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亨利摩爾(Henry Moore 1898-1986)現代雕塑家,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生於 1898 年英格蘭約克郡一個多子女的礦工家庭。1909 年入當地的文法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參了軍,1917 年夏去法國作戰,因中毒氣而回國治療,1919 年 2 月退伍。同年,考入里茲藝術學校,獲得了皇家美術學院獎金。他於1921 年 9 月赴倫敦,接收嚴格的古典雕刻訓練,兩年後,取得學位證書,第三年又當上研究生,開始對古埃及、埃特魯斯坎、墨西哥和非洲的雕刻產生強烈的興趣。1923 年初訪問巴黎,後又去義大利,深深為中世紀宗教雕刻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傑作所吸引。 1925 年起,他一直在美術學院當教師,直至 1939 年。此後他放棄教職,住在倫敦郊區,從事職業雕塑創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身為戰時藝術家,創作並描繪了戰時防空洞的許多素描。1948 年,獲威尼斯國際雕刻獎。從此,他的雕塑聲譽蜚聲海內外。晚年更獲得了牛津、哈佛、劍橋等大學的名譽學位和英國最高級的功勳勳章。
1986年亨利摩爾卒於英國穆克哈漢 家庭,,終年八十八歲。
亨利摩爾(Henry Moore)的作品藝術特色
1 亨利摩爾(Henry Moore)年輕時,很崇拜現代派雕塑家布朗庫西和畢卡索等人,曾竭力追求構成主義的思考方式,一度還對超現實主義的潛意識表現發生興趣。
2 他從觀察自然界有機形體,如甲殼、骨骼、石塊、樹根等,中領悟空間、形態的虛實關係,自然力賦予形態的影響等等,所以其作品有不少常有那些洞貫穿其間,摩爾寫道:「第一次把石頭穿一個洞,給我很大的啟示。」洞把兩面連貫起來,使之立刻成為三面體。呈現這種自然造型和符合自然力的法則亦成了他的作品特色之一。
3亨利摩爾認為「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生氣勃勃的活力。這是人民對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現。」所以在他的創作中,首先追求物體的質感,保留材料本來的美質。他寧肯要求一件雕刻作品像一塊「有生命」的石頭或樹幹,而不要求它們完全像一個有生命的人。
4 摩爾在藝術上的拓展主要體現在空間的連貫性方面。他從空洞、薄殼、套疊、穿插等等手法中把人物的因素大膽而自由地異化為有韻律、有節奏的空間形態。
5 隨著不同風格的發展, 亨利摩爾的作品亦湧現更多的視覺效果,和帶給人們更多不同的感受。言種風格與他認為雕塑作品不但可給人觀看,更應容許人們直接接觸有關,他贊成用手摸、用腳踏、用身擠、讓觀賞者全身感受雕像的整體美。所以形成他的作品可放於自然中在不同光下觀看的效果.
作 品 一 《皇帝與皇后》(King and Queen) 高約164cm 青銅
圖片參考:
http://www.henry-moore-fdn.co.uk/images/lh350.2_0.jpg
作品為一戶外雕塑,在大自然不同強弱及不同照射角度的光線下,湧現更多的視覺效果,和帶給人們更多不同的感受。可給人觀看,直接接觸,用手摸、用腳踏、用身擠、觀賞者可全身感受雕像的整體美。
作品二《斜倚像》,大理石雕像,長512厘米,高約 240 厘米, 1957年,現放置于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入口前。
圖片參考:
http://www.henry-moore-fdn.co.uk/images/lh416.4_0.jpg
雕像使用了大理石,白色的石質與後面大樓的部分白顏色相呼應,使作品與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石像的頭部高昂,目略偏斜,眼睛的造型雖然相對簡單,但也絕非輕率雕刻而成。這一雙眼睛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整個石雕人像精神面貌的基調。 作品在完成後,深受公眾的好評。
作品三 不對稱的自然法則
圖片參考:
http://www.omni.com.tw/artist/moore/four_piece_composition.jpg
作品呈現大自然中不對稱法則,表現物體的質感,保留材料本來的美質。作品猶如一塊“有生命”的石頭。
作品四 《斜倚像》(Recumbent Figure) 1938年 長139.7cm 現存倫敦Tate Gallery
圖片參考:
http://www.henry-moore-fdn.co.uk/images/lh191_0.jpg
相近的模式漸成了他畢生的創作方向,由此而衍生了更多不
同風格及表現形式之《斜倚像》。圖中所見的《斜倚像》是
用一種石質疏鬆,表面有許多氣孔的大理石雕成。它的半抽
象造型極為簡潔,石像長二公尺多,身上鑿了兩個空洞。空
洞的形成是基於人體骨骼的結構因姿勢而產生的。空洞一方
面有助於擴大雕像的內在張力,使觀賞者感受到人體的自然
構成,另方面亦可顯示雕像與空間的關係。
作品見
http://www.henry-moore-fdn.co.uk/matrix_engine/content.php?page_id=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