓,但忍得多難免有怨氣,萬一過了臨界點便會火山爆炸。有工作在身還好,但退休或失業人士長時間處於屋內,更容易令自己畫地為牢及胡思亂想,這些也是倫常慘案的源頭。
好了,只是發現問題其實無濟如是,那如何解決?最急救的方法,就是盡量擴大每個人的生活空間,例如擠迫戶的家人宜盡;‧量互相配合少留在家,減少擠在一起那摩擦便可減少。
所以說,香港家庭最好養成一種習慣──步行。不管行公園也好,逛商場也好,總之閒著無事不妨出外走走,一來盡量擴闊一下自己的身心,二來多些體力勞動,也可減少無謂的胡思亂想,這算是香港獨有的養生之道了!
說回轉頭,其實香港的零售業如此興旺,可能亦因此而來,既然人人閒著都上街走走,那自然常常逛商場,逛商場多自然會手痕想用錢,結果搞到香港零售業越來越蓬勃,商場越建越大越豪華,結果吸引更多人來逛,變成一個「逛街循環」!
或許,政府官員不妨考慮下,在一些家庭慘案的高危地區,舉行個「每日逛街」運動,例如每日預留一萬元免找簽賬額,吸引多些居民逛街,又或者多些文娛活動,早上搞太極,中午練功夫,晚上就para para,總盡量讓多些鬱在家中的人吸多些新鮮空氣,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香港地少人多,不少香港人,一生都被迫生活在擠迫的環境中。人到晚年,更有不少長者須在環境擠迫的老人院度過餘生。然而,只要政府願意稍為改善現時的土地及福利政策,生活在老人院的長者的生活環境必然會獲得顯著改善。

近日,有地區人士邀請本人探訪一座位於荃灣一村屋群內的老人院舍。該老人院舍由數座村屋組成,大約可容納四至五十個宿位,院舍內部環境寬敞,更設有休憩地方,並種植了不少樹木,環境清靜幽雅。

與上述寬敞的老人院舍比較,香港不少老人院居住環境均相形見絀。現時不少私人老人院舍均設於私人住宅底層二樓至三樓,空間極為有限,不少長者每天均要在十呎乘六呎的活動空間中生活。由於居住環境擠迫,長者沒有私隱可言,更經常受到其他院友滋擾。當同院的長者一旦身體不適,所發出的呻吟及咳嗽聲,會令其他院友煩躁。而在深夜之後,更會令其他長者難以入睡。在狹窄的空間下,私人老人院舍難以提供足夠的空間讓長者可舒暢地生活,其他如晨運、早操及進行有益身心的活動更難以開展。

香港安老服務尤其是私人護老院的服務質素低落,主要由於可以用作安老院的空間有限。院舍環境擠迫與高昂租金有關,故此,政府應針對租金及空間的問題,致力改善,使生活在老人院的長者可以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針對現時私營護老院缺乏土地經營以及租金昂貴等問題,政府應該在鄉郊地區撥出土地,或讓農地擁有人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以興建老人院舍。政府亦應修訂發牌條件,增加長者活動空間的要求。政府可委託志願機構或私營安老院經營,從而改善安老院的環境及質素。如政府拒絕改變現有的政策,香港長者將會繼續被迫在非人道的環境下生活。
樓宇設備

屋村內設有的基本社區設施包括:商店、餐廳、市場、郵政局、銀行、學校、運動場、公園、停車場及公共汽車站等。附近更設有文娛康體中心及運動場、診所醫院、交通運輸網絡,例如公路、隧道和鐵路。
房屋的類型
新型公營房屋通常以一組住宅大廈的形式出現,樓宇有特定的形狀,如Y型、梯級型、十字型、或長型。
2008-05-28 2:18 am
你講咩呀...我地未住係香港羅==


收錄日期: 2021-04-19 01:10: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7000051KK019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