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的色界與無色界都同一個嗎?還是各世界都不同?

2008-05-23 2:26 am
問題:三千大千世界的色界與無色界都同一個嗎?還是各世界都不同?

佛教的講道說,小千世界的每一世界是一個日月系統,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又分三十三天,都屬欲界天範圍,其上則為色界諸天與無色界諸天範圍。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一個須彌山與欲界天,但不知每個小千世界的色界天與無色天是共通一個或各各不同?

最近接觸佛教的講道,故有此疑惑,還望大德們多多示教。在此先謝過了!

回答 (7)

2008-05-23 4:14 am
✔ 最佳答案
丁保福佛學辭典...
一佛世界
 (術語)謂一佛所化之世界也。又曰一佛土或一佛國土。中阿含經十七,謂二佛無同時出現者,恰如轉輪聖王,一四天下同時無二人云。此為一佛教化,普及須彌四洲,更不須餘佛出世之意,即一佛所化之世界為一四天下之說也。然智度論五十曰:明五重世界,謂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世界,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復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海,復數之至恒沙,謂之一佛世界種,復至其數無量,謂之一佛世界云。此論文,第二重與第五重,雖同為一佛世界,而五教章卷下,取華嚴之意,改第二重為世界性,第五重為一佛世界,此為終教所談一佛所化之範圍也。
世界...[佛光大辭典].....
一佛施行教化之範圍(即一佛土),或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為更廣大之世界。「世界」一語本與「世間」同義,包含有情世間、器世間,然一般慣指器世間(山河大地)而言。 此外,住於一世界中之有情眾生,可分類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之別。其中,前五道所住之世界,稱為欲界;而天道之中,有色天所住之世界,稱為色界;無色天所住之世界,稱為無色界。....
由以上佛學辭典的解說....可以知...
一世界包含六道[含色界與無色界]!!
一佛所教化的世界...則可以只有一世界,也可以是三千大千世界!!
因此所問---每個小千世界的色界天與無色天是共通一個或各各不同?
應該可以回答....如果是在同一佛所教化的佛土中....則其每個小千世界的色界與無色界應該共通!!----因為所教化的[六道因果,應該相同]!!



2008-05-23 09:29:23 補充:
如果同一佛土的色界...相通,但[人;事;物]不同???

相遇的時候....互相看起來變成...螞蟻和蟑螂了???

果報同一層次....相通...就應該同一類型的[色身].....不是嗎!

2008-05-23 12:36:49 補充:
妙音大德...感謝您在[理相]上究竟的指導!!

[事相]不會圓滿,...一定有所差別疏漏....而提問者剛好在問這一類[事相]的問題....總不好用[理相]的回答.......全部都打死了!!

無論如何...您的指導對這個問題的根本,補充說明....還是很有幫助的!! 謝謝! 願吉祥!!
參考: 僅供參考!
2014-10-19 6:05 pm
參考看 看他的答案
TT77.TW
2014-04-23 4:44 pm
下面的網址應該對你有幫助

http://phi008780420.pixnet.net/blog
2008-05-31 11:32 am
佛經幾乎都是得道之人著作得道之人皆有神通遨遊宇宙法界.現代人只能以神話看待.講道的照本宣科文字上打轉.有聽沒有懂...聽神話故事當然有疑惑.
參考: 各人
2008-05-30 3:09 am
我的看法是:慾界屬於六道輪迴,脫離慾界方能進入四禪天的色界,然後昇華到[空}的無色界。雖說三界唯心,無遠弗屆,但存在畢竟是有層次的。
2008-05-23 5:53 pm
三千大千世界,皆不離此一念心。
所謂一念三千,三千一念。
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間,三千諸法,同時具足。
同樣一物,人見為水,天人見為琉璃,餓鬼見為火,修羅見為刀杖。
念嗔地獄、念貪餓鬼、念善即人天、四諦觀行即聲聞、慈悲喜捨即菩薩。
因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才有這百界千如,若能自淨其意,心淨則佛土淨,三千大千世界,即在當下。
2008-05-23 4:45 am
問題:三千大千世界的色界與無色界都同一個嗎?還是各世界都不同?
答:都同一個。但;人、事、物都不同。
佛教的講道說,小千世界的每一世界是一個日月系統,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又分三十三天,都屬欲界天範圍,其上則為色界諸天與無色界諸天範圍。所以每個小千世界都有一個須彌山與欲界天,但不知每個小千世界的色界天與無色天是共通一個或各各不同?
答:都共通一個。但;人、事、物都不同。
請參考《海雲法師》華嚴經講義或是參考諸部



2008-05-22 20:46:21 補充:
或是參考諸部經典


收錄日期: 2021-04-27 13:10: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22000015KK073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