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點)全世界最大的沙漠

2008-05-27 1:41 am
全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它的特徵是:

回答 (3)

2008-05-27 1:44 am
✔ 最佳答案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語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於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以南(約北緯35°線),約北緯14°線(250毫米等雨量線)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東到紅海之濱。橫貫非洲大陸北部,東西長達5600公里,南北寬約1600公里,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32%。
撒哈拉沙漠乾旱地貌類型多種多樣。由石漠(岩漠)、礫漠和沙漠組成。石漠多分佈在撒哈拉中部和東部地勢較高的地區,尼羅河以東的努比亞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礫漠多見於石漠與沙漠之間,主要分佈在利比亞沙漠的石質地區、阿特拉斯山、庫西山等山前沖積扇地帶。沙漠的面積最為廣闊,除少數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處都有大面積分布。
著名的有利比亞沙漠、賴蔔亞奈沙漠、奧巴里沙漠、阿爾及利亞的東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納沙漠、比爾馬沙漠等。面積較大的稱為“沙海”,沙海由複雜而有規則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態複雜多樣,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較低的流動沙丘,還有大面積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佈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帶和大西洋沿岸地帶。從利比亞往西直到阿爾及利亞的西部是流沙區。流動沙丘順風向不斷移動。在撒哈拉沙漠曾觀測到流動沙丘一年移動9米的記錄。
撒哈拉地區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為主,其次是柏柏爾人等。居民和農業生產主要分佈在尼祿河谷地和綠洲,部分以遊牧為主。20世紀50年代以來,沙漠中陸續發現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鈾、鐵、錳、磷酸鹽等礦。隨著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採,改變了該地區一些國家的經濟面貌,如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已成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尼日爾成為著名產鈾國。沙漠中也出現了公路網、航空線和新的居民點。
撒哈拉沙漠氣候炎熱乾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這極端乾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礦地,竟然曾經有過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沙漠上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就是這遠古文明的結晶。
1850年,德國探險家巴爾斯來到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無意中發現岩壁上刻有駝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物像。1933年,法國騎兵隊來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爾高原上發現了長達數公里的壁畫群,全繪在受水侵蝕而形成的岩陰上,五顏六色,色彩雅致、調和,刻畫出了遠古人們生活的情景。
壁畫群中動物形象頗多,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動物受驚後四蹄騰空、勢若飛行、到處狂奔的緊張場面,形象栩栩如生,創作技藝非常卓越,可以與同時代的任何國家傑出的壁畫藝術作品相媲美。從這些動物圖像可以相當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區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畫上有有劃著獨木舟捕獵河馬,這說明撒哈拉曾有過水流不絕的江河。
人們不僅對這些壁畫的繪製年代難以稽考,而且對壁畫中那些奇怪形狀的形象也茫然無知,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謎。
2008-05-27 1:53 am
撒哈拉沙漠是全世界最大的,有整個法國本土的四倍大。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

在遠古時代,那裡並非荒蕪之地,而是沃野千里、田園茂盛的好地方。

因為近年來人們不僅在那裡找到魚骨、獸骸的化石,還找到了古代人所使用的石茅、

耕具,就是在石岩中也有野豬、河馬等石刻圖畫.

這個撒哈拉沙漠地帶一旦刮起大風沙,厲害無比;大風暴發生時,

一條條約數十公尺直徑的大沙柱,和成里寬的大漩渦往往將人畜帶往數里遠,

把人畜生葬的事故常常發生。在每次風暴發生前,天空呈現紫色,氣溫炎熱,

高達攝氏表五、六十度,晚上則降至零度,全年幾成無雨狀態。

據說,在沙漠中常可聽到一種奇異尖叫聲,像獸吼聲、又像汽笛的呼叫,

雖然沒有節奏,但聽起來甚為奇異;而且風沙走動,也發出響叫;

「海市蜃樓」的奇景也常常遇見。

在靠近摩洛哥有個叫做科薩培卡的沙漠,面積雖然只有八百方里,

但在東部的高地上,卻有個非常著名的「鬼湖」。為什麼叫「鬼湖」呢?原來,

是因為它的出現「變化莫測」。比如:在晚上看來,那裡明明是一片水深達數百呎的大湖但到了天明,僅湖水消失,還變為百多呎的大沙丘。這個鬼湖,出現是沒有定時的。

有時白天也會出現,而且連續十天八天情況不變,湖水清澈見底,還可以飲用呢!

十多年前,有一群歐籍探險家,因為不相信這麼一回事,曾到當地附近去駐營;

哪知到了深夜,湖水忽然從沙土裡升騰起來,來勢澎湃急驟,幸好及時逃走

才不至滅頂。但第二天再到那裡,仍是平沙一片. 這奇蹟究竟作如何解釋呢?照科學家的推測,那裡的地下可能有一條巨大的伏流,

有時因地層的變動,那條伏流的地下水便湧溢上來,變成湖泊。然而一夜風沙,又把它填塞了。
參考: me
2008-05-27 1:47 am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語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於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以南(約北緯35°線),約北緯14°線(250毫米等雨量線)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東到紅海之濱。橫貫非洲大陸北部,東西長達5600公里,南北寬約1600公里,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32%。
撒哈拉沙漠乾旱地貌類型多種多樣。由石漠(岩漠)、礫漠和沙漠組成。石漠多分佈在撒哈拉中部和東部地勢較高的地區,尼羅河以東的努比亞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礫漠多見於石漠與沙漠之間,主要分佈在利比亞沙漠的石質地區、阿特拉斯山、庫西山等山前沖積扇地帶。沙漠的面積最為廣闊,除少數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處都有大面積分布。
著名的有利比亞沙漠、賴蔔亞奈沙漠、奧巴里沙漠、阿爾及利亞的東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納沙漠、比爾馬沙漠等。面積較大的稱為“沙海”,沙海由複雜而有規則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態複雜多樣,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較低的流動沙丘,還有大面積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佈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帶和大西洋沿岸地帶。從利比亞往西直到阿爾及利亞的西部是流沙區。流動沙丘順風向不斷移動。在撒哈拉沙漠曾觀測到流動沙丘一年移動9米的記錄。
撒哈拉地區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為主,其次是柏柏爾人等。居民和農業生產主要分佈在尼祿河谷地和綠洲,部分以遊牧為主。20世紀50年代以來,沙漠中陸續發現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鈾、鐵、錳、磷酸鹽等礦。隨著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採,改變了該地區一些國家的經濟面貌,如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已成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尼日爾成為著名產鈾國。沙漠中也出現了公路網、航空線和新的居民點。
撒哈拉沙漠氣候炎熱乾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這極端乾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礦地,竟然曾經有過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沙漠上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就是這遠古文明的結晶。
1850年,德國探險家巴爾斯來到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無意中發現岩壁上刻有駝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物像。1933年,法國騎兵隊來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爾高原上發現了長達數公里的壁畫群,全繪在受水侵蝕而形成的岩陰上,五顏六色,色彩雅致、調和,刻畫出了遠古人們生活的情景。
壁畫群中動物形象頗多,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動物受驚後四蹄騰空、勢若飛行、到處狂奔的緊張場面,形象栩栩如生,創作技藝非常卓越,可以與同時代的任何國家傑出的壁畫藝術作品相媲美。從這些動物圖像可以相當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區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畫上有有劃著獨木舟捕獵河馬,這說明撒哈拉曾有過水流不絕的江河。
人們不僅對這些壁畫的繪製年代難以稽考,而且對壁畫中那些奇怪形狀的形象也茫然無知,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謎。


收錄日期: 2021-04-15 17:07: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6000051KK017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