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vs 四川大地震

2008-05-18 7:24 am
大家都知道今次四川大地震, 無論人命傷亡, 破壞力, 地震幅度等都比唐山大地震嚴重, 但為什麼同一級(7.5級)黎克特制的地震, 人命傷亡, 破壞力, 地震幅度都比唐山大地震嚴重?

各位熟Geography的人, 以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回答 (4)

2008-05-18 7:52 pm
✔ 最佳答案
兩次地震同樣是 7.8 級,震源亦是差不多 16 公里左右

1.地勢
唐山處於平地之上,但四川處於青藏高原的邊陲位置,所以救援人員進入災區較為困難,而且地震發生後,山泥傾瀉不斷發生,阻礙救援,災區較為偏僻,必須經過崎嶇山路,大量時間化在路上,令到生還者越來越少.有些民村坐落深山,拯救困難,大型挖掘機器缺乏及難以運送

2.距離
由於唐山距離北京非常之近,當時調動兵力及物資彼為方便
四川需有兵力,但物資運輸仍要靠空運或火車到災區,離北京遠,調動戰略物資需時

3.運送方式
唐山可以用空運及地運方式傳送物資到災區
四川只能靠空投物資到過別災區,山泥傾瀉阻礙陸路,水路運輸數量少

4.感覺
唐山大地震後,中國封鎖新聞消息
四川大地震後,中國開放新聞渠道,每日新聞都播,以為四川大地震勁過唐山大地震,所以四川大地震令人感覺深刻
2008-05-28 7:56 am
按成因分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2008-05-27 23:56:58 補充:
接上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2008-05-27 23:58:30 補充:
再接上

根據無線電視上星期一夜晚十點半的節目所講, 唐山地震是地殼下陷所產生的地震, 就像以上所講的"陷落地震", 而四川地震是因為地球板塊的移動, 一塊被另一塊擠壓到下層所引起地震, 比較似上面講的"構造地震"同"誘發地震", 佢所受的衝擊比唐山地震大, 傷亡都相對大

所以我覺得以上的答案都唔係好岩


P.S.唔好意思, 因字數限制, 要分開多段發表
2008-05-25 5:34 pm
破壞力, 地震幅度等如上所說
1.地勢
唐山處於平地之上,但四川處於青藏高原的邊陲位置,所以救援人員進入災區較為困難,而且地震發生後,山泥傾瀉不斷發生,阻礙救援,災區較為偏僻,必須經過崎嶇山路,大量時間化在路上,令到生還者越來越少.有些民村坐落深山,拯救困難,大型挖掘機器缺乏及難以運送

2.距離
由於唐山距離北京非常之近,當時調動兵力及物資彼為方便
四川需有兵力,但物資運輸仍要靠空運或火車到災區,離北京遠,調動戰略物資需時

3.運送方式
唐山可以用空運及地運方式傳送物資到災區
四川只能靠空投物資到過別災區,山泥傾瀉阻礙陸路,水路運輸數量少

人命傷亡則主要因為中國科技落後,追吾上國際水平加上有貪污問題!樓宇ge房屋設計簡單,有D被人偷工減料!當然經吾起地震!!
參考: 上面發表者!個人意見
2008-05-18 11:25 am
唐山大地震(7.8級)震源深度22公里,餘震的規模分別為(6.2級和7.1級)。
震源距地面6公里,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中斷﹔造成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官方數字)。由於當時通訊落後,地震的消息是由一名司機駕車到北京中南海通知中央政府,首批救援隊到達唐山災區時,已經是震後四天的事。
所以不能說四川大地震
比唐山大地震嚴重。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35: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7000051KK035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