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投資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2008-05-04 9:25 am
相關問題: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3000050KK00304
更新1:

10. 應否投資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的功能: 現今市場系統設計的衍生工具產品日漸繁多,名目各有不同,功能卻大同小異; 除了涉及「權限」此因素外,還具備對沖風險、鎖定利潤的功能; 例如:因手持的股票上升而錄得帳面利潤時,可以購入相關的認沽證,以鎖定利潤; 或是投資組合是針對某類成份的股票而建立,則亦可以在該等成份指數的衍生工具,作出對沖風險的部署; 當然,其中亦涉及相關衍生工具的發行商之作風公正與否,才能獲取到因波動而產生正比例之利潤; 衍生工具的交投量佔現今市場成交的份額,日益膨脹,市場焦點亦越來越集中其身上; 故發行商在設計相關產品上,須絞盡腦汁,爭奪市場的份額,致種類日益繁多,五花八門; 而其中利害因素必離不開生衍生工具條件內,涉於行使價、槓桿比、到期日……等等能直接影響投資者利益的權限; 誠然,在一個理想化的預計下,即在非常時期,發行商有盡公義維持其發行的衍生工具之供求,亦即是發行商按衍生工具內的條件,隨相關資產的升跌,按比例以公平價值扮演交收角色,則衍生工具無疑是一項具有放大利潤或折損機際的投資項目; 雖然,某些反對聲音中,不認同衍生工具是包含着固有資產價值,但是,在宏觀經濟理論的領域上,「權限」此項無形資產向來不被忽視;反之,在經濟漸趨一體化,地域彊界愈見無形的情況下,「權限」必然將能與實物資產,分庭抗禮; 此項論據可以在現今市場上,衍生工具足以左右有形資產的價值之實況上,獲得肯定; 同時,「權限」涉及的種類,亦越來越多,無論金屬、穀物、地產、能源、貨幣、證券、融資……甚至乎廢氣排放量無一不將「權限」此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彰顯出來; 故此,作為一個有遠見的投資者,儘管未嘗探討過「權限」所引伸出來的利弊,都應開始注視,免致與市場脫節,喪失敏銳觸角; 至於衍生工具的槓桿效應,則大部份與(O.P.M)不同,並不涉及預計的應償債務,而着眼點是放在投入的成本按衍生工具的條件引伸出來的利益與折損; 當然,在部份衍生工具採用按金制度的條件下,市況波動帶來的折損往往可以越過所付出的按金數額,故可引致到俗語所稱的「補倉」;但追加按金並不等同一項預計的應償債務,只可視為一項預計的應償折損,但此亦為投資者常混淆及忽略的重點; 部份投資者因誤解應償折損的定義,而視衍生工具如猛虎,從不沾手; 但部份投資者則忽略應償折損的威力,而將衍生工具「以小博大」的功能大幅度美化,並視如蜜糖,終日眷戀; 上述兩種觀念,都是投資衍生工具之大忌; 一則誤解之餘,既與市場脫節,也少了一項賺錢渠道; 二則混淆之餘,被槓桿放大後的折損吞噬但卻重滔覆轍; 故此,在跳入此較深層次的投資領域前,必先充份了解相關利害,及衍生工具條款引伸出來的風險,包括但不限於行使價、到期日、槓桿比、溢價……等; 誠然,亦須具備更高層次的心理狀態,在進退上帶有正確的判斷;另外,在退一步的層面上,衍生工具對沖風險的功能,是值得詳加探討及運用; 大如企業中本業上應用的原料、能源、交收貨幣等; 小至各類期權、指數合約、認購或認沽股證等; 總而言之,HEQ研究小組認同具備高層次的「+HEQ」投資者參予衍生工具的交易,是現今經濟體系另一致勝法門。 HEQ投資心理學

回答 (1)

2016-02-27 8:53 pm
世界頂尖知名品牌
富祥二元期權交易平台 fx77.tw

二元期權教學二元期權策略
外匯期權,股票期權,外幣期權

至尊娛樂城遊戲幣買賣


收錄日期: 2021-04-29 20:12: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4000050KK002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