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知識+挑戰 ”盟“鼻菩薩係邊位?

2008-05-08 5:10 pm
俗語有謂“寃豬頭"都有"盟“鼻菩薩!
"寃豬頭"是誰?"盟“鼻菩薩又係邊位??

回答 (1)

2008-05-11 11:46 pm
✔ 最佳答案
Q:『寃豬頭』是誰?『盟』鼻菩薩又係邊位??
所謂『寃豬頭都有盟鼻菩薩』,其實是打比喻式的方言,借祭祀之事而有所喻意。豬頭,菩薩並非隱指任何人。
『寃豬頭』,就是發出難聞臭味的豬頭,『寃』就是臭餲味;而『盟鼻』意為有鼻塞病,故『盟鼻菩薩』就是患有鼻塞病的神明。像『寃豬頭』這種難以為一般神明所受落的祭品,供奉其者實為不敬;但到頭來還是有像這種患鼻病的神明安然接受。再借此喻意再壞、再不好的人或事物,終究會有人賞析及接納。

話說回來,用豬頭祭祀據稱早在商代已有,這可從所出土器皿上刻有豬面紋而窺見。豬在古時與牛、羊並稱『三牲』,現今從商代墓穴中亦發現了不少以完整的豬或豬頭作陪葬品,足見以豬頭作犧牲之早及代表性。另有古語云:『六畜豬為首』。豬頭乃首中之首,以此祭祀表示鄭重其事。選用祭祀的豬頭亦很講究―首選面部皺紋呈“壽”字形的,以討吉利,而這種有特殊皺紋的豬頭,就叫『壽頭』。清吳谷人在《新年雜詠》中就曾寫到『杭俗,歲終禮神尚豬首,至年外猶足充饌。定買豬頭在冬至前,選皺紋如‘壽’字者,謂之‘壽字豬頭’ 』。另外在一般比較隆重的祭典,亦有所謂『五牲』,包括豬頭、雞、鵝、鴨、大魚,足見豬頭亦是重要的祭品。有時豬頭會配上豬尾,喻意有頭有尾。

另外想說說『寃』字及『盟』字的寫法,本人有以下見解:
『寃』本字應為『蔫』。蔫,音冤,指食物經久而變味。粵語學者孔仲南先生於1933年編寫的《廣東俗語考釋飲食》曾云:『臭若蔫。蔫讀若淵。肉味變也…《說文》蔫,菸也。菸,萎也。萎則物不鮮矣。』又宋毛晃《增韻》:『蔫,食物餲也。』餲的意思,皇侃《論語義疏》曾指:『餲,謂經久而味惡也』。故蔫為『食物餲也』,即謂食物經長久放置而發出臭味也。所以『寃豬頭』應為『蔫豬頭』,即久放而發出敗壞氣味的豬頭。
至於『盟』字,有人指出就是『肓』,理論是『眼不能視物謂之盲眼,故鼻塞不能臭聞氣味謂之盲鼻』。但本人以為是另有更合適的字―『齆』。早在隋代,宮廷太醫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已云:『鼻氣不宣調,故不知香臭,而為齆也。』當時已指『齆』為鼻塞、嗅覺失靈的病症。這種病症在古代已有記載,如北魏時代人崔鴻 《十六國春秋》中就曾載『王謨齆鼻,言不清暢』, 清代人褚人獲《堅瓠補集嘲齆鼻》中又有『一士齆鼻,開罪于友,戲作《西江月》嘲之。』另清末人胡祖德於其《滬諺外編三百六十行營業謠》有云:『臭豬頭肉無人吃,自有齆鼻頭阿二來作成。』此語明顯是『蔫豬頭仍有齆鼻菩薩』的另一版本。
或許有人說齆今國語讀法為weng,於讀音不合盟(meng)音。但基於語言學的發展而論,曾有學者提出今部份讀成w-聲母的字,在古代是讀m-聲母(古稱明/微兩聲母)。比如『文』今國語讀wen,但很多南方方言均讀作ven,粵方言則讀作men,表現了聲母由m->v->w 的發展過程。因此齆現在雖讀weng,但有可能原先是讀作meng。其實,早在魏晉南北朝的戰亂時期,大量北方人南遷的情況下,現今南方人的發音反而保留了上古(魏晉以前)及中古時代(隋唐)的讀音,而北方卻因戰亂頻繁,民族融和較劇烈,故發音演變亦密,早已難以保留古代讀音了。

2008-05-11 15:48:04 補充:
僅此修正:文中肓當作盲字


收錄日期: 2021-05-03 01:40: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8000051KK003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