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推敲一詞是我們在文中經常可以讀到的,它用來比喻寫文章,做事等經過反覆的思考,反覆的琢磨,這個詞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唐朝的是著名的詩人賈島,一次去探訪一位叫李凝的朋友,看到友人幽靜的居所使詩人觸景生情,即興賦詩一首,這便是後來流芳於世的《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但詩中「僧敲月下門」一句中的敲和推那個字用在這裡更適合呢。詩人始終無法決定。再回來的路上,賈島反覆誦吟,由於精神過於集中,面對鳴鑼開道,迎面而來的官轎竟不知避讓,直衝過去。家丁們把這個膽敢衝撞官轎的年輕人帶至轎前,聽候發落。原來這當官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聞名京城的大文人韓愈韓退之。問明緣由,韓愈不禁被這個年輕人嚴謹的求態度所感動。
韓愈略作沉思,道出自己的見解:「鳥宿池邊樹」點名了詩人是在夜間拜訪,從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這兩句可以看出這是主人幽靜的隱居之地。若用「推」字的話,則明顯帶有唐突擅闖之意了,這樣就顯得詩人不太禮貌,於所營造的主人居所的環境氛圍也不太切合。所以還是應該先敲門較為妥帖,因而用「敲」字更好。
一席話令賈島茅塞頓開,此後賈島便尊稱韓愈為自己的「一字師」。這則推敲的小故事也作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被後人世代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