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推敲〔典 故〕一問

2008-05-08 1:03 am
推敲推敲〔典 故〕:有冇人可以卑我????(十點)

回答 (2)

2008-05-08 1:07 am
✔ 最佳答案
推敲一詞是我們在文中經常可以讀到的,它用來比喻寫文章,做事等經過反覆的思考,反覆的琢磨,這個詞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唐朝的是著名的詩人賈島,一次去探訪一位叫李凝的朋友,看到友人幽靜的居所使詩人觸景生情,即興賦詩一首,這便是後來流芳於世的《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但詩中「僧敲月下門」一句中的敲和推那個字用在這裡更適合呢。詩人始終無法決定。再回來的路上,賈島反覆誦吟,由於精神過於集中,面對鳴鑼開道,迎面而來的官轎竟不知避讓,直衝過去。家丁們把這個膽敢衝撞官轎的年輕人帶至轎前,聽候發落。原來這當官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聞名京城的大文人韓愈韓退之。問明緣由,韓愈不禁被這個年輕人嚴謹的求態度所感動。
  
韓愈略作沉思,道出自己的見解:「鳥宿池邊樹」點名了詩人是在夜間拜訪,從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這兩句可以看出這是主人幽靜的隱居之地。若用「推」字的話,則明顯帶有唐突擅闖之意了,這樣就顯得詩人不太禮貌,於所營造的主人居所的環境氛圍也不太切合。所以還是應該先敲門較為妥帖,因而用「敲」字更好。
  
一席話令賈島茅塞頓開,此後賈島便尊稱韓愈為自己的「一字師」。這則推敲的小故事也作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被後人世代流傳下來。
2017-02-12 11:20 am
唐朝時,有個讀書人,名叫賈島,他騎著一匹驢子前赴京考試,有天夜晚,踴經一座樹林,四周十他靜寂,林中有座寺院,在月色下,景色很優美。賈島有所感觸,詩興大發,吟出兩句非常得意的句子:「島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翌日上路,走了一段,他忽然覺得那第二句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妥當,因為既然在月里,寺門一定已經關上,那又怎麼能推得門呢?這在情理上是說不過去的。於是他想不如把「推」字改為「敲」字。不久,他又覺得「敲」字也滔當,因在那幽靜的月夜里,傳來一陣陣敲門聲,大煞風景了。結果,他無法取舍,就在驢背上做起手勢來,推一下,敲一下,看那個字適合。這時,正逢大尹(官名)韓愈路過,賈島不留神沒有回避,韓愈的左右侍者認為賈島衝犯朝廷官員,把他捉到韓愈面前。韓愈問他為什麼走路不小心,賈島知道他是當朝大文學家韓愈,便將自己苦思著「推」「敲」二字無漢取舍的經過向韓愈說了。韓愈聽了,想了一下,對賈島說:「我認為用敲字好些。」推敲推敲


收錄日期: 2021-04-19 01:02: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7000051KK014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