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的知識請快快回答

2008-05-27 4:04 am
乒乓球拍分銷地區有哪些??
始創人是誰??
乒乓球拍的演變過程.....
設計....
唔該可以快d回我.....
我會好感謝你
更新1:

project的功課 唔該好心幫幫手...

回答 (2)

2008-05-27 8:23 am
選購乒乓球及乒乓球拍




(1)乒乓球:用手輕捏球面,迎光觀察不應有開裂現象,外觀潔白均勻,不反光,接縫整齊、嚴密牢固,不得有寬窄邊、變形、凸凹不平等現象。



優級品的乒乓球重量為2.40-2.53克,直徑為37.2-38.2毫米;從300毫米,高處落下,其彈跳高度應為210-230毫米。由於製作乒乓球的賽璐珞的硬度不同,因而對於攻擊型的球手來說,這些的球可以發揮速度和力量優勢;而對於削球手來說,軟些的球更好。



(2)乒乓球拍:鑒選乒乓球拍首先要看球拍上的質量代號級別與實際質量是否一致。全國統一代號有二位組成,第一位是P,代表乒乓球拍;第二位是質量級別,Y代表優級品,1代表一級品,2代表二級品,3代表三級品。



其次檢查球拍各部分粘接是否牢固,貼面是否平整,膠粒是否短缺和老化,顏色是否均勻等。

至於你所說的一、二、三星級,是個別人士的講法。也有些生產廠以一至五星級,甚至有六星及七星級分別。主要是指其質量的高低。

“速度”、“控制”和“彈性”以及平時我們常說的“底板軟硬”等辭彙都是在行業內評價乒乓球拍及海綿的術語。但據我所知,這些指標卻都沒有行業統一的數值,只是各大廠商為了在消費者購買時能夠有所借鑒而自己劃分的。

其實就底板的性能而言,所謂“速度”,應該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的飛進速度的效率;所謂“旋轉”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於球,使之轉化為球自轉速度的效率;所謂“控制”是指用相同力量和方法擊球時,球脫離球拍需要的時間長短(這與底板的“軟、硬球感”有關);所謂“有效擊球範圍”或稱之為“擊球甜點”是指擊球力量能夠集中傳遞在底板上的位置和範圍(這與底板的形狀、結構、材質有關)。上述四個方面的性能既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又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因此在選購底板時,不僅要看外觀,數層數,而且還要看木紋排列結構;不僅要聽聲音,而且在敲擊時還要用手指感覺它的軟、硬度;不僅要閱讀底板上注明的相關指數,而且還要用不同的力量來掂球,以便感覺它的用力效率及綜合性能。

總的來說,底板經過了一段魚龍混雜各爭長短的時代後,現在就各指標的標注也越來越相近了。一般來說各底板廠商都會標明“速度”和“控制”這兩個指標,指標選用1-10(或1-12)等級來劃分,就個人選拍經驗來說,一般指標示數為6時為稍差,7時為一般,8為良,8.5為好,8.5以上就是很好的了。但這也只限於蝴蝶,STIGA,TIBHAR,等國外品牌,國內劃分還是有些混亂。


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 com/question/1644145 2.html


這是一個很好的網!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sports/classroom.htm
參考: me
2008-05-27 4:12 am
乒乓球拍是乒乓球運動中進行擊球的球拍。乒乓球拍由膠皮、海綿、底板組成,但也有某些球拍是沒有海綿的。普遍認為,現代桌球運動發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當時,英國人用羊皮紙作球拍,以軟木塞等物作球,在餐桌上以網球的形式遊戲。最初普及的桌球拍僅是一塊木板。隨工業技術發展,羊皮成為了球拍覆蓋物以增加摩擦,後來便出現了帶有膠粒的橡膠薄膜代替羊皮。50年代初,日本人率先在膠皮與底板之間加入了海綿層,大大增加了球拍的彈性還有「吃球」的性能。從這種意義上,現代桌球在海綿膠皮發明以後才真正成型。此後的幾十年中,桌球拍的結構再也沒有發生特別的變化,但器材製作技術還在不斷革新中。科技的發展在器材的工藝上獲得廣泛應用,例如底板從單塊木板發展到夾層木板,再發展到在纖維管中加入金屬,或加入碳作夾層,甚至還有紫外線處理和水晶面處理等技術;海綿和膠皮也從以前的兩片分開逐漸演化為粘合後再出廠的套膠,並成功使用了電漿技術和奈米技術等。桌球器材仍然不斷地適應著現代桌球的發展而更新,除了為迎合不同打法的運動員製作了快攻板、弧圈板、削球板等,還能為著名的選手製作個人專用球拍。也為「小球變大球」等變化而改變球拍的製作。桌球拍膠皮又稱"膠粒"、「單膠片」,大體分為正膠與反膠兩大體系,一面有顆粒狀突起膠粒,另一面平整。膠皮可以使用任何顏色,但在正式比賽中只能使用鮮紅色和黑色的膠皮。膠皮並不必須附著海綿。正膠指膠粒向外。使用正膠桌球拍打出來的球速快,但摩擦旋轉控制能力較差。反膠是指膠粒向里的膠皮,普遍具有較強的摩擦力,能製造較強的旋轉,速度也比較快,控球能力較強,是當今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膠皮種類。以下摘自國際乒聯頒佈的《桌球競賽規則》中的第1.4項:1.4 球拍 1.4.1 球拍的大小,形狀和重量不限,但底板應平整、堅硬. 1.4.2 底板厚度至少應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強底板的粘合層可用諸如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壓縮紙等纖維材料,每層粘合層不超過底板總厚度的7.5%或0.35毫米。 1.4.3 用來擊球的拍面應用一層顆粒向外的普通顆粒膠覆蓋,連同粘合劑厚度不超過2毫米;或用顆粒向內或向外的海綿膠覆蓋,連同粘合劑,厚度不超過4毫米. 1.4.3.1 「普通顆粒膠」是一層無泡沫的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其顆粒必須以每平方厘米不少於10顆,不多於50顆的平均密度分佈整個表面。 1.4.3.2 "海綿膠"即在一層泡沫橡膠上覆蓋一層普通顆粒膠,普遍顆粒膠的厚度不超過2毫米。1.4.4 覆蓋物應覆蓋整個拍面,但不得超過其邊緣。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執握部分可不予以覆蓋,也可用任何材料覆蓋 。1.4.5 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夾層、覆蓋物以及粘合層均應為厚度均勻的一個整體。 1.4.6 球拍兩面不論是否有覆蓋物,必須無光澤,且一面為鮮紅色,另一面為黑色。拍身邊緣上的包邊應無光澤,不得呈白色。 1.4.7 由於意外的損壞、磨損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體性和顏色上的一致性出現輕微的差異。只要未明顯改變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許使用。 1.4.8 比賽開始時及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需要更換球拍時,必須向對方和裁判員展示他將要使用的球拍,並允許他們檢查。


收錄日期: 2021-04-25 22:30: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6000051KK024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