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一說小食的重要(快!!!)(20點)

2008-05-10 10:11 pm
請說一說小食的重要......
請說5個原因
更新1:

還要說小食的定義?

回答 (2)

2008-05-11 6:32 pm
✔ 最佳答案
談及香港的小食,當然應指是街頭及大排檔的小食,例如:車仔麵、碗仔翅、魚蛋、雞蛋仔、格仔餅、油渣麵、腸粉、煎釀三寶、糯米飯、牛什、炸大腸、鴨腎雞腳、裹蒸糭、燴蕃薯、鹹濕涼果、豆腐花等等。



這些小食在60-80年代是街頭的流動小販和大排檔經常可以吃到的食物,價錢都是一般大眾可以負擔得起,同時,這些小食會作為一般大眾的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消夜的便餐。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生活質素提升,小食已不單是果腹,社會對衛生情況、食物材料、烹調方法、環境氣氛等都可以十分講究,所以街頭和大排檔這種飲食文化日漸消失,換之而來就是在小食店鋪、茶餐廳、酒樓、私人會所和酒店才可以品嚐。就因為場地不同,同樣的小食的材料、烹調方法、使用的餐具和為你服務的人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價錢更加大大不同。



以前經營小食的人可能是一、兩個人,使用很簡陋的工具製作和銷售食物,,可以說是小本經營;光顧的客人有普通白領、工人、學生(一定不會有老師,因為老師時常說這些食物不潔)、失業人,我們為了吃這些小食,夏天會吃得大汗淋漓,冬天吃得風寒刺骨,還要在走鬼的時候左閃右避,以免受傷。



現在吃這些小食,經營者都不會小本經營,必須有場地和衛生的監察,在食物的安全有了保障,但是不是如昔日的價廉的美食。

2008-05-11 10:41:28 補充:
小食是什麼?

我們選出幾種小食特有的條件作為指標︰小食是正餐以外的副食品;它們容易購買、款式多及味道多;它們的份量大都偏小,不會飽肚;它們不是主食,只會在有餘錢時才會購買。

小食在香港

於香港街頭,有很多小食。除了雞蛋仔、煎釀三寶、粉仔、碗仔翅等本土小食,在香港更可嚐到不同國家「五花八門」的小食。一些潮流小食,更可吸引巿民於店舖外輪隊購買,無論大小老幼,總能找到他的「至愛」。但上一輩常嘆息︰「現在的小食與從前的很不同!」。那是否潮流小食會與社會轉變有關呢?

2008-05-11 10:41:36 補充:
上一輩的香港人,他們年青時選擇小食,大多都是較容易飽肚,例如炸蕃薯、炸蘿蔔等等。且當時他們對食物沒有太高的要求,即使明知小食大多是用較便宜或從正餐剩下的「頭頭尾尾」作為材料,仍會欣然接受。可是現今青年可不同了,已不會像上一輩般要考慮飽肚的問題,反而他們吃小食可能只是為了過口癮或對新品種好奇。另一方面,由於市民的健康意識及消費能力都比以前提高,材料都用較新鮮、健康及成本較貴的來制造。即使如此,仍然很多人願意付較多金錢購買。

2008-05-13 17:48:06 補充:
小食的定義:
* 如在兩餐正餐間感到肚餓。

* 每次進食之間最少相隔1.5-2小時。

* 食用份量宜小,以免影響兒童進食下一正餐的胃口。
應該:

* 多取新鮮及天然的食物,包括類、蔬菜和生果。

* 選擇「低脂」、「低糖」、「低鹽」及「高纖」的小食。

* 選擇低脂的奶品類。

* 以清水取代含糖的飲料。

* 宜多選擇的小食:例如高纖維餅乾、無附加糖的乾果、新鮮水果、無附加糖的純味乳酪、低脂或脫脂牛奶。

* 限量選擇的小食:例如加鹽紫菜、加糖乾果、加糖果汁。

* 少選為佳的小食:例如朱古力餅、薯片和脆條和所有油炸食品。

2008-05-13 17:52:46 補充:
小食的重要:
小食係兩餐之間既小食呀嗎...如果你早餐、午餐、晚餐都係食唔飽既...咁樣小食就可以當作一個重要既食物啦~
2008-05-10 10:17 pm
「街頭小食」不單顯露了香港過去的歷史及成份,隨著社會發展,「街頭小食」也見證及跟隨了她的改變。「街頭小食」最初被認定為不合生、低俗和不能登大雅之堂,隨著香港社會的發展,市民經歷向上流動,「街頭小食」進入了原本不屬於它們的地方,也得到了從前沒有的認同。因為港人價值的改變,「街頭小食」因應生和健康的關注而進入了店鋪,亦使港人進入了生的迷思。現在,「街頭小食」已可以在茶樓、便利店及酒店內品嘗到;縱然街頭風味是否存在有待商榷。香港人對「街頭小食」念念不忘,在不同的情況下也可觀察得到,這不是止於個人的懷舊情意,更是香港人的一份集體回憶,也是突顯港人文化身分價值的一個媒介。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店鋪的穩定性及港人的大膽創新和包容,使「街頭小食」更趨多元,種類和口味更多。不單外來的小吃進駐了本港,也有改良了本土、傳統及外來小吃的例子。另外,也有新出現的港式「街頭小食」。而隨著全球化,香港的「街頭小食」也被帶到了其他地方,並冠以「港式」的名銜。

2008-05-10 14:18:52 補充:
教師每每購買「街頭小食」時,都要留意身邊有沒有相熟學生,以免成為他們的壞榜樣及使自己聲譽受損。但環顧都市街頭,現在很多人都已經不顧「聲譽」和儀容,只要稍稍向巴士站觀察等車的人龍,不難發現有人拿著「雞蛋仔」、「魚蛋」或燒賣串正在進食,邊走邊吃的例子也不少。甚至剛剛下班,穿著西裝或套裝的男女,都不難發現他們購買和進食「街頭小食」;早就把學校的教晦拋諸腦後。其中就有過報道指有不少辦公室女士冒著被咖喱汁濺污衣服,也要品嘗灣仔某店的「咖喱魷魚」。 [26] 同樣常見的就是她們會組成「掃街」團,以進食「街頭小食」作為正餐。身分、階級及小吃和正餐之間的界限都完全被打破。

2008-05-10 14:19:07 補充:
「街頭小食」被認同當然不是一夜間發生的事,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單如之前所說,是有關社會結構改變、對社會價值衝擊及一步一步被接納的結果。傳媒和其他論述同樣使「街頭小食」得以受認同。

2008-05-10 14:19:16 補充:
另外,「街頭小食」的店鋪也不只限於地鋪,它們開始進駐了商場的店鋪。使越來越多地方可買得到這些小吃,深化港人與小吃間的接觸。

2008-05-10 14:19:25 補充:
酒店接納這些「街頭小食」也是近年的事。有酒店的宵夜自助餐,以本土的「街頭小食」作招徠,甜品加入雞蛋仔、缽仔糕、糯米、豆腐花等。另外,也曾有報道指,有酒店露天茶座新設「街頭小食」的「車仔檔」,販賣牛油粟米及栗子。 [iii] 或者這些「街頭小食」不能持續地在酒店的餐廳及茶座裡出現,但這都顯示了它們的文化價值被接納和被認同。

2008-05-10 14:19:37 補充:
這份認同,不僅在茶樓,也牽連至不同地方的小食部、大型連鎖便利店以及酒店。曾有一段長的時間,「咖喱魚蛋」在不少的小食部有售,這個情況,滲入至學校小食部之內。學生小息、午飯及放學時間,便會光顧一番,或許裹腹,或許淺嘗。近年學校提倡健康飲食,這個情況相對減少,學校小食部被勸籲要售賣有益的食品。但其他地方的小食部,例如運動場,仍然有不少這些「垃圾食物」出售。這種自少就進食「咖喱魚蛋」的習慣,或多或少地促使「魚蛋」成為了香港「街頭小食」之中的代表作。

2008-05-10 14:22:34 補充:
飲食從來不只有其實用裹腹充餓的一面,由於宗教、地理、經濟等差異,每個地方、族群或部落的飲食都會有其獨特的地方;而這些獨特性正好反映出他們獨特的背景。


收錄日期: 2021-04-21 00:20: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10000051KK013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