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家 主 席 胡 錦 濤 祝 賀 北 大 建 校 110 周 年 - 我 想 知 它 的 成 長 過 程 ?

2008-05-04 5:01 pm
國 家 主 席 胡 錦 濤 到 北 京 大 學 考 察 , 祝 賀 建 校 110 周 年 。 他 發 言 時 勉 勵 學 生 , 把 愛 國 熱 情 轉 化 為 立 足 崗 位 、 刻 苦 學 習 、 發 奮 工 作 、 支 持 奧 運 的 實 際 行 動 , 倍 加 珍 惜 國 家 安 定 團 結 的 局 面 , 自 覺 維 護 社 會 穩 定 , 維 護 國 家 利 益 。
北 京 大 學 是 五 四 運 動 發 源 地 , 中 國 共 產 黨 早 期 一 些 活 動 都 在 這 裡 舉 行 。 胡 錦 濤 參 觀 了 校 史 館 、 圖 書 館 、 考 古 與 藝 術 博 物 館 、 生 命 科 學 學 院 等 設 施 , 又 到 學 生 宿 舍 , 與 外 國 留 學 生 傾 談 。
胡 錦 濤 在 交 流 中 心 與 師 生 座 談 , 希 望 北 大 加 快 推 進 創 建 世 界 一 流 大 學 的 步 伐 。
他 又 勉 勵 學 生 造 就 高 質 素 人 才 、 創 造 一 流 學 術 成 果 以 及 培 育 優 良 校 風 。

國 家 主 席 胡 錦 濤
祝 賀 北 大 建 校 110 周 年 -
我 想 知 它 的 成 長 過 程 ?

回答 (1)

2008-05-10 2:56 am
✔ 最佳答案
校史
北京大學,初名「京師大學堂」,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建立,最初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的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有人用「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來評價北大的歷史地位。

京師大學堂
1898年戊戌變法,經光緒皇帝下詔,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東街(原馬神廟)和沙灘(故宮東北)紅樓(現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許景澄任中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W. A. P. Martin)任西學總教習。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學。
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京師大學堂遭受破壞。1902年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恢復。吏部尚書張百熙任管學大臣。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嚴復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和副總辦。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併入大學堂。1904年選派首批47名學生出國留學。
自國子監和科舉制度取消、京師大學堂成立以後,京師大學堂即成為中國唯一官方最高學府和官方教育行政機構,加上各方最優秀之士子大部份均投身京師大學堂,從職能、學統等方面均顯示出京師大學堂與國子監之間的傳承,因此不少學者皆認為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是中國太學的唯一正統繼承者。1948年,胡適在《北京大學五十周年》一文中說:「我曾說過,北京大學是歷代的『太學』的正式繼承者」。除胡適之外,馮友蘭、任繼愈、周培源、季羨林、蕭超然等學者教授也曾經表示同意北大「太學淵源」之說,甚至有人提出北大的校史應當提前一、兩千年。
而北大中文系陳平原教授則曾在《北大校史:怎樣溯源?》中反對北大「太學淵源」之說,認為京師大學堂並非由國子監改組而成,不是直接承繼自國子監。

國立北京大學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8/Cai_Yuanpei_2.jpg/180px-Cai_Yuanpei_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任北大校長時的蔡元培
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嚴復出任校長。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使得北京大學思想解放,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魯迅、 胡適等一批重要的歷史人物都曾在此時期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2],北大因而成為開風氣之先的「新文化運動」中心和多種社會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學是中國共產主義思想的重要發源地和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學教授「南陳北李」相約分別在南方和北方籌建中國共產黨,陳獨秀當選為第一屆中共中央總書記,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的毛澤東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長期作為中共實際的領袖人物。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往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初再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抗日戰爭勝利後,北京大學復員北京,於1946年10月正式復校,胡適出任校長,整合了北平大學醫學院、農學院以及北洋工學院在北平的部分師資和學生。
由於國內局勢動盪,教育界亦不穩定。民國時期,不少大學被(一次或多次)排除在國立大學之外,但北京大學卻一直維持著國立大學的地位,甚至曾是全中國惟一的國立大學,包括1912年至1916年間和五四運動期間。

北京大學(整併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於1952年對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文理科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學院機、電、土、建4系合併到清華大學,化工系合併到天津大學,農學院、醫學院、政法專業等脫離北京大學,或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併入其他相關院校。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遷校址於原燕京大學校址,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中國各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後,在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大學啟動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北京醫科大學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部。
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併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95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
北京大學號稱保持「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百餘年來,北大校園中人文淵藪,英才輩出,為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據統計,北大校友中,已有吳文俊、王選、黃昆等三人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僅五人),12人成為中國「兩彈一星」的元勛,近500人當選兩院院士,北大的畢業生和教師為我國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工程技術及國防事業、文化事業的發展做了奠基性和開拓性的貢獻,北京大學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有中國的哈佛之稱。


收錄日期: 2021-04-22 22:37: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4000051KK005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