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汶川餘震為何如此頻密 〉這篇報道
(2008/05/14, 週三)
「中新社記者德永健報道,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十四日上午再次發生五點六級餘震,最新統計表明,迄今,當地餘震發生總數已經達到三千三百八十九次。對此,北京地質專家提醒,通過對汶川地震類型特點的分析,汶川地區的餘震料將持續一段時間,這將為救援工作帶來新的困難。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次的餘震?是否每一次地震都是同樣的情況?記者今天專門採訪了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研究員鄧乃恭。
鄧乃恭指出,不同於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屬於“逆沖型”地震,該類地震由地層斷層的上部上移而引發,地震釋放能量的速度相對比較緩慢,能量難以一次性全部釋放,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因此預計汶川地區的餘震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
十二日下午兩點二十八分發生的汶川地震與三十二年前發生的唐山地震同為七點八級,但鄧乃恭表示,汶川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將肯定少於唐山地震二十四萬多人的死亡人數。(註:汶川地震已修訂為八級(2008-5-19))
原因有四:
一是汶川地震震中地區的居民數量要比唐山少; 二是汶川地震震源要比唐山地震震源深一些。資料顯示,唐 山地震震源深度為十二公里; 三是汶川地震發生在下午,而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們睡得最熟的淩晨三點多,這使得當時很多人在睡夢中就被奪去了生命;第四,現在中國的救援設施與調動能力也大大強於從前。
鄧乃恭提醒,汶川地震與唐山地震在震後均持續下雨,但與地處平原的唐山有所不同,汶川屬於山區,連續的降雨很容易帶來山體滑坡、泥石流乃至衍生疾病、瘟疫等“次生災害”,致使目前停水停電、防疫能力異常脆弱的災區陷入“原生災害”與“次生災害”的連環困境之中,造成新的人員傷亡,這一點須被救援人員所警惕和預防。」
來源:中國新聞網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0145&Itemi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