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先瞭解: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會下雪呢?
我們都知道:雪花是由許許多的的冰晶(如上圖;請參考第990751及第990859題的介紹)組成的,水分子要維持在冰的凝固狀態,必須要在0℃(冰點)的環境條件之下。在高空中,冰晶往往是在溫度- 20℃到- 40℃之間的雲層形成的,當它們聚集成雪花往下落時,從空中到陸地上一路都必須維持在冰點以下,否則就會融化成水,更熱時甚至蒸發成水蒸氣了!
我們台灣平地的溫度,即使到了冬天寒流來臨時,溫度也很少在
0度以下,所以不會有雪花降到地面上來;不過,台灣的高山溫度較低,冬天就有下雪的機會了!
http://www.bud.org.tw/answer/0110/011045.htm
高山地區溫度比平地低,每上升一百公尺,溫度即降低0.6度,當溫度降至零度時,又有足夠的濕度及雨量,便會下雪,而下雪的地方,形成一條無形的線,即所謂雪線。雪線以下溫度未達零度,不會下雪,雪線以上之地區,溫度為零度以下,才會下雪。
一個地方的雪線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季節變化就能引起雪線的升降,這種臨時現象叫做季節雪線。只有夏天雪線位置比較穩定,每年都回復到比較固定的高度,由於這個緣故,測定雪線高度都在夏天最熱月進行。
就世界範圍來說,雪線是由赤道向兩極降低的。珠穆朗瑪峰北坡雪線高度在6000米左右,而在南北極,雪線就降低在海平面上。雪線是冰川學上一個重要的標誌,它控制著冰川的發育和分佈。只有山體高度超過該地的雪線,每年才會有多餘的雪積累起來。年深日久,才能成為永久積雪和冰川發育的地區。
由於要有足夠的濕度及雨量,才會下雪,因此,水氣充足的迎風坡,雪線通常會比較低,至於背風坡,由於水氣較少,所形成的雪線就比較高。
http://www.literature.idv.tw/society/member/Topic.asp?TOPIC_ID=341&FORUM_ID=68&CAT_ID=14
为什么会下雪?
--------------------------------------------------------------------------------
在冬季,往往会从灰蒙蒙的云层中飘落下一片片雪花,降落到地面,顿显银装素裹的世界。那么,为什么会下雪呢?
下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气象上称之为固体降水。雪花生长在一种既有冰晶又有过冷水滴的云体里,这种云称为冰水混合云。在这种云体内,过冷水滴不断蒸发成水汽,水汽便源源不断地涌向冰晶的表面,再那儿凝华落脚,使冰晶逐渐增大形成雪花。雪花形成后便向下飘落,在飘落的过程中,碰上其他雪花时,常常粘附在一起,慢慢长大,遇到上升气流时,小雪花上升的速度比大雪花快,小雪花赶上大雪花发生粘连,几经反复,便逐渐成为直径达几厘米的像棉花又似鹅毛的雪团。当空气中的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这些雪花时,它们便从云层中飘落下来,如果这时低层空气的温度在0℃以下,雪花降落到地面,这就是人们所见到的皑皑白雪。
http://www.bjqx.gov.cn/new/read.asp?id=618
下雪除了溫度的考量外
還需要考慮到濕度
如果在真空中
即使在冷也不會有雪的結晶出現
舉例來說
日本北海道會下雪
除了緯度高溫度低
還要加上季風從海上吹來的含水氣的風才會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