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勸學 【作者:荀子】
『翻譯』>>>>
君子說:「學習不可停止。」靛青,從藍草中提煉,卻比藍草更青;冰,由水凝結成的,卻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於墨線的標準,把它水浸火薰輮成車輪,它的曲度合乎圓規的標準,即使再晒乾,也不會再挺直,這是「輮」使它變成這樣的啊!所以木材受墨線的矯正就變直,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過後就銳利;君子廣博地學習,每天以三件事反省自己,智慧就會清明,行為沒有過失了。所以不爬上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面臨深溪,不知道地有多厚;沒聽過從前聖王留下的言論,不知道學問有多廣大啊!南方的邗、越和東夷、北貉的嬰兒生下來哭聲相同,長大了習俗卻有不同,這是教育使他們這樣啊!
我曾經整天空想,還不如片刻的學習有益啊!我曾提起腳跟向前遠看,不如登高看得廣遠啊!在高處向人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很遠的人都可以看得見;順著風勢喊叫,聲音並沒有加快,可是很遠的人都聽得清楚。乘車馬的人,並不是善於步行,而能到千里之遠;坐船的人,並不是善於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天性和別人沒有不同,只是善於利用外物罷了。
南方有種鳥,叫做「蒙鳩」,用羽毛做巢,用頭髮編紮,掛在蘆葦上。大風吹來蘆葦折斷,蛋摔破了小鳥也死了。牠的窩不是造得不好,只因築巢的地方不對,才這樣啊!西方有種植物,叫做「射干」,莖長四寸,長在高山上,臨著百丈深淵。並不是莖長,只是生長的地方使它這樣啊!蓬草生長在麻稈中間,不用扶它自然長得很直;白沙放在黑泥裡,會一齊變黑。蘭槐的根是芷,如果泡於臭水中,為政的人不肯接近它,普通百姓也不會佩帶它。它的本質不是不美,只是所泡的臭水使它如此啊!所以君子居家一定要選擇鄉里,交遊一定要接近賢士,為了防止邪惡的侵誘而接近中庸正道啊!
事物的產生,一定有它的根源;榮辱的來到,一定和他的德性相稱。肉腐爛就生出蟲來,魚枯乾就生出蛀蟲。懶惰傲慢忘了修身,災禍就會來到。事物太過剛強,就會導致折斷;太過軟弱,就會受到束縛。行為歪邪汙穢,是怨怒聚結的對象。一樣的堆放柴木,火燒向乾燥的地方;一樣的平地,水流向低溼的地方。草木類聚而生,禽獸群聚在此,萬物都是同類相聚的啊!所以掛起箭靶而弓箭就射來了,林木茂盛而斧頭就跟著來了,樹長成蔭涼而鳥群就飛來休息,醋酸腐壞而蚋蟲就聚生了。所以說話有時會招來災禍,行為有時會招來恥辱,君子要謹慎他的所學啊!
累積土石成高山,風雨就從這裡產生;累積水流成深淵,蛟龍就在這裡生長;積聚善行成為美德,自然達到心智澄明的境界,聖人的修養也就具備了。所以不一步步累積,就不能走到千里之遠;不積聚小水流,就不能成為江海。千里馬一跳,不能超過駑馬十步的距離;駑馬走上十天,其成功在於不停的走。只雕刻一下就丟開,朽木也不會折斷;不停的雕刻,金石也可以雕鏤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沒有堅強的筋骨,能夠向上鑽食土壤,向下喝飲泉水,這是因為心思專一的緣故啊!螃蟹有六隻腳,兩隻螫,但是除了蛇鱔的窟穴,沒有寄住的地方,這是因為心思浮躁的緣故啊!所以沒有專默的心志,就沒有明顯的聰明;沒有精誠的行事,就沒有顯著的功業。在歧路徘徊的人永遠不會達到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會被人所包容。眼睛不能同時看兩種景物都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都聽得明白。飛蛇沒有腳卻會飛行,鼫鼠有五種技能卻不免於困窮。詩經上說:「桑樹上的布穀鳥,很專一的餵養七隻雛鳥。善人君子,行事也要專一,行事專一,用心就如繩結般堅固。」所以君子為學要專一啊!
從前瓠巴瑟,潛伏在水中的魚都游出來靜聽;伯牙彈琴,正在吃草的馬群都抬起頭來靜聽。所以聲音無論多少,沒有聽不到的;行為無論多隱密,沒有不現形於外的。山中有了玉石,山上草木都顯得潤澤;水中生了珍珠,河岸就不會乾枯。行善只怕不能持久吧!若能持久積德哪有不為人知的呢?
作學問要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呢?可以說:方法是從讀經書開始,到讀禮書結束;目標從做士人開始,到成為聖人為止。真誠力行久了就能深造有得,學習一直要到死才停止呢!所以求學的方法有終了的時候,至於求學的目標則片刻都不可以放棄啊!能如此為學,就是人;不能如此為學,就淪為禽獸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