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會發生地震?

2008-05-25 10:21 pm
點解地震會發生?I want to know

回答 (7)

2008-05-26 2:52 am
✔ 最佳答案
地震的成因與條件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其生成的原因,當然也有一定的生成條件。其實要發生地震必須滿足許多條件,而且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幾個控制因素為:物質的力學性質、溫度與壓力狀態,以及適當的應力來源。在此,我先分別就生成地震的條件與過程加以說明。

首先談物質的力學性質,地球的物質當然以岩石為主,不同的岩石表現出不同的力學性質,總括說來,可分為「脆性」及「塑性」兩種。脆性物質在受到應力時,最初是以彈性的方式變形,也就是說一旦應力消失,物體會恢復原來的形狀。但是當受到的應力強度逐漸增加,最後超過物質本身的強度時,物體就會破裂,藉此釋放累積的應力。塑性物質在受到應力時,則是以連續變形的方式來釋放,並沒有累積、破裂的過程。

在古老的傳說中,人類總是賦與地震一種神祕的色彩,其實地震現象就是地球的物質在受到應力狀態下的一種脆性破裂行為。這個現在看來再簡單不過的推論,卻一直到大約一個世紀前才逐漸被人類了解。西元一九○六年舊金山大地震過後,地球科學家根據地震前後的地表變形,提出了劃時代的「回彈學說」。當一個斷層系統受到外加剪應力時,沿斷層面的摩擦力會阻止斷層面錯動,因此所有的變形起初都以彈性的方式表現。一旦剪應力超過斷層面的最大摩擦力,斷層面就會發生瞬間錯動,這就是地震。這個學說最大的貢獻是從地質構造(斷層)及大地應力的角度去解釋地震現象,從而開啟了往後對地震的科學研究。

接近地表的岩石大都表現脆性行為,而位於較深處的岩石則反而以塑性的方式釋放大地應力,這其中的差別就引導我們到第二個控制地震生成的重要因子,那就是岩石所在位置的溫度與壓力條件。當物質受熱或受壓時,會改變分子的排列型態,就像冰加熱後會變成水一樣,這種改變進一步變更物質的力學行為,也直接決定了物質是否能承受剪應力,亦即地震是否能發生。

地震要發生當然要先產生變形,而變形源自於應力的增加,因此,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適當的應力來源。大自然中存在著各種應力來源,但是有什麼力量大到足以震撼大地,引起地動天搖呢?答案就是「板塊運動」。

發生地震的主要動力來源:板塊運動

為什麼有板塊?我們知道,地球的表面溫度平均在攝氏零度至三十度之間,地球的主要組成物質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的力學性質是以脆性為主,因此形成所謂的「岩石圈」。另一方面,在較深處的溫度增高,壓力也增大,地球的主要組成物質則以塑性行為為主,形成所謂的「軟流圈」。我們可以想像岩石圈就是一個雞蛋的蛋殼,而軟流圈就是其下的蛋清。若是這個雞蛋的蛋殼有裂紋,那麼每片蛋殼就是一個板塊。

但是為什麼表面會有裂紋呢?這是因為地球內部的溫度較高,外部溫度較低,這種內外溫度的差異促使地球內部的物質產生對流現象,也就是說,極高溫度的地球內部物質由深處向地表湧出,而近地表較冷的物質也會沈降回地球內部,類似一壺煮沸的熱水。至於這些物質湧出或沉降的地方就是裂紋所在,也就是所謂的「板塊邊界」。板塊邊界大致分為三種型態,基本上,地球內部的高溫物質從「伸張型邊界」湧出,通常稱之為「中洋脊」。反之,「聚合型邊界」則是地表較冷的物質重新返回地球深部的地方,最常見的例子為「隱沒帶」。若是板塊相互之間沒有伸張或聚合,而是一左一右的錯動,這種邊界稱為「轉型邊界」。所謂的板塊運動學說,簡單而言,就是認為地球內部物質由中洋脊湧出,冷卻後形成新的岩石,這些岩石被緩慢的帶向隱沒帶,最後隨著隱沒板塊又返回地球深部,像是一個超大形的輸送帶。這種由熱而產生的運動便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動力來源。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689&ctNode=40&mp=1
點解會發生地震?
參考: 天之心
2008-05-26 3:47 am
因為地殼活動,所以有地震。
2008-05-26 12:19 am
地震成因

當地殼斷層突然移動時, 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使地面上發生一連串的錯綜震盪, 從而導致地震。地殼的移動通常受阻於斷層之間的摩擦力, 只有在斷層所積聚的壓力超過摩擦力時, 才會發生移動。
其他的自然作用, 例如火山底部或地殼下岩漿的流動等也會引起地震。此外,人類的活動也可以釀成地震。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人為或意外的大規模爆炸, 以及在新建大型水庫中注水等人為構成的改變。
參考: 香港土力工程處
2008-05-25 11:38 pm
為什麼會有地震?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2008-05-25 10:25 pm
造成地震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

自然地震中,以構造地震最為普遍;其餘的成因,有火山活動、地下空洞塌陷、大型山崩、大塊隕石墜落等。人為地震亦可稱為誘發地震(induced earthquake),指因人類活動而導致發生的地震。現已發現由於水庫蓄水、油井注水、地下核試驗等影響,可以導致一系列較小規模的地震連續發生;如1962年廣東新豐江水庫發生的6.5級地震。

地震的分佈有線性排列的特點,大致上可分為幾個地帶。

其一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在太平洋東岸開始,沿著綿長高峻的安第斯山脈和洛磯山脈,經過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再在太平洋西岸,從堪察加半島開始,向南經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硫球群島、台灣、菲律賓群島直至印度尼西亞所構成的大島弧,然後由新畿內亞往東連接南太平洋中的諸島嶼,這就構成了環太平洋地震帶。全世界約80%的地震集中於這個地帶。(更有約60%的活火山分佈在此。)

其二為喜瑪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從青藏高原向西,經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小亞細亞和高加索山,到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系和地中海沿岸。其東面分支從青藏高原東部的橫斷山脈向南,經緬甸、印尼的蘇門答臘成弧形分佈,在新畿內亞與環太平洋帶交匯在一起。

此外,東非大裂谷附近和大西洋的大洋中脊,也是地震較多的地帶。

地震帶的空間分佈,和板塊邊界非常吻合。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地震,是由於板塊邊界斷裂帶的板塊相互作用所導致的。

正因為板塊邊界的不穩定性,導致大量的構造地震出現;幸而不少是發生在海底,否則,地震災害的次數會大幅上升。

例如1985年墨西哥城8.1級大地震,便是板塊移動的結果。

沿中美洲西岸的海底,是兩個小板塊相接之地,東面為加勒比板塊,西面為科科斯板塊。受東太平洋海脊的岩漿外推的影響,科科斯板塊向著南美洲海岸擠去,在板塊接合處俯衝,使加勒比板塊水平堆疊在上。當兩板塊互相抗衡的力量失去平衡時,相對靜止期所積聚的熱能及壓力便突然釋放出來,造成巨大的災害。

其實,是次地震影響的範圍很大,以墨西哥城代表災區,主要因為該處人口最多,死傷和財物損失較為嚴重;這是看地震新聞時需要注意的。
2008-05-25 10:25 pm
地震(又稱地動)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動。自然現象和人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地震的種類

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

按成因分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為: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間;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來說, 震源越淺地震的破壞性也越大。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黎克特制地震規模。黎克特制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央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黎克特制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黎克特制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規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黎克特制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黎克特制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黎克特制規模達8.9。
參考: my teacher
2008-05-25 10:23 pm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37: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5000051KK014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