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既所有資料{{20分@v@''}}

2008-05-22 11:02 pm
我要用[[驚蟄]]呢個主題去做1個project,,
想要所有有關驚蟄既資料,,
20分咖:>

回答 (2)

2008-05-22 11:07 pm
✔ 最佳答案
甚麼是「驚蟄」?
中國傳統曆法將全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節氣則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驚蟄是春季節氣之一。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陽曆三月五、六或七日。(有關二十四節氣,可參考這個 網頁。按字面的解釋,「蟄」是冬眠,而「驚蟄」則是該動物剛剛醒來的時候。
「驚蟄」要祭白虎
冬眠的動物睡醒,便進行覓食。按廣東民間傳說,凶神之一的白虎也於這時覓食。為著平安,驚蟄那天要祭白虎。拜神婆先準備紙造老虎在壇前,這些紙老虎一般是黃色而身上帶有黑色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豬血餵之,使之吃飽後不再傷人,並以肥膩的生豬肉作為「小禮」,抹在紙製老虎咀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傷人。
打小人
打小人在全年都可進行,但在驚蟄那天打小人則特別多,因為小人也在驚蟄那天出口傷人。在香港近年,灣仔鵝頸橋橋底已經成為打小人之集中地。
希望幫到你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8-05-22 15:08:25 補充:
「驚蟄」的意思是:春天到了,春雷初響,大地萬物開始萌芽生長。那些在嚴寒冬天時躲進土壤內或在石洞裡蟄伏起來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後,也開始甦醒、活動,迎接春天的來臨。

   這個時候,正是農夫們忙著插秧的時節。不過,如果在這個節氣前就發生打雷的現象,表示可能會出現雨水連綿的異常天氣,而且容易發生災害,所以才有農諺「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打」的說法。

  

2008-05-22 15:08:35 補充:
這個時節正值春暖花開時期,不妨趁著週休二日或假期,全家人一起到陽明山賞花,沉浸在花海的美景裡,享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節氣小農夫

  對農夫們而言,這個時節必須忙著插秧、播種,期待這一年能有好收成。農夫常依據「驚蟄」這一天是否打雷來預測收成的好壞,如果打雷,表示這一年的收成會很好;如果沒有雷聲,就表示可能會是個饑饉之年。

2008-05-22 15:08:45 補充:
◎節氣小漁夫

   由於魚群的洄游和水溫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的魚群進駐海域。到了這時節,台灣西部海域的等溫線逐漸向北移動,屬於鯛類的魚群會隨著水溫的上升而向北洄游,而鰹魚群在每年的三月會進入台灣的南部海域,所以漁民們可以有不錯的漁獲喔!

◎節氣小園丁

  有首歌是這麼唱:「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呀...」。三月份正是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白色、桃色、粉紅色的杜鵑花將春天點綴得更美麗了。

2008-05-22 15:08:49 補充:
◎節氣生活

  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鎚,就是他用鐵鎚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植樹節」也是在這個時節裡,你可以在這春意盎然、展現生命力的時節裡,動手種株自己喜愛的植物吧!

◎節氣俗諺

1.「二月初二彈雷,稻仔卡重過秤錘」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農曆二月初二大約在國曆三月初,如果這時候打雷,表示節氣正常,今年也會風調雨順,稻穀粒粒飽滿,稻穗彷彿比秤錘還要重喔!

2.「驚蟄鳥仔曝翅」這句諺語的意思是:驚蟄之後氣溫升高,不只是冬眠的動物會出來活動,連鳥兒都會飛出鳥巢,停在樹枝上曬太陽呢!

2008-05-22 15:09:03 補充:
希望幫到你
2008-05-22 11:28 pm

驚蟄的起源

中國農曆二月廿一日被稱為「驚蟄日」,又名「白虎開口日」。
驚蟄"的本意就是"開始響雷,冬眠動物復蘇" 中國傳統曆法將全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 ,節氣則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驚蟄是春季節氣之一。 「蟄」是冬眠,而「驚蟄」則是該動物剛剛醒來的時候。
驚蟄原是描述中原地區的事象,時序進入了冬季,各種蟲類都較為少見,這原因是大地一片蕭索,草木枯黃,蟲類都進入了冬眠或隱藏起來潛伏不動,叫做「蟄」。
到了春天,大地生機復甦,萬物逐漸孳生茂盛, 這時天地的陰陽氣接觸頻繁,大氣激盪,產生閃電,於是春雷從天而降,各種正在冬眠的蟲類都被驚醒了,紛紛出現在野地裡,因為春雷「驚」動了「蟄」伏的蟲類,所以這個節氣就稱為「驚蟄」。

驚蟄的特色---天氣方面
由驚蟄開始 , 春雷鳴動 , 將蟄伏於地下過冬之動物驚醒 , 蛇蟲鼠蟻紛紛鑽出地面搵食 。 即係話 , 大地回春 , 氣溫上升 , 春天真的來臨了 。 對北方居民更是大好消息 , 因為冬天已經過去 , 唔會再寒冷 。
古代農民認為驚蟄這一天,有無雷聲用來預測這一年收成的好壞,極為靈驗。如果春雷響了,表示風調雨順,米麵如泥,仍屬大有之年,如果沒有雷聲,表示可能是干旱年,那麼人就要吃狗食之物,屬饑饉之歲。現代的農民仍是同樣相信,驚蟄前後的雷聲,是他們一年勞苦的代價,如果沒有聽到雷聲就感到大失所望。所以有農諺: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冷驚蟄,暖春分。】
【驚蟄颳風,從頭另過冬。】
【驚蟄聞雷,米麵如泥;驚蟄未蟄,人吃狗食。】
也有說:
【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門。】
【未到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
【未到驚蟄雷先叫,四十九日烏】
意思說,時序未到驚蟄節氣,雷聲就先響了,必定陰雨連綿,甚至四十九天看不見太陽出現。

總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 的一個節氣, 那時我國有些地區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 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的特色----習俗方面
民間流行在驚蟄祭白虎和打小人的習俗,以求小人遠離。
以黃色的紙老虎代表白虎,紙身畫有黑色斑紋,口角則畫有一對獠牙 。祭白虎時拜神婆先準備紙造老虎在壇前,拜祭時,需以豬血餵之,使之吃飽後不再傷人,並以肥膩的生豬肉作為「小禮」,抹在紙製老虎咀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傷人。

此外, 每年農曆正月十九日前後數天,都是驚蟄「打小人」的季節,這是值得俘留的中國傳統風俗之一。本會當然不會放過這個一年一次的機會,把這些快將失傳的風俗景緻留下來。今次我們一行十人,在時代廣場集合後,一同前往「打小人」勝地──鵝頸橋。那兒人山人海,有十數位婆婆專門「打小人」,而幫襯好們的客人非常多,有的攤位還要排隊呢!此外,他們又吸引了很多途人圍觀,更少了了一些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我們準備好裝備後,便各自取景。婆婆們都各身懷絕技,裝備十足,「打小人」時十分賣力,街頭就佈滿了啪啪之聲,務求為客人把小人們痛打一番,新的一年事事順景。除了神通廣大的婆婆們外,還有就是那些客人都是上佳取景題材,圍觀途人的表情與及地上火舌、紙老虎、肥豬肉、祭品等,我們都不會放過,一一拍下來。經過一輪拍攝之後,雖然我們已被那些煙火薰得眼都濕了,但我們各自都有不同收穫。但願每個中國傳統文化風俗都得以保存,讓下一代都能欣賞這些中國文化。
打 小 人 在 全 年 都 可 進 行 , 但 在 驚 蟄 那 天 打 小 人 則 特 別 多 , 因 為 小 人 也 在 驚 蟄 那 天 出 口 傷 人 。

據從事"打小人"的專業人仕所 述 , 光 顧 她 的 客 人 都 是 在 生 活 上 不 順 境 , 遇 上 了 阻 礙 , 或 工 作 無 進 展 、 或 身 體 出 了 毛 病 、 或 賭 運 不 佳 、 或 愛 情 遇 上 挫 折 , 希 望 可 以 借 助 神 婆 將 小 人 「 打 」 走 , 解 開 生 活 的 「 死 結 子 」 , 以 達 到 事 事 順 意 。

有關香港「打小人」儀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承傳可參考:
http://ihome.cuhk.edu.hk/~b109214/Final%20Report_Leungs%20gp.pdf

內容如下:

1. 引言
2. 香港打小人儀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3. 介紹打小人的起源及初期的發展
4. 香港打小人儀式文化意義
5. 近年香港打小人發展的轉變
6. 香港打小人儀式的轉變的原因
7. 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發展特性來評價近年香港打小人儀式的轉變
8. 打小人儀式的保護與承傳及其問題
9. 總結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55: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2000051KK0107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