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登位過程(急)

2008-05-19 7:42 am
想請問一下
明成祖是得 哪個宦官 幫助而登上帝位呢?


中史project要做耶~~
快~拜託!!

回答 (2)

2008-05-19 8:19 am
✔ 最佳答案
明成祖,名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鎮守北平(今北京)。公元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1402年攻破京師(今江蘇省南京),從姪兒手中奪取帝位,史稱明成祖,年號永樂。

靖難之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不久爆發的一場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位的戰爭。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 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長子早亡)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孫時,就對諸藩王不滿,曾與他的伴讀黃子澄商量削藩對策。即帝位後,採納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 建議,決定先削幾個力量較弱的親王的爵位,然後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開刀,並令諸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將吏。皇族內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將臣監視朱棣,並乘機逮捕將其。朱棣得到這一消息,立即誘殺了前來執行監視逮捕任務的將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 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姦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因此,歷史上稱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的爭奪戰爭為“靖難之役”。

朱棣初起兵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朝廷則在各方面都佔壓倒性優勢。所以戰爭初期,朝廷擬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將燕軍圍殲于北平。朱棣採取內線作戰,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 平(今河北盧龍)等州縣,掃平了北平的週邊,排除了後顧之憂,能從容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因朱元璋曾大肆殺戮功臣宿將之後,朝廷也無將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 倖存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13萬伐燕。因耿炳文軍敗,建文帝又任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李景隆本是紈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後李景隆指揮失當大敗。

此時的建文帝為大臣所蒙蔽,反而獎勵打了敗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會同郭英、吳傑等集合兵將60萬眾,號稱百萬,進抵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北)。燕軍一度受挫,但南軍政令不一,不能乘機擴大戰果。燕軍利用有利時機,力挫南軍主將, 南軍兵敗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軍跟蹤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從德州逃 到濟南。朱棣率燕軍尾追不捨,于濟南打敗李景隆率領的立足未穩的十余萬眾。濟南在都督盛庸和山東布政使鐵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圍攻濟南三月未下,恐糧道被斷,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復德州。

李景隆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一敗再敗,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將軍職務,建文帝採黃子澄之謀,遣使議和以求緩攻,又任命盛庸為平燕將軍,代李景隆統兵代之以盛庸。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軍出擊,先後於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軍。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南北交戰主要在河北、山東。燕軍雖屢戰屢勝,但南軍兵多勢盛,攻不勝攻,燕軍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鞏固。能始終據守者,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為此而苦惱之際,南京宮廷裏不滿建文帝的太監送來了南京城空虛宜直取的情報。朱棣手下謀士也勸朱棣勿攻城邑,越過山東,以迅速行動直趨金陵,金陵勢弱無備,必可成功。於是朱棣決定躍過山東,直搗金陵。

燕軍士氣大振,南軍益弱。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為條件同燕王議和,被拒絕。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 江,鎮江守將降城,朱棣率軍直趨金陵。十三日進抵金陵金川門,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為朱棣開門迎降。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 “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靖難之役”歷時三年,前期作戰南軍連連敗藉。但自濟南保衛戰後,南軍主力屯駐德州,相機出擊,以遏燕軍。德州處在運河線上,南北交通便利,燕軍自河北南下,始終處在德州的監控之下。燕軍南攻時,南軍或自德州橫出斷其歸路,或襲擾其補給線,或乘虛北攻。所以,雖以朱棣之善用兵,南軍再未出現過戰爭初期的那種大的挫敗,燕軍勢力基本上被阻在山東以北。朱棣未克山東,故雖屢戰屢勝,激戰兩年半,卻始終未能打開局面。等到他越過山東,直趨金陵,半年時間便奪取了政權。

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說建文帝于宮中自焚而死,或雲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髮為僧,雲遊天下,傳說他于正統朝入居宮中,壽年而終。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2008-05-20 2:11 am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中國明朝建文年間發生的內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藩王中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因不滿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亂。戰爭歷時三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軍攻下首都南京,惠帝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

[編輯] 背景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及子孫的統治,便大封宗室二十多人為藩王,駐守全國各地。這些藩王雖然沒有封地的管治權,但擁有護衛軍隊,少者有三千人,多者至一萬九千人,駐守北方邊境的晉王、燕王和寧王軍權更大。

如果太子朱標不是早死的話,即使他將來繼位,按照「長兄為父」的傳統,諸王應會對他存有敬畏。朱標不幸早死,太孫朱允炆是諸王的後輩,感到難以約制諸王,加上諸王擁有軍權,對他構成潛在威脅,便有削藩之意。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去世,朱允炆作為長孫繼位,是為惠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的建議開始削藩,先後削去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及岷王五位藩王。
經過
燕王朱棣感到朝廷將會向他動手,在謀士姚廣孝的策劃下,在建文元年七月自北平起兵造反,號稱清君側,指惠帝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為奸臣,需要鏟除,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靖」即「平定」,「靖難」代表「平定禍亂」),瞬即控制北平附近地區,兵力增至數萬人。

由於明太祖晚年誅殺了不少良將,導致惠帝手下缺乏將才可用,朝廷只好派65歲老將耿炳文率兵北上討伐,號稱三十萬人。炳文軍十三萬人在八月到達真定,燕軍趁中秋之夜突襲南軍在雄縣的據點,又擊敗了援兵,攻陷鄚州(在今河北任丘)。炳文在移動部隊渡過滹沱河時被燕軍攻擊,部將李堅、甯忠、顧成被執,炳文與殘軍十萬人退入真定城(今河北正定),堅守不出。黃子澄建議撤換耿炳文,改以李景隆接任,增兵至五十萬人;景隆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齊泰反對李景隆接任,但惠帝不聽。景隆上任後敗得更慘烈,損失更大。朱棣在此期間突襲寧王所在的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挾持寧王朱權,得其軍馬(包括其騎兵精銳朵顏三衛),軍力更強。

建文二年四月,燕軍在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境內)大敗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進至濟南,守將盛庸、鐵鉉堅守,燕軍攻城不下。朝廷撤換李景隆,封盛庸為平燕將軍。十二月盛庸在東昌(今山東聊城)大破燕軍,燕軍損失數萬人及大將張玉,此役是中央軍自開戰以來首次大捷,燕軍退回北平。建文三年三月,燕軍在夾河(今河北武邑境)大敗盛庸,此後燕軍又取得多次勝利。

由於惠帝曾告誡諸將「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故此中央軍與燕軍作戰時諸多制肘,甚至有一次中央軍圍困了朱棣,卻不敢傷害他,結果被他逃脫。

雖然燕軍屢敗中央軍,因兵力不足,往往放棄所攻下的地方,僅能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今河北盧龍)三府。建文三年冬,有南京宦官逃到朱棣那裡,告之京城守備空虛,朱棣便率兵南下,繞過盛庸軍,直趨南京。建文四年四月,中央軍平安、徐輝祖部先後擊敗燕軍,可是朝廷在這時調走徐輝祖,令燕軍有機可乘,在淮北大破中央軍,平安被俘,十萬人降。五月燕軍擊敗防守淮河南岸的盛庸,進至長江北岸。六月有水師叛降燕軍,燕軍渡過長江,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等人開南京城門讓燕軍入城,宮中起火,惠帝失蹤,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然後為惠帝舉行葬禮。

盛庸在南京失守後率軍向朱棣投降,鐵鉉不久兵敗被擒。


[編輯] 餘波及後事
成祖在「靖難之役」獲勝後,誅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及眾多建文舊臣如:卓敬、暴昭、練子寧、毛泰、郭任、盧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謝升、丁志方、甘霖、董鏞、陳繼之、韓永、葉福、劉端、黃觀、侯泰、茅大芳、陳迪等,史稱︰「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他們的家屬和親人也被牽連,死者甚眾,流放及被其它方式懲罰的人也不少[1]。直至明仁宗即位後,大部份人始獲赦免,餘下的人的後代卻遲至明神宗時始獲赦免。

成祖不承認建文年號,以即位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元年。雖然成祖因為反對惠帝削藩而起兵,但他即位後卻跟惠帝一樣推行削藩。

影響
因為京中宦官提供的情報幫助成祖擊敗惠帝,成祖即位後便改變太祖以來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開始重用宦官,埋下日後宦官禍國的種子。
HY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35: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8000051KK038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