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捕蠅草為何要捕食昆蟲~唔該哂

2008-05-05 3:54 am
有冇人知點解捕蠅草要捕食昆蟲??
知既唔該答我...thx哂
唔該哂

回答 (2)

2008-05-05 4:19 am
✔ 最佳答案
捕蠅草是原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為Dionaea muscipula。據說因為葉片邊緣會有規則狀的刺毛,那種感覺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般[1],所以英文名稱為Venus Flytrap,意思是「維納斯的捕蟲陷阱」。中文及日文對捕蠅草還有「蒼蠅的地獄」[2](ハエジゴク)[3]這個別名。其主要特徵就是能夠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這是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蟲植物之一,在茅膏菜科捕蟲草屬中僅此一種[4]。
捕蠅草具有捕食昆蟲的習性,一般這類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或是「肉食植物」(Carnivorous plant)。如上述,捕蠅草的捕食器官就是其葉子的部份。[1]這類食蟲植物大多是生長在養份比較貧瘠的溼地,為了補充不足的養份,尤其是氮與磷酸,所以藉由特殊演化而來的構造,捕食昆蟲消化其養份。[7]
食蟲的習性具體來說分別有以下四大步驟:[1]

引誘昆蟲
捕捉昆蟲
利用消化液來分解與吸收
利用吸收到的養份來維持生長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食蟲植物都是經過如此完整的過程,例如有些同類型的植物並不分泌出消化液,而是藉由各種微生物來分解後吸取養份的。而捕蠅草在這個部份屬於比較高等,具備相當完整過程的食蟲植物。
捕蠅草的葉緣部份含有蜜腺,會分泌出蜜汁來引誘昆蟲靠近。當昆蟲進入葉面部份時,碰觸到屬於感應器官的感覺毛兩次,兩瓣的葉就會很迅速的合起來。生長於葉緣上的刺毛是屬於多細胞突出物,沒有彎曲的功能。當葉子很快速的閉合將昆蟲夾住時,刺毛就會緊緊相扣的交互咬合,其目的就是防止昆蟲脫逃。[8]
當捕獲到昆蟲被兩辦葉片給夾住後而無法掙脫,昆蟲在掙扎的過程中葉片會越夾越緊直到幾乎密閉的狀態[1],這時兩片葉瓣內側密集的內腺體會分泌出消化液,利用這些消化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將昆蟲的蛋白質分解成以氮、氧、碳、氫為主,還可能包括其他元素構成的胺基酸並進行吸收。一般大約四天左右能分解完成並吸收較易消化的部份,之後再繼續吸收剩餘的氮、磷以及其它各種所需的微量元素[9]。這些養份都吸收完畢之後,葉瓣就會再度打開,全部時間大約需花5-10天的程度,這時昆蟲只剩下由幾丁質組成的空殼殘骸。
不過捕蠅草並無法分辨出所捕獲之物的大小,有時也可能捕獲到與葉片大小差不多的獲物,例如小型青蛙或是長腳蜂之類。這時往往會造成來不及分解吸收,而獲物自體就先腐敗,所以葉片就會出現像食物中毒一般而枯萎。另外,每個葉片大約可以捕捉3-4次,超過這個次數葉子就會漸漸枯萎。[1]
參考: wikipedia
2008-05-09 3:42 am
捕蠅草的捕蟲機制


  捕蠅草的捕蟲過程大概是所有食蟲植物之中最為奇特,捕蟲機制最為複雜。捕蠅草的捕食構造是為由一左右對稱的葉片所形成的夾子,這個夾子狀的構造是由葉子特化而來的,至於連接捕蟲器那個葉片狀的構造是葉柄。捕蟲夾上的外緣排列著刺狀的毛,乍看之下很銳利,會刺人,但其實這些毛很軟。這些毛的功能是用來防止被捕的昆蟲逃脫。當捕蟲夾夾到昆蟲時,這些夾子兩端的毛正好交錯,而成為一個牢籠,使蟲無法逃走。捕蟲夾內側呈現紅色,仔細觀查會發現上面覆滿許多微小的紅點,這些紅點就是捕蠅草的消化腺體。在捕蟲夾內側可見到三對細毛,這細毛便是捕蠅草的感覺毛,用來偵測昆蟲是否走到適合捕捉的位置。大多數的捕蟲器只帶有三對感覺毛,但也可能產生多出一根到數根感覺毛的捕蟲器。

  捕蟲夾的閉合是一個精確的控制過程,此過程最初是在昆蟲碰到位於夾子上的感覺毛時開始的。引起閉合的條件為一個捕蟲器中,任意一根感覺毛被觸碰到兩次,或是分別觸碰到兩根感覺毛。觸碰感覺毛的時間間隔對於閉合有決定性的影響:假如兩次的觸碰間隔在20到30秒內則能閉合,超過這段時間則需要有第三次成功的刺激才會閉合。捕蟲器需要兩次的刺激,為的是確認昆蟲已經走到適當的位置。當捕蟲器受到第一次的刺激時,此時昆蟲只是稍微走入捕蟲器;若捕蟲器現在就閉起來,只不過夾住昆蟲的一部分,那麼昆蟲能夠逃脫的機會便很大。當捕蟲器受到第二次的刺激時,此時昆蟲差不多也走到捕蟲器的裡面,這時閉起的捕蟲器便能將昆蟲確實地抓住,關在捕蟲器之中。

  捕蟲的訊號並非直接由感覺毛所提供。在感覺毛的基部有一個膨大的部分,裡面含有一群感覺細胞。感覺毛的作用有如槓桿,昆蟲推動了感覺毛,使得感覺毛壓迫感覺細胞,感覺細胞便會發出一股微弱的電流,去通告捕蟲器上所有的細胞。由於電流會四散向整個捕蟲夾,所以引發閉合並不需要觸碰同一根感覺毛,只要在同一捕蟲夾中任兩根感覺毛發出電流,便能引發閉合運動。當然,感覺毛所發出的電流僅影響其所在的捕蟲夾,不會干擾到同一植株上其他捕蟲夾的運作。

在受到刺激之前,捕蟲夾呈60度角張開著,當受到昆蟲刺激時,捕蟲夾以其葉脈為軸而閉合。捕蟲夾的閉合與捕蟲夾上的細胞膨脹有關。當捕蟲夾上的細胞得到感覺細胞所發出的電流,其外側的細胞便快速膨脹,使得捕蟲器向內彎,因而閉合。

  閉合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夾子快速關閉,以便捕到昆蟲,此時捕蟲夾只是夾住昆蟲而已;第二階段,捕蟲夾向內收縮,以便使捕蟲夾的內側能夠儘量貼近昆蟲,這時,捕蟲器已經完全緊閉,不留一點縫隙。之後,夾子關閉數天到十數天,此時昆蟲被分佈於捕蟲器上的腺體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昆蟲被消化完後,捕蟲器會再度打開,等待下一個獵物;剩下無法被消化掉的昆蟲外殼,便被風雨所帶走。

  閉合過程的第二階段須要昆蟲的掙扎才能進行,因為這樣才代表捕蟲器所捉到的確實是昆蟲,是活的獵物。捕蠅草有時會誤捉到枯枝、落葉,如果少了這項確認機制,必然會將養分浪費在消化無法消化掉的雜物上。若捕蟲器誤捉到雜物,只要沒有持續的刺激,在數小時之後便會重新打開捕蟲器,等待下一個獵物。

http://www.cp-essay.com/wond/dionaea/dionaea.htm

請問捕蠅草為何要捕食昆蟲~唔該哂
參考: 天之心


收錄日期: 2021-04-27 15:49: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4000051KK028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