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圖片參考:
http://hk.geocities.com/earthkit97/Image16.jpg
至現在為此,地球是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它是太陽系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岩質星球中最大的一顆。
地球的特別之處是孕育了生命,含大量液態水及富含氧。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積都是水,而大氣成分也有優良的條件孕育生命,不像金星的大氣的腐蝕性強和火星的滿是二氧化碳。而且大氣層的厚度可以抵受太空小型隕石的撞擊。而且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適中,令水分得以不被太陽熱力蒸發或氣溫過低令大部分水不致於結冰。
構造
包圍著地球的最外一層是大氣層,高度約為300公里,但大部分的氣體都距離地面15公里以下;我們居住的部分稱為地殼,主要由岩石組成,厚度低於32公里,與地球的直徑相差很多;地殼以下為地幔,主要由熔融狀態的岩石組成,厚度大約為3000公里;地幔以下為外核,主要由熔融狀態的鐵和鎳組成,而鐵和鎳的流動產生地球磁場;外核以下為內核,也是地球的中心,主要由固態的鐵和鎳組成,溫度大約為6000度,因為地球中心的壓力很大,所以內核呈固態。
大氣層
地球大氣層的每一部分對我們都十分重要,缺少一部分也不行。最低層為對流層,我們所見到的天氣現象就是在這層形成。對流層以上為平層,我們熟悉的臭氧層就在這裏,臭氧層能大量吸收太陽所發出的輻射,若沒有臭氧層,地球上的生物就不能生存。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的臭氧層。平流層之上為中氣層,很多電訊人造衛星都在這裏運轉,因為中氣層富含電子,對電訊的接收和反射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中氣層以上為熱氣層,也就是最外層。這層的空氣極為稀薄。
圖片參考:
http://hk.geocities.com/earthkit97/Image17.jpg
月球
圖片參考:
http://hk.geocities.com/earthkit97/Image19.jpg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38萬4400公里,是和地球最接近的天體,用肉眼就能清楚看見它。月球沒有空氣,水和生命。地形是由隕石撞擊和以前的火山活動所形成。沒有月球,地球就要受很多[苦]。因為月球那麼多的坑洞大部分都是由隕石撞擊而成,如果沒有月球,那些隕石便會飛向地球,所以月球已經為我們受了不少「苦」。
月球形成過程
天文學家認為它是在約45億年前,由像火星大小的星體撞向地球,由地球所被噴出的岩漿和岩石凝聚而成,當時地球年齡不到1億年。剛形成的月球受到隕石不斷撞擊,岩漿從內部噴出,形成平坦的月海。
盈虧
盈虧的產生是由於月球環繞地球時,陽光的反射面朝向地球的量不同。朔日(農曆初一)時,月球正面背著太陽,因而看不到月球。隨著月球公轉,明亮的區域逐漸增加,月相變為新月、上弦月、上凸月、滿月、下凸月、下弦月、殘月,再次回到朔,周期為29.5天。
月食
圖片參考:
http://hk.geocities.com/earthkit97/Image20.gif
當月球進入地球陰影,便會發生月食,月食分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半影月食是由於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令月球稍微變暗;月偏食是由於月球一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內,令月球的一部分變暗(暗的程度為看不到)。月全食是由於月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內,而且因為地球大氣層把陽光中的紅光折射到月球上,所以月全食時月球看起來是紅色的。
太陽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太陽只是一顆並不十分起眼的G2型主序星,與宇宙間繁如恆河之沙的其他恆星相比較,太陽的質量、發光能力、表面溫度與生命期太略全處於中間地帶,而年齡也恰處於中年,可算是一顆很典型的恆星。
太陽為最接近人類的恆星,當天文學家想測試由多門學科匯集而成的恆星結構與恆星演化理論時,太陽很自然地便成理論的試金石。現行的恆星理論對太陽的能源、結構、成份變化、總光度(發光能力)與表面溫度等,己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說明,但對太陽大氣的湍流、風暴與各種爆發現象,如物質的噴射、爆發性的γ射線、X射線、紫外線與無線輻射,尚未涉及。
這些太陽活動是相當的壯觀的景象,而且大多在很短的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地球的大氣,氣象,地磁等等,深切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甚至導至文明的興衰。這些太陽活動所伴隨的太陽能量輸出變化,僅是正常輸出量的萬分之幾,卻為人類深人了解太陽的性質提供了相當的線索,另天文學家己有相當的証據顯示,其他的恆星也有相似或甚至更為激烈的大氣活動。
因此研究太陽不僅因為它與人類息息相關,更可以就近驗証恆星理論,補強觀測其他遙遠恆星所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