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條河被稱為中华民族的”搖籃”?????

2008-05-19 3:08 am
哪一條河被稱為中华民族的"搖籃"?????

回答 (4)

2008-05-19 3:16 am
✔ 最佳答案
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資料:
黃河
Murray River
位置 中國
長度 5464公里
流域面積 75萬平方公里
中國第二大河、含沙量世界第一、中華文化發祥地、中國的憂患

因河水黃濁而得名。古代稱為「河」﹐漢書中始稱黃河。

黃河發源於崑崙山東部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晉)、陝西、河南(豫)、山東(魯)等九個省區,在山東省利津附近分流入海,於墾利縣注入渤海。

黃河流域位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西起巴顔喀拉山,東臨渤海,北界陰山,南至秦嶺,東西長約1900公里,南北約1100公里,流域面積爲75.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三個英國的國土面積。
黃河流域大部分屬乾旱、半乾旱的大陸性季風氣候。

上游從河源到內蒙托克托縣河口鎮,可再細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河套段;上游段水多沙少,為黃河主要清水來源區。

中游從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可細分為黃土高原峽谷段、汾渭地塹段及豫西峽谷段;中游落差大,河谷兩岸崖壁陡立,多急流險灘,例如有著名的壺口瀑布(又稱龍門)。

下游從鄭州桃花峪到山東墾利縣,可分為沖積大平原和河口三角州兩部分;下游河道平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黃河帶到下游的泥沙極多︰約四分之一淤積在河道內,使河床逐年抬高,成為世界著名的「懸河」。約有四分之三被送到入海口,泥沙淤積令河口延伸,三角州擴大;每年造陸約50平方公里,海岸線每年推進 1公里多。

黃河流域人口約一億六千萬,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的12.5%。目前已逐漸形成上游水電基地、中游煤炭基地、下游石油基地的能源工業的布局。

黃河是中國的憂患,因為時常有水災和旱災。

2008-05-18 19:19:50 補充:
我的意見: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黃河留給人們的都是痛苦的記憶。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因為黃河跟我們一齊有漫長的中國歷史,所以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

2008-05-18 19:23:33 補充:
以下都可以找有關黃河的資料:
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flood-huanghe.htm
-黃河水患
http://www.chiculture.net/0202/html/b03/0202b03.html
-黃河文明

2008-05-18 19:24:08 補充:
儘管考古資料可以證明,黃河流域並不是中華文明唯一的起源地,但我們至少可以說,它是中華文明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搖籃。尤其當我們將目光下移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黃河流域在中國歷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便更為突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黃色具有很特殊的意味。五色的分布,東方為青,南方為紅,西方為白,北方為黑,而居中的是黃色。因而黃色象徵著尊貴。過去黃色的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別人不得僭越。

黃土地染黃了黃河,黃河哺育了中華文明。正巧在我們身上,每個炎黃子孫都有一張黃色的臉。
2008-05-28 3:30 am
黃河被稱為中华民族的搖籃.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游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中游河段總落差890米,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增加沙量占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余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游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係,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游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余千米。歷史上,下游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游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淨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2008-05-27 19:32:11 補充:
黃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五長河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

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2008-05-19 3:16 am
黃河
黃河係中華民族既搖籃
參考: 書
2008-05-19 3:13 am
黃河被稱為中华民族的搖籃


收錄日期: 2021-04-23 15:23: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8000051KK027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