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www.gtv.com.tw/TalkAbout/Images/UBB/em09.gif
就您所敘述低問題~
圖片參考:
http://www.cc.chu.edu.tw/~u8702053/mouse/world5.gif
醫改之路可謂坎坷多變。2005年7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研究報告承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從總體上講是不成功的”。這份報告一下子將醫改推上了媒體和公眾關注的風口浪尖。
醫療體制需要改革,醫改的成敗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但改成什麼樣才算成功?2006年9月,國務院14個部委(后增加至16個部委)聯合成立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由國家發改委主任和衛生部部長任雙組長,中國式醫療改革方案制定工作正式進入起草階段。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這次大會讓醫改的方向得以明確: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健全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規范公立醫院管理。
為集思廣益、保証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007年1月,醫改協調小組委托數家海內外非政府研究機構獨立研究設計醫改方案。截至5月末,醫改協調小組共選擇了包括北大、復旦、北師大、人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麥肯錫咨詢公司等8家海內外獨立機構起草的醫改方案,並接受專家評測。測評結果非常出人意料,由於有6套方案“臨陣倒戈”,使得主張“政府主導”(政府投錢給公立醫院,維護其公益性,政府免費或部分免費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和“市場主導”(政府應減少對醫療服務提供領域的直接干預,向各種資本開放醫療服務市場,政府作為醫療籌資的主體,通過醫保成為強有力的談判者,向醫療機構購買醫療服務,並建立相應的以市場和談判為基礎的價格決定機制和費用支付制度)的方案比例成了1.5:6.5(其中北大方案一半主張政府主導,一半主張市場主導),大部分方案傾向於引入市場機制。6月,在8套方案的基礎上又增添了清華大學與哈佛大學合作制定的第9套方案。
實為利益爭
業內專家透露,方案的爭議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利益之爭。與衛生相關的部門多達十幾個,如此多的部門共同討論醫改,如何協調好各方利益就成了關鍵。新方案的公布時間一拖再拖,充分証明了協調難度之大。
2007年7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要求2007年在79個城市試點,2010年覆蓋全國。這意味著政府新增的醫療衛生支出將主要用於補貼居民醫療保險賬戶,醫療服務的提供將更為市場化。
2007年9月,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政府委托部分國內外機構就醫改進行了定型的可行性研究,也設立了網站征詢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但“最后提出來的,隻能是一個方案”。
十七大報告為醫改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
2007年10月17日,國家發改委牽頭分別在南昌、天津召開有關醫改的座談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茅和衛生部部長陳竺參加此次會議。會上討論的醫改方案文本,是融合了幾份專家意見稿的內容形成的一套新版本,概括為“一個目標、兩項制度、四大體系、八項機制”。“一個目標”即“建立基本醫療制度”﹔“四大體系”即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八項機制”即醫療管理機制、運營機制、籌資投入、監管機制、信息技術、人力資源、定價機制和立法保障等﹔“兩項制度”即基本藥物制度和公立醫院管理制度。這一框架始終堅持強調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強化政府的責任和投入。
衛生部黨組書記高強透露:醫改方案最早在年底出台,將會提交2008年“兩會”討論。既然“補需方”的大方向已定,相信方案的最終出台為時不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參考:
http://tw.yimg.com/i/tw/blog/rte/smiley_36.gif
圖片參考:
http://www.gtv.com.tw/TalkAbout/Images/UBB/em11.gif
最後~祝您~
圖片參考:
http://tw.yimg.com/i/tw/blog/rte/smiley_36.gif
圖片參考:
http://www.cc.chu.edu.tw/~u8702053/mouse/world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