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現代既交通介紹

2008-05-18 8:35 pm
我想要古代+現代既交通介紹,最好詳細描述+圖畫

回答 (1)

2008-05-18 8:41 pm
✔ 最佳答案
古代
中國是最早造車和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早在4,600年前,黃帝就創造了車。古時候,車的橫木稱「軒」、直木稱「轅」,所以後人又稱黃帝為軒轅。不過因年代久遠,黃帝造車的事已無從考證了。而根據《呂氏春秋》等書的記載,最早發明車的是夏代的奚仲,他更出任「車正」一職,負責管理車輛。考古學家在商代的墓葬中發現了車輛的遺蹟,可知商代時已普遍使用車輛。車輛出現後,大大便利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為了增加車輛的負載量和提高運行的速度,人們將馬、牛、驢等家畜用於挽拉車輛,由此出現了馬車、牛車、驢車。別小看這些以畜力牽引的工具,它們可以將古人從繁重的推拉車勞動中解放出來,成為車的駕馭者,也是文明的一大進步。
除此以外,漢代傑出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了舉世聞名的記里鼓車。在東漢至三國時代出現了既經濟又實用的獨輪車;諸葛亮北伐魏國時蒲元又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車輛「木牛流馬」;同時代的馬鈞又重建了指南車。
陸上交通靠車馬,水上交通靠舟船。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國就出現了船舶。最早的船隻是竹筏、木筏和獨木舟。秦漢時期,中國的造船業出現了第一個高峰,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可作軍事或遊玩用途的樓船。唐宋時期是中國造船史上的黃金時期,船舶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遠遠超過前代。宋人為出使朝鮮建造了「神舟」,其載重量竟達15,000噸以上,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公元7世紀以後,中國遠洋船隊紛紛活躍於萬頃波濤的大洋上。往來於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的外國商人,都樂於乘坐中國的海船。明清時期是造船業的第二個黃金時期,製造了許多質量較高的船隻。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和為數眾多的漕船,都反映了當時先進的造船水平。除了上述大船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小船,人們習稱為「一葉扁舟」。此外,有一種特殊的船,叫「龍舟」。中國古代造船業的成就久為世人稱道,只是在近代才失去了優勢地位。
馬是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使用非常普遍。中國人很早就使用馬。御馬在中國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春秋時期「老馬識途」的故事,說明了馬匹在古代戰爭和交通上,已不可或缺。故事說北方的山戎侵略燕國,齊桓公應燕國國君之請率兵救援,結果大敗敵軍。齊桓公出征時是春天,而返回時已是白雪皚皚的冬天,再加上道路曲折,大軍便迷失方向了。桓公的得力助手管仲,認為可以利用「老馬識途」的長處,放幾匹老馬在軍
前引路。於是桓公挑選幾匹老馬,讓牠們帶隊。 大軍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回國的路。當時人們仍以馬作為拉車的工具,騎馬技術要到戰國時代才因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而引入中國。

秦漢時期,騎馬已經非常普遍,漢武帝初年,長安的大街小巷更滿是馬的蹤影,漢人藉此建立了龐大的騎兵軍團。中國人在御馬科技上也有突出的貢獻。約在4世紀南北朝時,中國人首先發明了馬鐙,大大提高了人們騎在馬背上的穩定性。

速度特別快的駿馬稱為「千里馬」。今日看來,日行千里似乎是天方夜談。可是,當我們了解所謂「里」是指五分之一公里的「華里」時,便發現日行200公里並沒有誇張了。在千里良馬中,最傳奇的要算西漢時期的汗血馬。
提到「沙漠之舟」,人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駱駝。沙漠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很大,水源和植物都稀少,一般動物很難生存下去。但駱駝卻以特有的身體機能,成功地克服沙漠的困境,生存下來。
駱駝的眼睛長有兩排長而濃密的睫毛,耳殼內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內有擋風瓣膜,可以抵擋風沙侵襲。牠的蹄子寬而扁平,適合在沙上行走;足底有約0.5厘米厚的肉墊,皮亦較厚,可以抵擋烈日和嚴寒。牠的耐力更為驚人,在負重200公斤的情況下,仍能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連走4天。駱駝的駝峰可以儲存脂肪,胃和肌肉能貯存水。因此,就算一時找不到食物和水,也可以利用貯存的脂肪和水維持生命。另外,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感覺到幾里以外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中,這個本領最為重要!

駱駝是中國西北荒漠地區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牠伴隨古人開拓了絲綢之路,伴隨西來東去的官民商旅成功地運送貨物。牠伴隨古人開拓了絲綢之路,伴隨西來東去的官民商旅成功地運送貨物。唐朝時,駱駝還充當過送信的使者,當時有一種駱駝「腹下有毛,夜能明」,日行500里,故稱「明駝」。唐政府選用這種駱駝建立了「明駝使」的組織,專門用來傳遞公文書信。據說楊貴妃就曾私自用明駝使將交趾上貢的龍腦香送給安祿山。
轎子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從先秦到兩晉時期,轎子只流行於皇室貴族。到唐代,肩輿(轎子的古名)除了供帝王乘坐以外,也只是婦女和老弱多病的官員的交通工具。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畫的就是唐太宗乘轎子的情形。要到宋代,轎子才成為普及的交通工具。描繪北宋京城汴梁繁華景象的《清明上河圖》中,就有許多轎子,這些轎子的形制與漢唐時期大同小異,都是由兩人抬扛,選材精良,其上多有飛龍等雕刻花紋,造型極其美觀。

2008-05-18 12:41:57 補充:
古代的轎子,大致有兩種形制:一種是不上圍子的「涼轎」,也叫「亮轎」或「顯轎」;另一種是配上帷幔的暖轎,又叫「暗轎」。如按其用途的不同,則分為皇室王公使用的「輿轎」、達官貴人乘坐的「官轎」,以及人們娶親用的「花轎」三種類型。民間轎子多為二人抬扛,而官員所乘的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形制的類型、帷子的用料色澤方面,不同官品的官員所乘坐的轎子都有嚴格的區分。明清一般的官吏,多使用藍呢或綠呢作轎幃,

2008-05-18 12:42:01 補充:
所以有「藍呢官轎」和「綠呢官轎」之稱。皇親國戚所乘的轎子則由10人到30多人抬扛,其用料及形制自然要合乎皇家規範。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轎子這種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交通工具,已被其他先進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2008-05-18 12:42:30 補充:
古人對遼闊的天空一直充滿好奇,他們發現鳶、鵲能夠在天上自由飛翔,於是也產生了飛身上天的夢想,並創造了許多關於飛行的神話傳說。例如傳說中的周穆王訪問天神西王母時,就是乘著一輛黃金碧玉之車,騰雲駕霧,以日行萬里的速度奔向西方的昆侖山。而西王母乘坐的則是一輛更為華麗的紫雲車。另外,還有仙人王子喬騎著白鶴在天上自由來去,秦穆公的女婿蕭史、女兒弄玉則分別乘龍跨鳳,翱翔於空中

2008-05-18 12:42:34 補充: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個筋斗可往來十萬八千里;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經久不衰。還有甘肅敦煌石窟裡的壁畫,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飛天」形象。但是,古人並不是僅僅滿足於夢想,更大膽地設想了飛行的方法,進行了各種實驗,因而有了木鳥試飛的探索。

2008-05-18 12:46:11 補充:
現代
陸上交通工具

汽車(有拖車 砂石車) 公車 火車 高鐵 機車 捷運 腳踏車 電動機車 地鐵

海上交通工具

船(貨船 快艇 郵輪 漁船 軍艦) 潛水挺

空中交通工具

飛機 軍機 熱氣球 噴射機

2008-05-21 20:20:51 補充:
艇或小船是一種在水面滑行或浮於水面的船隻。這種水上交通工具通常會在內陸的海岸行駛。 不過,捕鯨划艇曾設計作離岸行駛。根據傳統航海術語定義,艇是「體積小至可被其他船隻裝載的物體」。不過現今的小船如內河船、湖船、渡輪的體積已大至不可被其他船隻裝載。不計潛水性能和體積,潛水艇也可算作小船。

2008-05-21 20:22:40 補充:
人力車,又稱作黃包車,或者東洋車,是一種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兩個輪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個人在前面拉行。黃包車起源於19世紀後期的日本,被稱作人力車,傳入中國以後因為1913年在上海租界規定公共人力車必須漆成黃色,所以後來黃包車一詞反而較為常用。人力車主要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汽車尚未發達的時代,在亞洲各國的城市地區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20世紀後半以後其交通工具的功能,逐漸被三輪車或機動三輪車所取代,現在主要是在觀光景點使用。

2008-05-21 20:22:53 補充:
人力車的起源
人力車最早在1869年,由到日本的美國傳教士,強納森.斯科比所發明,最早僅是個人在橫濱街上使用,但很快即開始在當地流傳使用,在幾年之間已經成為日本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2008-05-21 20:23:17 補充:
傳入中國的人力車
1873年,一位叫米拉(Menard)的法國商人從日本來到上海,試圖把人力車引進中國以圖獲利,獲得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同意。公董局以發放牌照收稅的方式來作管理。1874年米拉正式成立了公司,到該年底,在上海已有十家公司成立,有近千輛人力車在榮業。其後逐漸在上海各地區流行起來,到1914年時,僅公共租界就有9178輛的人力車。

引進中國之後的幾十年間,人力車也作了許多的技術改進,包括輪子由木輪先改成橡皮輪,最後改用打氣的輪胎,增加了行走的穩定度;增加了靠背和彈簧坐墊,以使乘客舒適;增加了車燈以利晚間的行動。

2008-05-21 20:23:22 補充:
在民初上海的人力車公司經營方式早期主要是由外國成立的人力車公司,購買人力車,並向租界當局登記買牌照,之後在租給中國的中間商,再轉租給人力車伕作生意,到20世紀開始,逐漸出現中國商人的公司登記競爭。由於當時人力車造價因技術發達而日漸下降,公司購買一輛人力車,約出租一個月就能收回成本,因此成為當時獲利甚豐的行業。

2008-05-21 20:23:31 補充:
相較而言,出勞力的人力車夫的生活就很辛苦,在1930年代,搭乘人力車的價錢大約是一英里收費不到20分,比當時乘出租汽車要便宜很多,可以為一般市民負擔的起,加上人力車相較於汽車而言,可以進入許多較窄的巷弄,因此成為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人力車伕花費大量的勞力,但所得扣除租車費用之後,收入甚少。據估計,在1930年代,上海約有80000左右的人以拉人力車維生,大多是外地移入的下層貧民。

除了在上海之外,人力車也很快地傳布到中國各個大城市,著名小說家老舍所著的《駱駝祥子》之中,便描寫了北京的人力車夫的生活。

2008-05-21 20:24:12 補充:
亞洲其他地區的人力車
香港的人力車於1874年傳入,曾經是一種流行的交通工具,1920年代有超過3,000架。隨著汽車的發展,人力車約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落,約於1980年代起以變成以遊客為對象,至2000年代只剩數台。

人力車約在1880年前後傳入印度的西姆拉、加爾各答等地,最初主要是華商及西方人私自使用,到了1914年才開始允許載客作生意。此外,在19世紀末期,黃包車也傳布至東南亞各地的大城市,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

2008-05-21 20:24:16 補充:
在臺灣,人力車自臺灣日據時期從日本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力車開始在中華民國的臺灣地區被三輪車取代。中華民國交通法規曾經將人力車列爲一種慢車,而中華民國道路交通標誌也曾經有禁止人力車進入標誌,但隨著人力車早就被全面淘汰停駛,中華民國道路交通標誌也已經取消禁止人力車進入標誌。(中華民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6條規定,各直轄市、縣 (市) 政府(原規定各省及直轄市)因地方交通發展,對各種慢車認為須予淘汰者,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禁止行駛。)一些地方尚有觀光用途三輪車留存,例如旗津及鹿港。

2008-05-21 20:25:14 補充:
現代巴士(音譯自Bus)是一種用來輸送大量乘客的汽車,經常使用在長途旅行或是大眾運輸。巴士起源於19世紀的法國,是最早的大眾運輸系統。現代巴士一般外形為長方體,有窗,設置坐位。一般來說,巴士是最普遍的一種公共運輸工具。

大眾運輸裡所使用的巴士,也稱為公共汽車,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在中國大陸又稱為公交車、公汽,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簡稱;臺灣又稱為公車、客運;在香港和澳門,則多直接稱為巴士。

2008-05-21 20:25:35 補充:
歷史
公共運輸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當時一位退休軍官在法國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開辦磨面坊,將蒸汽機排出的熱水供人洗澡而興建公眾浴場,並提供接駁市中心的四輪馬車服務。當他發現沿途的人們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馬車時,便開辦穿梭旅館之間的客車路線,讓乘客和郵件於沿途自由使用。

2008-05-21 20:25:40 補充:
巴黎是公車的先行城市,倫敦繼之。1829年7月4日,英國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車(Omnibus)出現於倫敦街頭,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頓Paddington與銀行地帶,經停約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個方向4班。不到十年,這一服務法國、英國及美國東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倫敦、紐約)得到普及。

公車對社會影響巨大,對城市發展起著最基本的推動作用。公車使市民體驗到彼此間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縮短城市和鄰近村鎮間的距離、往來頻繁。

2008-05-21 20:25:57 補充:
19世紀的公車以馬匹拉行。當時的路面使公車的舒適度受到限制。有軌電車的發明使公車遇上了面世以來的第一個勁敵,因為公車行走於凹凸不平的石路上,電車卻在平滑的鐵軌上運行。

至20世紀初,機動交通的試驗取得成功,公車亦開始改以引擎驅動。現在絕大部分公車仍以柴油引擎為動力。

近年有些國家開始研製使用石油氣、天然氣甚至電力驅動的公車。

2008-05-21 20:27:56 補充:
城市巴士
一般的公車均以提供最大的載客量為目標,大部分空間均擺設座位,通道等空間亦供乘客站立。

此外,公車可以根據其機械操作、外形設計等而分為以下類別:

2008-05-21 20:28:28 補充:
雙層巴士:車廂分為兩層,載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輛車長10米並容許企位的單層巴士可運載約60名乘客,而長度相近的雙層巴士則能運載約130名乘客。倫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買等城市均大量採用雙層巴士。其中,自1950年代起於倫敦服務的Routemaster車款更成為該市的地標(因應歐盟要求歐洲各國的巴士在2016年後必須全數是超低地台巴士以方便老弱人士,於2005年年尾全數退役)。有些雙層巴士的上層不設車頂,供遊客登上作瀏覽沿途景色,稱為「開篷巴士」。香港亦有開篷巴士為接駁山頂纜車站至中環的服務。台灣的臺北市公車處曾購買過雙層巴士,後因車輛高度以及車輛其他問題而不再添購、使用。

2008-05-21 20:28:45 補充:
鉸接巴士(掛接巴士):有些公車會以兩節車身來增加長度及載客量,並在兩節車身間加設可伸縮的接合位置(類似火車車卡之間的接駁部分)以輔助轉向。這些公車稱為掛接巴士,於北美各地頗為盛行。中國大陸稱「鉸接車」、「通道車」或「巨龍(車)」。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地一度很常見,但這在台灣較罕見。20世紀80年代中期,瀋陽客車製造廠生產出了全中國第一臺「雙鉸接巴士」,商標為華龍牌,長23米,併進行了量產,曾在瀋陽、大連多條公交線路上長期使用。近年歐洲製造商更生產了「雙掛接巴士」、「雙層掛接巴士」等;全球最長的巴士——在巴西行走,長26.8米的富豪B12M巴士,便是一輛雙掛接巴士。[1]

2008-05-21 20:28:54 補充:
低床巴士: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日本盛行的低床巴士,車廂地台比舊款巴士貼近路面,並且只有一至兩臺階。後來日本開始出現一些超低床巴士(上下車處仍設有一臺階)。後來低床巴士及超低床巴士被無梯級巴士(日語:ノンステップバス)取代。

2008-05-21 20:29:35 補充:
低底盤公車:在20世紀末期開始盛行的低底盤公車(香港稱超低地台巴士/特低地台巴士),車廂地板比舊款巴士更貼近路面。全車低地板的被稱為低地板巴士,而後半車廂有二三臺階而前半車廂低地板的被稱為低入口巴士。這些巴士裝有設施以方便行動不便的乘客(如乘坐輪椅的人士),並縮短上落所需的時間。在香港,超低地台巴士是很常見的。香港的九巴率先引入超低地台巴士。隨著香港社會對無障礙運輸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機場啟用,政府要求各間巴士公司以超低地台巴士服務機場線。自此之後,所以香港巴士公司均只會購置環保超低地台巴士。而在中國大陸,低地板/入口巴士仍未普及,

2008-05-21 20:29:40 補充:
只在少數大城市的個別路線上行走。其中杭州的低地板車比率可能是大陸最高的。。這些巴士絕大剖份也是後置引擎巴士,因為前置引擎巴士的傳動軸跨過地板底,中置引擎巴士的引擎設於車廂中間,難以做到低地板。例外的是Dennis Loline巴士,雖然是前置引擎設計,但傳動軸靠往一邊,可以造出不設梯級的車廂

2008-05-21 20:29:57 補充:
雙層巴士:以車身長度再可細分類,常見有10米、12米、13.7米,15米。
單層大型巴士:一般是指長11米或以上,或載客量超過60人的公共汽車。例子如日本的三菱FUSO Aerostar,英國的丹尼士長矛巴士,富豪B10BLE巴士,中國大陸的金龍XML6920G,德國的利奧普蘭Centroliner。

2008-05-21 20:30:01 補充:
單層中型巴士:一般是指尺寸在10米或以下,載客量約30至40人的公共汽車。在中國中等城市比較普遍。在中國大陸,人們通常使用中巴的簡稱來稱呼中型巴士;但香港並未對中型及大型巴士加以區別,而中巴的簡稱亦一般用來稱呼曾於香港營辦大巴服務的中華巴士。英國、日本的中型巴士是一般指長約10米、闊2.3米、載客量約30至50人的單層巴士。如丹尼士飛鏢巴士、富豪B6LE巴士及日野Rainbow等。

2008-05-21 20:30:33 補充:
小型巴士:簡稱「小巴」。一般小型巴士的體積比普通巴士為小,載客量一般在8至20人之間。它們多數行走於客量較低或需要服務偏遠、彎多、路窄地區的路線。有些路線亦會使用小巴以提供頻密的班次。在營運上,大部分地區的小型巴士與普通巴士沒有分別,例如澳門,由於澳門路窄車多,同時斜路彎位多而窄,因此小巴在澳門巴士發展史上佔一重要席位。相反在某些城市如香港,公共小巴的營運制度是獨立於普通巴士之外。為了與「小巴」區別,一般公車也有被稱為「大巴」的。(參見:香港交通)

2008-05-21 20:30:36 補充:
其他分類
導向巴士:一種由司機控制以外接受外來媒介導向行駛的巴士系統,常見的是使用導輪在專用車道上引導。
學校巴士:簡稱「校巴」或「校車」,是用以接載學童往返學校的巴士。一般而言,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務。可以由政府營運或經由合約交予經營商來營運。例如在紐西蘭,巴士也要提供校巴服務,在上、下課時間掛上校巴的牌。在某些地方亦有學校本身擁有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務。在美國的校車大多是黃色的。

2008-05-21 20:30:55 補充:
[編輯] 長途巴士
長途旅運用巴士,分成一般巴士和臥鋪巴士,部份有廁所。車廂座椅以2+2或2+1式放置,日本部份長途巴士更有1+1+1雙走道的設計。

車型例子:富豪B12巴士,利奧普蘭Megaliner,MAN Lion Star/宇通萊茵之星,日野Selega

2008-05-21 20:31:27 補充:
公共小巴(全稱公共小型巴士)是指一些載客量比較少的大眾交通工具,一般載客量約9至24人不等。在城市中運營的公共小巴多為大巴的輔助,路線與大巴相同或與大巴互補。

2008-05-21 20:31:40 補充:
運營體制
公共小巴一般採用麵包車,因其比大巴體積小而得名。有些小巴用車大一些,有時也叫公共中巴。

小巴常見的承包方式有下面兩種:

公司承包車隊,然後由公司經營車隊並僱用司乘人員。
個人承包一臺車,然後幾個人共同運營這臺車。沒有統一的車隊管理。
小巴的票價通常與大巴差不多,線路長的會分段收費。一般有人售票;一些城市的小巴還可以使用IC卡。

2008-05-21 20:31:59 補充:
香港公共小巴

香港紅色小巴主條目:香港小巴
香港的公共小型巴士(簡稱小巴,俗稱Van仔)是載客量為16人的空調客運車輛,作為巴士和鐵路的輔助及接駁交通工具。根據現時香港法例規定,全香港只可有4,350輛小巴營運。根據小巴牌照類別,可分為「紅色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兩種。


[編輯] 深圳公共小巴(中巴)
深圳市的公共小巴,在正常的情況下,一線的公共小巴以銀色車身及綠色車頂為主,二線的公共小巴就以銀色車身及紅色車頂為主。特區內行走的小巴編號為4開頭,穿越二線關的小巴為5開頭,二線外行走的小巴線路為7(寶安區)或9(龍崗區)開頭。

2008-05-21 20:32:02 補充:
深圳市已逐步將行走於關內及穿越二線關的小巴改換為大巴,不少線路的小巴已經轉為大巴運營,還有一些小巴線路被取消。2006年6月30日是深圳特區內公共小巴線路運營的最後一天,在此之後深圳特區就沒有小巴運營了。

替換小巴線路的大巴線路使用XX和3XX的號段,如402→82,428→377。

2008-05-21 20:32:14 補充:
臺灣

總達客運的小型巴士
台北市公車處中型冷氣公車,使用benzL508D型小型冷氣巴士行駛市區臺灣的小型公車有兩種起源,一種主要用於山區、偏遠路線行駛,例如山區的產業道路,就很適合這種20人做的小型巴士行駛,另一種則是早年公車未裝設冷氣空調的年代,在無空調的大型車之外以裝設冷氣空調的小型巴士提供高一層的服務,在公車全面裝設冷氣空調的現在,小型巴士用於一般路線的離峰時間,以及一些乘客較少的路線。一般而言,地區型客運皆備有數輛小巴。

2008-05-21 20:32:27 補充:
台北:
台北市聯營公車「山區小型客貨車」,自1979年起開行山區小型公車。路線大多行駛山路及偏遠狹窄路段,在山區與偏遠地區路段隨招隨停,在市區路段則停靠固定站位。此種路線的號碼都是以「小」字開頭(英文則以「S」開頭)來表示,但是目前有些班次間具有捷運接駁公車的功能,所以,不一定以小型公車來行駛,目前所有路線的收費標準均統一,一般乘客均可以使用悠遊卡付費,換言之,市區的巴士與往返山區的小巴收費並無差異,這點和香港的公共小巴是不相同的。另外由於1979年時,山區住戶多為農民,因此當時使用車輛為客貨兩用車而非純小型巴士。

2008-05-21 20:32:40 補充:
台北市公車處中型冷氣公車,自1976年7月1日起開行,使用30輛benzL508D型小型冷氣巴士行駛市區,此種路線的號碼都是以「中」字開頭,有中1、中2等路線,1976年9月10日另外70輛benzL508D投入服務,開行中3、中5、中6、中7等路線,1976年12月1日開行中9,1977年1月1日開行中10,1977年3月1日中5、中10停駛,1980年9月6日起,

2008-05-21 20:32:44 補充:
添購60輛日野BM400型小型冷氣巴士[1],同日變更路線號碼中1改601、中2改501、中3改502、中6改602、中7改503、中9改504,504和新開闢的505、506、603、604改用日野BY420型大型冷氣巴士(車長11.55公尺),這些冷氣巴士被命名為「自強公車」,是今日台北市冷氣公車的濫觴。

2008-05-21 20:33:02 補充:
台南:臺南市公車主要行駛於載客量較少之路線,亦有考量臺南市歷史悠久,街道較狹窄的用意。
其他地區:一般地區型的客運公司多以小型巴士行駛偏遠路線,或乘客較少的路線,例如花蓮客運就曾以小巴行駛花蓮機場往返市區的路線。
地方政府主辦的社區巴士:近年來台灣地區各鄉鎮公所、市公所為提供地區居民在該鄉鎮內往返,均以該鄉鎮的政府預算辦理免費社區巴士服務,只要是該鄉鎮的居民憑乘車證就可免費上車,這種巴士多數也都以小巴來運作。

2008-05-21 20:33:59 補充: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西鐵)是港鐵的一條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並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1]。

西鐵綫從深水埗區南昌站,途經荃灣區,前往新界西北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0.5公里。截至2008年,共有9個車站,當中有6個轉車站。除荃灣西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全線均使用日製電動列車(合約編號SP1900)以及加拿大的Seltrac訊號系統提供客運服務,目前全組車隊共有23列,每列7卡,共161卡電動列車車廂。

西鐵原來在九廣鐵路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紫紅色代表西鐵綫。

2008-05-21 20:34:10 補充:
興建連接新界西北及市區鐵路的提議早於1970年代出現,當時屯門新市鎮正在發展,元朗新市鎮亦開始發展,但三個早期的新市鎮中只有屯門沒有鐵路系統。1980年代,社會討論了多個鐵路走線方案,總括當時有三大方案:第一是由荃灣經元朗入屯門,第二是由荃灣沿青山公路經屯門入元朗,第三是把仍在興建的輕便鐵路(現輕鐵)由元朗站延伸至太和站接駁九廣鐵路[2]。當中第一個方案最昂貴,[3];第二方案建築困難[4],第三個方案便宜,但路程增長太多,不適宜以輕鐵服務。1988年,當時輕便鐵路通車,被視為將會興建大型鐵路的前奏。可是這計劃連研究也延遲到1991年才開始。

2008-05-21 20:34:22 補充:
1991年底,港英政府展開了「鐵路發展研究」,其中肯定了九廣鐵路對新界東的發展影響深遠。1994年12月,香港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建議興建一條連接九龍西及新界西的鐵路。此鐵路包含本地客運、跨境客運及貨運的三重角色,被稱之為西部走廊鐵路(或西部鐵路走廊)。

2008-05-21 20:34:40 補充:
[編輯] 兩鐵競逐
1995年,政府邀請地下鐵路公司及九廣鐵路公司提交計劃書,而兩者均有提交。當中地鐵方案的優勢是客運段可與當時興建中的機場鐵路的東涌綫整合,使列車可直接來往新界西北及香港島。而九鐵方案的優勢,則是客運段可配合九鐵經營的九廣輕鐵(現輕鐵)作為接駁交通工具,加上在貨運鐵路的經營上已擁有不少經驗。

2008-05-21 20:35:25 補充:
其他send給你

2008-05-21 20:36:50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5%BF%E9%90%B5&variant=zh-tw


收錄日期: 2021-04-13 21:47: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8000051KK010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