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怎樣看天體,利用甚麼方法?

2008-05-08 3:35 am
以前的人怎樣看天體,利用甚麼方法?急!!!

回答 (2)

2008-05-12 8:54 pm
✔ 最佳答案
中國古人用圭表,渾儀(渾天儀),渾象(天體儀),水運儀象臺等等來看天體。




圭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準的圭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很早以前,人們發現房屋、樹木等物在太陽光照射下會投出影子,這些影子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向,則可知道時辰。後來,發現正午時的表影總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製成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與立表垂直,尺子的一頭連著表基,另一頭則伸向正北方向,這把用石板製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時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讀出表影的長度值。



  經過長期觀測,古人不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內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陽斜射,表影則最長。於是,古人就以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確定節氣和一年的長度。譬如,連續兩次測得表影的最長值,這兩次最長值相隔的天數,就是一年的時間長度,難怪我國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於365天多的數值。



  在現存的河南登封觀星臺上,40尺的高臺和128尺長的量天尺也是一個巨大的圭表。

  渾儀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在古代,“渾”字含有圓球的意義。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形狀像蛋殼,出現在天上的星星是鑲嵌在蛋殼上的彈丸,地球則是蛋黃,人們在這個蛋黃上測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這種觀測天體位置的儀器叫做“渾儀”。


  最初,渾儀的結構很簡單,只有三個圓環和一根金屬軸。最外面的那個圓環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叫做“子午環”;中間固定著的圓環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環”;最裏面的圓環可以繞金屬軸旋轉,叫做“赤經環”;赤經環與金屬軸相交于兩點,一點指向北天極,另一點指向南天極。在赤經環面上裝著一根望筒,可以繞赤經環中心轉動,用望筒對準某顆星星,然後,根據赤道環和赤經環上的刻度來確定該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後來,古人為了便於觀測太陽、行星和月球等天體,在渾儀內又添置了幾個圓環,也就是說環內再套環,使渾儀成為多種用途的天文觀測儀器。



天體儀,古稱“渾象”,是我國古代一種用於演示天象的儀器。我國古人很早就會製造這種儀器,它可以用來直觀、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運動規律,可以說天體儀是現代天球儀的直接祖先。北京古觀象臺上安置的天體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體儀,制于清康熙年間,重3850公斤。天體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空心銅球,球面上刻有縱橫交錯的網格,用於量度天體的具體位置;球面上凸出的小圓點代表天上的亮星,它們嚴格地按照亮星之間的相互位置標刻。



整個銅球可以繞一根金屬軸轉動,轉動一週代表一個晝夜,球面與金屬軸相交于兩點:北天極和南天極。兩個極點的指尖,固定在一個南北正立著的大圓環上,大圓環垂直地嵌入水準大圈的兩個缺口內,下面四根雕有龍頭的立柱支撐著水準大圈,托著整個天體儀。利用渾象,無論是白天還是陰天的夜晚,人們都可以隨時了解當時應該出現在天空的星空圖案。



  水運儀象臺是宋代蘇頌、韓公廉等人設計製造的一座大型天文儀器,它把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和報時裝置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是我國古代一項卓越的創造。水運儀象臺高約12米,寬約7米,呈下寬上窄的正方檯形,全部為木建築結構。全臺分為三部分,最上層是一個可以開閉屋頂的木屋,裏面放置一架銅制渾儀,用來觀測天象;中間部分是一間密室,放置渾象,可以隨時演示天象;最為有趣的是下面的報時裝置,在臺的南面可以看到五層木閣,每一層木閣裏都有報時的小木人,他們各司其職,根據不同的時刻,輪流出來報時。它的一套動力裝置“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

有趣的故事:

相傳在夏代的時候,中國就有了天文臺,那時候把它叫做「清臺」;商代叫做「神臺」;周代叫「靈臺」。從很早以前開始,中國的帝王就認為他們是上天之驕子,受命於天來統治天下,只有他們才有權知道上天的意旨。因此,只有天子所在的都城才有天文臺,「天子有靈臺,以觀天文,……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靈臺」。早期的靈臺不僅進行天文觀測,還是祭祀和每月初一舉行告朔儀式的地方。後來,隨著天文工作和祭祀活動日益擴大,靈臺成為專門進行天文觀測的場所,而祭祀和告朔則在社壇神廟和明堂進行。


- 神臺... = =
2008-05-08 4:07 am
用一個叫做"渾天儀"嘅工具。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17: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7000051KK021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