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畫家梵谷

2008-05-15 1:24 am
請問梵谷的生平簡介,繪晝風格,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什麼?還請說出一幅經典的作品名稱及所運用的視覺元素和組織原理。
thank

回答 (3)

2008-05-15 2:44 am
✔ 最佳答案
距離比利時邊境不遠的荷蘭德弗洛特,文生‧威廉‧梵谷於西元一八五三年三月三十日誕生於這裡。梵谷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牧師。梵谷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對人性的尊重,並從母親那兒遺傳到對藝術及大自然的熱愛。
  梵谷身為長子,有兩個弟弟及三個妹妹,由於父母為了想培育六個孩子,梵谷在十一歲時就被送到寄宿學校念書了。梵谷在學校的成績平平但很用功,十三歲時就學過荷蘭文、德文、法文及英文,還有算術、歷史、地理、植物學、動物學、書法與體操,也修素描課。

   但在西元一八六八年三月的時候,梵谷突然跑回家跟父母住了一年,之後決定中途輟學。十六歲時離家開始出外謀生。

梵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畫廊賣畫,接著到學校教書,之後追隨父親的職志當一位傳教士,並自願到貧困的礦區傳教。雖然在那邊過得很苦,但卻從替礦工畫素描中得到些慰藉。兩年後,梵谷深深覺得藝術才是他為人性奉獻的最佳途徑。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的畫筆就從沒停過。

  梵谷在短短的一生中,幾乎沒有賺過錢,完全靠弟弟西奧寄給他的錢過日子。梵谷寫了很多的信給他手足情深的西奧,世人才得以從那些信中得知梵谷的生平及藝術。梵谷在寫給弟弟的信中提到,他最用心的是要「把生命注入畫裡」。當我們觀賞梵谷的作品時,會發現梵谷藉著獨特的畫風將生命注入到他所畫出來的東西中。



作品風格

梵谷早期的作品和當時荷蘭繪畫風格一樣,色彩深沉。作品題材多取材於生活之中,藉著陰鬱的色調、滯重的筆法,把人群困苦的生活表達得至為生動。在描繪人物方面,線條深刻,令能觸動觀者情緒。

自梵谷於1886年去了巴黎後,他的繪畫風格從此有很大的轉變。他受到新印象派及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先用點描畫法,後來轉用強烈而亮麗的色調、跳動的線條、凸起來的色塊來表現其主觀的感受和激動的情緒。

梵谷在法國南部阿爾的生活並不如意,跟好 友鬧翻以及內心種種的孤寂,不但使他的瘋病再次發作,更使他過世前的作品都充塞了濃鬱、暗淡的氣氛。在作品中所充斥的線條狀的筆觸,更表達了畫家不安、絕望的情緒。



作品(部分)



夜間露天咖啡座

梵谷採用了鮮明的色彩來表現城市深夜中的露天咖啡座。整幅畫中找不到一點純黑色,全都用深藍、紫色和綠色來描繪。甚至連影子也都是用許多的顏色融合而成的。


向日葵

當梵谷第一次看見了向日葵時,便非常仔細地把它畫下來。每片都朝不同方向伸展且乾枯、尖銳的花瓣,與中央整齊的花蕊成對比。

梵谷夢想用向日葵的畫裝飾他的房子,但希望每幅畫都不一樣,試過背景是藍色或黃色的,最後他覺得以黃色背景畫黃色的花,效果最好,因此一直採用這種組合。



星夜

這幅畫的主題獨特,也因畫中流露出濃烈的情感而出名,畫中崇高的宗教熱誠,使其成為十九世紀最傑出的宗教畫之一。雖然這幅畫的含意不明,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是梵谷最好的作品。


麥田群鴉

梵谷奔放的筆觸把大塊藍色與穿插著紅綠條紋的金黃四種顏色組合成一首不安的交響曲。即使有人覺得「麥田群鴉」裡的暴風雨是梵谷死前的惡兆,但他自己卻把金黃色的麥子看成對生命的肯定。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說到他在這鄉間發現了「健康和復元的力量」。


絲柏

在這幅油畫「絲柏」中,幾乎每一平方吋都有圖案,漩滑的圖形使得這幅畫充滿了活力與律動。

梵谷將所看到的事物轉化成渦形,他以這樣生動繽紛的活力畫出天空和地面 。他又找到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他對大自然的讚嘆。
2016-09-22 3:54 pm
鳶尾花運用的藝術元素與組織原理
2008-05-25 5:35 am
文生梵谷(Vincent van Gogh,荷蘭文發音[vɪnˈsɛnt vɑn'ɣɔx]發音 文件— 播放,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全名為文生威廉梵谷(Vincent William van Gogh),荷蘭畫家,後印象派代表人物。

梵谷的作品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但一直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貧困潦倒直至自殺。死後他的作品才以其之震撼人心和富於想象力贏得評論界的讚揚。在他死後一些畫家開始模仿他的畫法,強調感情的宣洩,而對現實不一定作出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為表現主義。此外凡高的繪畫風格對後來出現的野獸派也有一定影響。
生平簡歷
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南部的北布拉班特省的津德爾特,是牧師杜奧多魯斯梵谷的長子。
1857年,弟弟提奧梵谷出生。
1869年—1876年,分別在古庇畫行的海牙、倫敦、巴黎分店就職。遭解雇後前往英國的拉拇斯卡托,在寄宿學校服務。
1877年,在德而特雷希特的畫店當助理。時年24歲。
1878年,回艾登。在布魯塞爾的傳教士培養學校學習3個月。以後在沒有領到許可證的情況下,於波瑞納吉的煤礦區開始傳教活動。於次年由布魯塞爾傳教本部解除傳教士職務。
1880年,下決心當畫家。
1881年,回到艾登向表姐凱求婚,遭到拒絕。
1886年,進入美術學院學習,但與老師對立,1個月後退學,輾轉到巴黎,住在弟弟提奧的公寓,結識了羅特列克、貝納、畢沙羅、高更等畫家,並與高更成為好朋友。
1888年2月,赴法國南部的阿爾勒旅居。租賃房屋,10月高更來訪。12月高更離去,隨後發生「割耳事件」,梵谷自割左耳,最後被送進醫院。
1889年4月,西奧結婚。5月,梵谷住進聖雷米精神醫院。
1890年5月21日,去巴黎南部村莊瓦茲河畔歐韋,接受保羅加歇醫生的醫治。7月27日傍晚,在散步時用手槍自殺。29日凌晨1時(一說1時30分),去世,終年37歲。30日葬於奧維爾公墓。
1891年1月25日,一生在支持文生的弟弟提奧由於過度悲痛和精神失常而逝世,葬在哥哥的墓邊。
作品

自畫像
凡高墓
收藏在洛杉磯蓋提美術館中的梵谷名畫鳶尾花《鳶尾花》
《向日葵》(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新美術館)
《吃馬鈴薯的人》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油畫,73cm*92cm,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Bridgeman Art Library
《夜間咖啡館》(caf terrace at night),科倫-米勒博物館收藏
《麥田羣鴉》,凡高博物館收藏
《自畫像》
《兩棵絲柏樹》
《割草的少年》
《煤礦的婦女們》
《手拿康乃馨的女人》
《馬車通過的吊橋》
《夕陽下的播種者》
《抱著頭的老人》
《悲哀》
《茂盛的栗樹花》
作品收藏
凡高博物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收藏梵谷油畫二百余件、素描550件和七百多封書信等,是收藏梵谷畫作最多的美術館,包括從初期的荷蘭時期,巴黎時期、阿爾時期直至聖雷米、奧維爾時期的全部名作。館內還有其他作家的作品,梵谷的生平介紹以及相關歷史遺物。
科倫-米勒博物館(Kroller Muller Museum):位於荷蘭奧特洛。搜羅凡高的油畫及素描作品共278件,如《夜間咖啡館》(caf terrace at night)、《郵遞員》、《阿魯魯吊橋》(Bridge at Arles)等。
慕尼黑新美術館:位於德國慕尼黑。主要收藏19世紀的作品,包括凡高的《向日葵》。

2008-05-24 21:35:43 補充:
畫廊
《麥田裏的烏鴉》,1890年,收藏於梵谷博物館
《安特衛普的後院》,1885年
《夜間咖啡館》,1888年,收藏於科倫-米勒博物館
《向日葵》,1888年,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

《星夜》,1889年,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向日葵》,1888年,收藏於奧塞美術館
《玫瑰》,1889年,收藏於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51: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4000051KK014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