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徐志摩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又汲取了西洋文學的優點,學
貫中西,在他短短卅餘年生活中,成就還是大的。他的情感真摰,個性活潑,
特別他的詩才飄逸,美麗輕盈。所以他的作品意境清新脫俗,他的詩句不僅有
節奏感,且有旋律感。
陳西瀅:「他的文字,是把中國文字西洋文字溶化在一個洪爐裡,煉成一種特
殊而又曲折如意的工具。它有時也許生硬,有時也許不自然,可是沒有時候不
達意,沒有時候不表示是徐志摩獨有的文字。再加上很豐富的意象,與他的華
麗的字句極相稱,免了這種文字最易發生的華而不實的大毛病。」
沈從文說:「徐志摩的作品給我們的感覺是『動』,文字的動、情感的動,活潑
而輕盈,如一盤圓台珠子,在陽光下轉個不停,色彩交錯,變幻眩目。」
徐志摩將中國古典文學的神韻及手法和西方文學的藝術特色融合創造出新的
風格被卞之琳讚為「深得西詩的精神,完全實行『拿來主義』
徐志摩一生寫過許多的詩,內容有關於愛情、自由及美的追由的,也有關於離
別的、人生的或是描寫氣度的,各式各樣的題材加上徐志摩本身的才華讓他的
詩有了豐富的變化。
2008-05-29 02:16:22 補充:
徐志摩短促的一生,經歷了戊戌政變、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五四」運動、軍閥割據、北伐戰爭、「四一二」事變及「九一八」事變等重大的變革運動。這是各種政治力量和各種思想體系紛紛登臺表現的年代,可配合近代史的政治背景引領我們進入徐志摩的年代。
徐志摩的詩作已在第一冊讀過,可配合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回憶志摩詩作中柔美與浪漫的心靈。
2008-05-29 02:17:08 補充:
海灘上種花
這篇文章作於民國十四年,由全文判斷,可能是一篇演講稿,民國十四年的三月至七月,徐志摩歷遊歐洲各大城市,沿途並祭掃心儀已久的各國文藝大師,如曼殊斐爾、波特萊爾、伏爾泰、雨果、雪萊、濟慈、米開朗基羅、但丁等人之墓。無疑的,志摩是真心企慕這些西方藝術大師的,並深深被這些大師對藝術單純信仰的熱忱所打動。但當志摩回顧本國文化時,面對一個「如喘著氣的活死人」般的中國社會,怎麼能不憂心呢?故志摩一本對文化的關切,以充滿熱情與理想的文字,呼籲青年朋友們要堅守單純的信仰與天真,找回中國文化的靈性,寧願做別人眼中的獃子,因為只有這樣的獃子才能喚回中國文明的春天。
2008-05-29 02:21:10 補充:
徐志摩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感情色彩,他寫散文多用第一人稱,這樣更便於直接和強烈地抒發剖露自我感情。他的散文「長於流露抒發自己的感情,而拙於描寫社會生活」。無論寫景、敘事,還是抒情,志摩特別「喜歡說理」,表述自己對社會、人生、理想的觀點的同時,給讀者以深遠的啟迪。志摩的「說理」中,他的「理」便是詩,詩樣的情緒塗抹在哲理的命題上,好比給思想的落葉,染上一層絢麗的光彩,可以從中得到「無窮盡性靈的滋養與啟發與靈感」,把散文當詩寫,大量運用象徵、比喻、反覆、排比等修辭方式,並把它們和諧地糅合在一起,就使他本身詩化的散文語言更增添了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美,具有獨特的藝術境界!
2008-05-29 02:22:44 補充:
由於他死得太年輕,他的學識與社會實踐不可能形成一個思想體系。他認為共產主義「蔽於張」,資本主義「失之隱」,而羅素「無黨故蔽不著」、「愛真故言無諱」。志摩就想用這種超然態度來對待人生與現實,凡符合他理想的就接納,反之就排斥。他對同一對象的不同側面,或不同時期的同一側面,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他作品中有著看似矛盾的諸多說法,但透過他的外殼,依然可以看到他思想的經緯脈絡。
2008-05-29 02:22:48 補充:
他所處的社會太黑!這就使他與社會一直處在尖銳的對立狀態。所以理想與現實,人生與社會的不調和性就構成了他作品的主旋律。自「自剖」之後,他的思想又起了一層變化,「由盲衝性轉變到有意識的行動。」他要「迎上前去」,面對現實。但他始終找不到解決人生與現實矛盾的良方,也無力掀掉頭頂的重壓。於是他失望了,他走向懷疑的頹廢。他失望,但從不絕望;他還在摸索,還在抗爭,還「在妖魔的臟腑內掙扎。」他後期的作品正是他失望時所發出的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