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復臺灣?

2008-05-27 3:11 pm
台湾对中国来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关乎主权,不得不收。既然要收,怎么收法?是谈判、还是武力收台呢?
更新1:

我在奇摩知識的提問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52701954 本來想在百度知道里提問的,可是被禁止了。

回答 (2)

2008-05-28 12:18 am
✔ 最佳答案
我同意hkwaddle 的部份觀點.尤其回收,統一的見解.
但對統一的條件我有一些個人的看法.
對等:這有多方面,人民最敏感的可能是政治制度,其次是生活水平.跟著就是政客的參與權.
政治制度-中國大陸的社會主意制度明存實亡,這是公開的祕密了,但什麼時候可以名正言順地公開呢?這時間我認為是至關重要,起碼台灣人消除了「共產黨」的陰影.
生活水平-如果某天國內人普遍的生活水平及得上台灣人,我看台灣人可能會覺得統一後地盤大了,這對他們的生存機會更為有利!
政客的參與權-大陸現在的政治制度,台灣政客可說是沒有機會參與的.所以大陸要作很大程度的修改(實現普選).但這因很多環境因素,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
其實中國大陸原來亦心知要和台灣統一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就是因為台灣某些政客提出獨立,大陸才會急提統一.
我認為如果今後沒有人提台獨,我相信統一進程會談他說不定十年廿年,時機成熟時就自然實現統一了.到時一定要台灣省的人有機會管治全中國!

2008-05-27 16:20:54 補充:
不需著意求佳境,自有奇逢應早春.

2008-06-02 11:03:44 補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008-05-27 7:18 pm
請問閣下是否內地人?不知道你在遣詞用字方面是講究,但我想談到這裏有必要弄清楚兩個詞語:「收回」和「統一」。
在內地可能兩個意思其實一致,但客觀地看其實大相庭徑。請留意以下論述。
要中台一統,中共其實只有兩個做法:
1.硬來。這最明顯不過,中共強大兵力,即使軍備現代化來日方長,但要攻陷台澎金馬這麼一個小範圍,不會用於一星期吧?
問題來了。用兵是快,但要速戰速決,郤難免做成破壞。贏一個廢墟回來,划不來,所以便要重點破壞軍事、通訊設施,在最短時間癱瘓台灣本來就有限的反抗能力,希望台灣政府以大局為重投降。
攻陷台灣島容易,攻陷人心難。國共之間的敵對,對台灣土生土長的一代已沒有意義,對他們來說,台灣就是他們的「國家」,所以才會有台獨思潮的產生。中共向台灣動武,自然會產生更大的反感;別說來真的,即使以前在台海附近軍演,已足以造成反抗情緒。當然,佔領後出生的一代可能可以改變。
2.等。就是維持現狀。事實上領導人都明白,攻台不是辦法,中共能做的,只是令台灣不從現時行政獨立變成真正宣佈獨立。但要等多久?我只希望有生之年等得到。
這正是「收回」和「統一」的分別。國內兩詞大概可以互通,因為中共以自己為正統,認為台灣是一個省政府,但其實中共從來未對台灣實行統治,所以當年才有「中華民國在台灣」之說,撇開政治立場,其實這是一個確切的說法。所以「收回」其實說不通,只能「統一」。
而統一如果不能武力解決,就只有談判。但一個關卡使雙方根本不能走在一起:雙方地位是否對等?中共以正統自居,而台灣亦自視為另一個統治一地的獨立政治實體(而事實亦如是),中共要台灣政府接受矮化成為地方政府才談,那就是說不用談。一個政權會接受自己降格成為另一個政權的一部份嗎?唯一的可能是如德國,東西一統,以一個新政府統治。
中共有沒有這個量度?兩地各級各方面的政治制度差異如此之大,北京的領導人如何產生,國民還要從高層人民的權力分配中去揣摩,台灣已經進步到全民一人一票選舉出來了。台灣民眾不可能接受如此的倒退,但大陸要多久才能進步到與之接軌?
所以,維持現狀是可見將來的唯一可行做法。

2008-05-27 11:24:23 補充:
五分的題目答了這麼多,是為了認真討論,批評無任歡迎。

如果沒有論點只懂發洩,罵娘罵狗,請閉上閣下的鳥嘴。

2008-05-27 22:29:17 補充:
tsui3_e:

閣下的觀點亦是我的看法。統一是兩個方面的融合。當年東西德的融合是極痛苦的,因為兩國經濟能力相差很遠,但為著國家一統的無上理想,西德以強大的經濟實力負起了東德的沉重包袱。但這不代表從此太平無事,本來東德地區依然未能興盛。

所以統一需要兩方面在政經皆能接軌,這是最大準則。因此必須等待適當時機。

只是在政治方面,由於中共黨國混合的組織架構在各機關糾纏不清,多年來已經形成了許多利益集團,要回到一個台灣人民、政府可接受的體制實在不易。經濟改革成功而政治改革遠遠滯後,也是這個原因。

收錄日期: 2021-05-03 17:52: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7000051KK003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