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茶道(CAHDO),其實是一種茶敘的儀式,日本自古以來,稱之為「茶之湯」(CHANOYU),而喝茶的敘會則稱為 「茶會」(CHAKAI)。
茶道是由遣派往中國的日本僧侶,在中國的唐朝把佛教和茶一起帶回日本的。公元八零五年,傳教大師自唐歸日,帶茶種播於比叡山麓,翌年著名的弘法大師亦扔攜回茶種由行腳僧遍傳金國;其後由於平安時代末期,在源平氏相爭之亂世下,喫茶一度息微,直至公元一一九一年襌僧榮西把茶樹從中國移植至九州,令茶會再度興起;而宇治至今仍為日本產茶中心。其後榮西著「喫茶養生記」一書,把茶推許為壽靈丹。
至室町時代,大將軍足利義政愛好喝茶,便委派能阿彌為將軍府制定殿中的茶儀式,從此茶敘的正式禮儀開始成立。但將這種茶之湯的形式禮法再進一步提昇至精神層面,卻由其弟子村田珠光所創,他倡導的「茶襌一味」,將茶事一變成為通過茶會儀式至自律、禮讓謙恭的心境、為茶道開創先河。以往茶室的入口會按客人身份的貴賤而分開,千休修訂了不分貴賤全部都要從卑賤的入口進入,令每個人在進行茶道時都以平等謙卑的心態來進行。茶室的擺設及茶花的配置均以樸實為主,摒棄豪華的作風。千利休的弟子遍及各階層,亦因此把茶道廣泛地普及至社會各階層。
千利休偍倡「和敬清寂」亦成茶道的本義,而這四個字所包涵的茶道:
「和」是指人與大自然的調和。
「敬」是指由主客之間互相尊敬開始以至對任何事物都抱有謙敬之心。
「清」是指心無雜念,要令自己心意純樸清靜,無人世俗念,達至襌的意境。
「寂」更是由上述意境達至與大自然融合為一,無始無終的那種安祥寧靜的感覺。
日本人稱簡潔純樸美學為「佗」(WABI)是要了解日本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為了配合這種境界,茶室的內外環境及佈置都很考究。茶室大多是在在幽靜的日式庭院內部。整個茶室的景緻,清流細石,樹叢幽徑的佈置,不單是作為觀賞之用,更為營造一寂寞之境,形作茶道與俗世隔絕的一個區界。
茶會若按其舉行季節時分可分為曉、朝茶、正午、飯後、夜咄、跡見、不時等合稱為「茶事七式」。
重點
客人要帶備摺扇,懷紙,袱紗等。但為免影響茶香,不宜攜帶香囊或香水。客人通常分主客和次客,入茶室後亦按主次入席,主客亦稱為正客坐於最接近主人家妙u。客人進入茶室時通常先要鑑賞茶室內的掛軸字畫及茶室插花。客人隨之按主次入席。當亭主開始沏茶時,客人最出懷紙,順序各最食一件茶果子。當亭主奉茶時亦先奉正客,客人取茶後,以左手托碗底,右手扶碗邊通常要將茶碗轉動兩次,將茶碗的正面花紋轉回向著亭主以示禮貌。普通以三口半喝完碗內的茶,並抹拭一下喝茶的碗口,鑑賞一下茶碗後交還茶碗。用茶完畢後,亦由正客向主人提出鑑賞茶道具。主人攜用具退場後,客人才順序離開,茶會才告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