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因為古代「二」和「兩」是有特定意義的, 那些意義有減弱的時候,也有堅守的地方,漸漸形成現代的語法。
先秦人若要表示數目而專指成雙成對的,就用「兩」字,不專指成雙成對的用「二」字。數字大過二的就不成雙,十二、十有二都不會用「兩」。略舉數例。
《論語.子罕》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兩端,兩頭都是一樣的。)
《左傳.哀公二年》我兩靷將絕。(兩靷是纏束在馬胸部的皮帶,必為一雙的。)
《莊子.人間世》五管在上,兩髀為脇。(兩髀自然是一樣的。)
《戰國策.趙策》願君堅塞兩耳。
《詩經.齊風.南山》葛屨五兩,冠綏雙止。(葛屨五兩,即是草鞋五對,「兩」是個量詞)
到了漢代以後「兩」「二」的範圍開始交錯起來,數詞的「兩」字不太計較是否成雙成對,「兩」「二」漸次混同。
先秦《易經.說卦》參天兩地而倚數。
漢代《難蜀父老》參天貳地。(貳同二)
《漢書.趙充國傳》今恐二郡兵少
《漢書.辛慶忌傳》大將軍鳳蔗慶忌前在兩郡著功迹。
到了元未明初時,個位數數詞的「兩」佔據了「二」的地位,《水滸傳》罕有用「二個」,大多數用「兩個」,《三國演義》全書只有「兩個」而沒有「二個」。那個時代的漢語已近乎現代漢語了。
現代漢語,凡個位數才用「兩」,而「二」已被淘汰。凡數詞大於二的,都不再成雙成對,故不用「兩」,十二、一百零二等。
「一、二、三、四…」
「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史記.陳丞相世家》於是孝文帝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為左丞相,位次第二。
這些是序詞,序詞的「二」和「第二」完全沒有成雙的意思,它們是獨立的,所以一直以來都不會以「兩」代「二」。
「兩級」兼指「一級」和「二級」,是成雙的,所以用「兩」。
「二級」是獨立的,所以用「二」。
先秦的「兩」字還會用於一些抽象的意義上。本來獨一無二的事物,在假設情況下,以兩個並稱,就用「兩」;或兩件事物處在同一情況之一下,「兩」字作為動詞的前置修飾語。
《左傳.桓公十八年》並后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假設情況)
《荀子.勸學》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假設情況)
《莊子.外物》不如兩忘而閉其所譽。(動詞前的修飾語)
《荀子.禮論》故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動詞前的修飾語)
後來的成語都保存這種語法,如「兩全其美」、「兩敗俱傷」、「勢不兩立」等。
總結
個位數數詞,因「兩」字,本來就有成雙成對之意,但後來濫作「一雙」、「兩個」之用,逐漸取代了「二」的地位,而「二」字保留在序詞和多位數數詞之中,自然形成一種文字分工。
多位數數詞,凡大過二就不會是成雙成對,所以從來不用「兩」,而用「二」。
序詞,每個序詞都是獨立的,沒有成雙成對之意,所以從來不用「兩」,而用「二」。
動詞的前置修飾語用「兩」,是古代語法,現殘留在一些不自由組合的詞語中。
2008-05-05 22:44:42 補充:
更正「多位數數詞」的解釋:
應該說,凡數詞不等於二就不會是成雙成對,所以從來不用「兩」,而用「二」。
因為「零點二」也不是成雙成對,所以不說「兩」。
古代分數中,分母有時會刻意寫一個有別於一般數詞的,如:
《孟子.滕文公上》其實皆什一也。(什一,即十分一)
《左傳.隱公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也有版本作三)
《左傳.成公七年》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徧兩之一焉。(古代分母可寫成兩,這是例外)
2008-05-09 17:45:30 補充:
實在抱歉,又有更正。(原文有些術語給我略去了,個人補充的卻有點不當,慚愧。)
我說得好像先秦的「二」和「兩」的界限是對立的,不對。應該說,「兩」字總是用於成雙的、行為一致的事物,用法有點像現在的「雙」、「兩個都」;「二」字是單純的數詞,不是不可用於對稱的事物,用法相若於現在的「兩個」。所以「二端」、「二手」、「二耳」之類說法還是有的,只是不如「兩端」、「兩手」、「兩耳」之類說法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