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 與 IDE 介面有何分別?請在多方面解釋!必須要有”具體”例子!

2008-05-16 6:15 am
SATA 與 IDE 介面有何分別?請在多方面解釋!必須要有"具體"例子!

回答 (1)

2008-05-16 6:16 am
✔ 最佳答案
SATA是Serial ATA的縮寫,也就是串行ATA。它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Parallel ATA)的新型硬盤接口類型,因採用串行方式傳輸數據而得名。SATA總線使用了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比以往更強的糾錯能力;而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行接口還具有支持熱插拔、結構簡單的優點。SATA有SATA-1、SATA-2及將推出的SATA-3規格。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9/SATA_ports.jpg/250px-SATA_ports.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SATA-1插口排線和電源線
傳統的 Parallel ATA 使用 單模信號放大系統「single-end-signal-amplified-system」。在這種系統中,雜訊會隨着正常信號一起被傳輸、放大,不易被抑制;在高速時尤其嚴重,為了有效的減少雜訊的干擾,我們只好使用高達5V的電壓來傳送正常訊號,使大電壓的正常訊號蓋過小電壓的雜訊信號。雖然大的電壓可以有效的抑制雜訊,但是大的電壓同時也表示驅動電路的生產成本將因此上升,大電壓更不利於高速傳輸系統的設計和製造,高達5V的傳輸電壓限制了追求高速和低成本的可能性。

和 Parallel ATA 相比,新的SATA 使用了差動信號系統「differential-signal-amplified-system」。這種系統能有效的將雜訊從正常訊號中濾除,良好的雜訊濾除能力使得SATA只要使用低電壓操作即可,和 Parallel ATA 高達5V的傳輸電壓相比,SATA 只要0.5V(500mv) 的峰對峰值電壓即可操作於更高的速度之上。「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峰對峰值『差模電壓』」。
和 Parallel ATA 的 5V 驅動電壓相比,0.5V的SATA系統節省電力,其驅動IC的生產成本也較為便宜。
集成設備電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一種計算機系統接口,主要用於硬碟和CD-ROM,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PC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相容的,只需用一根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 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資料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他廠商生產的控制器相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ATA 介面發展到今,細分可以分成ATA-1(IDE)、ATA-2(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Ultra ATA、Ultra ATA/33、Ultra ATA/66、Ultra ATA/100及Serial ATA。

[編輯] 優點

價格低廉
相容性非常好

[編輯] 缺點

速度慢(尤其是早期的ATA硬碟)
只能內置使用
對介面電纜的長度有很嚴格的限制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33: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5000051KK029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