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攻擊(1950年10月25日-1951年5月23日)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0/Kw_attack3.JPG/200px-Kw_attack3.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在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的進攻
中共高層在10月初對是否要派兵入朝參戰長久不能決定,派兵計劃一直沒有執行。10月8日,周恩來和俄語翻譯師哲自北京前往莫斯科;10月11日,在黑海的阿布哈茲區的阿德列爾休養所同林彪與史達林討論朝鮮問題。雙方就該問題達成協議,兩國同意不出兵,準備讓金日成到東北組建流亡政府。不過經毛澤東與其他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高層討論決定最終還是出兵參戰,但要求蘇聯方面最遲在兩個半月內提供空軍掩護,還要負責各主要城市的領空安全。史達林最後也在17日同意了請求。
決策形成後,毛澤東和周恩來曾研究過以什麼名義出兵的問題,並初步擬定了「支援軍」的名義。黃炎培認為支援軍,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讓國際認為中國對美國宣戰。因此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並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表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跟美國宣戰,是人民志願支援朝鮮。雖然名稱為志願軍,但實際是現役部隊整建制地參戰。總司令彭德懷更打趣說:「什麼志願軍,我就不是志願的!」當時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中國人民志願軍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改編而成。戰爭初期,這一名稱讓聯合國軍誤以為這不過是一隻小規模的志願者隊伍。後來聯合國軍弄清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成建制的正規部隊,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後,也願意承認「志願軍」這一名稱,以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避免將戰爭升級。
中國
中國人民志願軍有兩萬兩千多人被俘,被俘人員中連排級軍官有600人左右、營級30餘人、團級5人、師級1人,主要被關押在巨濟島等地。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國共內戰中被俘加入共軍的前國軍人員。志願軍戰俘中的一部分戰俘不願意在停戰後回中國大陸,而選擇去臺灣。依照停戰協定,由中立國印度主持對戰俘進行了甄別,以確定其本人的意願。
事後有兩種大相逕庭的說法:根據戰俘張澤石著《戰俘手記》,美國慫恿反共戰俘和台灣特務毆打不願去台灣的戰俘,強行在其身體上刺反共口號,甚至打死戰俘;據後來選擇前往台灣生活的戰俘的說法和中華民國駐韓國大使王東原著《爭取反共義士歸國記》,則是美國默許曾為中華民國軍隊後被共產黨俘虜旋即送往朝鮮作戰的反共戰俘與堅信共黨領導的戰俘進行對抗,在爭奪領導權的對抗中,中共幹部威脅毒打甚至殺害要去台灣的戰俘,那些戰俘自發或被迫在身體上刺「殺豬拔毛」、「反共抗俄」等口號或紋上象徵中華民國政權青天白日旗的圖騰,以示絕對不返鐵幕之決心,對抗中有戰俘傷亡。至於綁架杜德准將、震驚世界的巨濟島事件,王東原以此來證明中共幹部在戰俘營內無法無天,張澤石的說法則是由於志願軍戰俘受到迫害忍無可忍之舉,以表示回國的渴望。
戰後有14,715位戰俘被遣送去臺灣。他們於1954年1月23日到達台灣,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歡迎,稱其為反共義士,並定1月23日為一二三自由日。之後不少被編入中華民國國軍,有的還參加八二三戰役。
回到中國大陸的七千多名戰俘中大部分遭到審查。張澤石本人被開除軍籍和黨籍,以後在「反右運動」和「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和叛徒,1981年被平反,遭受這種遭遇的戰俘不是個別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