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要香港民歌d歷史!!!!!!!!!!唔該

2008-05-13 12:28 am
急要香港民歌d歷史!!!!!!!!!!唔該
要做功課!!!!!!!!!!!!!!!!!!!!!!!!!!!!!!!!!!!!!!!!!!!!!!!!!!!

回答 (2)

2008-05-22 2:08 am
民歌是一種歷久常新,反映時代的簡樸音樂,在 70 年代的香港,民 歌音樂很是流行,許多的民歌活動,如民歌表演晚會及民歌比賽等,都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1970年代尾至1980初,由李泰祥作曲,女作家 「三毛」寫詞,「齊豫 」演唱的《橄欖樹》帶起台灣的「校園民歌」風靡港台兩地, 同時帶動香港「城市民歌」的興起, 引發了香港電台主辦的「香港城市民歌創作大賽」, 產生了《問》(區桂芬、葉源春主唱)、《昨夜渡輪上》(李炳文主唱)等的民歌. 在「城市民歌」熱潮退卻後,唯一能繼續立足樂壇幕前的只餘林志美一人. 對於香港人而言,提起香港的城市民歌, 可能第一個想起的人, 就是 區瑞強, 他是香港「城市民歌界」中最有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歌手之一.
參考: wiki
2008-05-13 9:16 pm
我只能建議你由下列兩位民歌手開始找資料:

張明敏(1956年9月-)是香港民歌歌手,因為他擅長演唱具中華民族色彩的歌曲,有「愛國歌手」之稱,其演藝事業始於1979年。 1983年2月,張明敏受到香港青年聯合會的邀請而錄下《我的中國心》。1984年張明敏在該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導演袁德旺的邀請下再次演唱此曲,憑此曲成名。除此之外,張明敏流行的民歌有《中華民族》、《我是中國人》、《外婆的澎湖灣》、以及《爸爸的草鞋》等。

區瑞強(Albert Au,1955年7月31日—) 香港歌手、音樂人,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生,香港電台DJ。80年代成名,擅長流行民歌結他,出品有英文金曲及粵語流行曲,獲獎無數。另外他全力發展私人製作公司,對製作音樂、語言教材更不遺餘力,為音樂及教育事業作出貢獻。同時,Albert以抱著對大自然及民歌的熱誠,開創了「音樂農莊」、「小海豹號海洋生態學校」,為小朋友忙碌一族提供一個親近及享受大自然的機會,還有「生活文化教室」,「音樂農莊教室」,為大家提供工餘或課餘學習音樂及進修的機會。近年,Albert致力於推廣民歌,及製作音樂CD,除不時演出外,更製作多個大型演唱會,有「齊齊享Folk演唱會」等等......

名曲有
陌上歸人(香港電台同名廣播劇主題曲)
水霞
那天再重聚(無綫電視電視劇《愛情安哥》(1982年)主題曲)
相識在童年(維他奶廣告歌)
愛在陽光空氣中
蚌的啟示(與關正傑、盧冠廷合唱)

2008-05-22 12:04:05 補充:
忘了不可不提台灣民歌運動對香港民歌的發展:

民歌運動早期歌詠山水、青春,旋律清新自然、歌詞樸素,並有濃厚的中國風和大學校園氣味,包括中國景物懷詠、古典文學意識等等。早期有李雙澤、葉佳修、蘇來、李建復、劉藍溪、邰肇玫、施碧梧、王海玲、陳明韶、邱晨、趙樹海等歌手,後期的齊豫、潘越雲、鄭怡、林佳蓉、黃韻玲、包美聖、許景淳、施孝榮、王夢麟、銀霞、丘丘合唱團、木吉他合唱團等。作曲做詞者則有靳鐵章、畢心一、畢奐一、林建助、許翰君、陳雲山、黃大城、王新蓮、吳楚楚等民歌主力。

2008-05-22 12:04:16 補充:
197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人心鼓動,在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的介入,民歌運動有了質的躍進,與初期的淳樸無瑕多了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此時大量的歌詞是名家的詩作,如三毛、余光中、席慕容 、蔣勳等臺灣本土作家,而隨著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李壽全的作品的流傳,民歌運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8-05-22 12:08:34 補充:
作品包括橄欖樹( 李泰祥作品,齊豫演唱 )、被遺忘的時光( 蔡琴演唱,被用為香港電影無間道主題曲 )、捉泥鰍( 侯德建作品、侯德建演唱 )、童年( 羅大佑作品、張艾嘉演唱 )、歡顏、走在雨中、陽光和小雨(潘安邦演唱)、守著陽光守著你、天天天藍(潘越雲演唱)、忘了我是誰、恰似你的溫柔(蔡琴演唱)、為何夢見他(丘丘合唱團)、野百合也有春天、夢的衣裳(李碧華演唱) )、 偶然、祈禱(翁倩玉演唱) 等等...
參考: www.folk.com.hk (香港民歌網),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11 16:30: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2000051KK020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