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o既故事

2008-05-04 6:39 am
我想問有咩o既故事係關於三國時代架??
仲有要講晒成個故事出黎架...
最好俾三個啦...

回答 (6)

2008-05-04 6:45 am
✔ 最佳答案
過五關斬六將啦
講關羽離開曹操之後,俾曹操為難,派左五關六將阻攔佢,關羽之後憑一己之力,過左難關。

桃園結義啦
劉、關、張三兄弟見到當時黃巾起義,社會日敗,於是結義,決定一齊救國。

孔明借箭啦

周瑜要殺孔明,命佢十日內造十萬箭,孔明知道三日後會有大霧,於是受命三日內完成,結果三日後籌得十萬箭。
參考: ME
2008-05-15 6:59 am
樓上的人兄說得非常對,諸葛亮曾經相信言過其實的馬謖,又否決魏延的子午谷奇襲,五次北皆失敗(演義六次)。但諸葛亮曾制定蜀科,這點是無可否認的。
2008-05-15 6:31 am
候選編號 002的過5關斬6將和諸葛亮借箭是假的,沒有過5關斬6將,只是虛構,諸葛亮借箭是假的,事實上是孫權借箭,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是神通廣大,他只是內政處理得比較好,諸葛亮用人方面也比較差。
2008-05-11 3:06 pm
關羽(?-219年),約生於東漢桓帝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東漢末年劉備的重要將領,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簡稱關帝君、關帝。佛教界一般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民間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是結義兄弟,關羽排行第二,俗稱其為關老爺、關二爺、關二哥等等。



追隨劉備



關羽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184年),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擔任劉備的貼身衛士。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被封為平原國相,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當劉備坐下時,關、張二人更不辭辛勞隨身守護。
2008-05-04 7:06 am
既然閣下是選擇「中國史」的話,那我就舉出三個在歷史上出現過的三國歷史故事

一:關羽報效曹操

「建 安 五 年 , 曹 公 東 征 , 先 主 奔 袁 紹 。曹 公 禽 羽 以 歸 , 拜 為 偏 將 軍 , 禮 之 甚 厚 。 紹 遣 大 將 ( 軍 ) 顏 良 攻 東 郡 太 守 劉 延 於 白 馬 , 曹 公 使 張 遼 及 羽 為 先 鋒 擊 之 。 羽 望 見 良 麾 蓋 , 策 馬 刺 良 於 萬 眾 之 中 , 斬 其 首 還 , 紹 諸 將 莫 能 當 者 , 遂 解 白 馬 圍 。 曹 公 即 表 封 羽 為 漢 壽 亭 侯 。 初 ,曹 公 壯 羽 為 人 , 而 察 其 心 神 無 久 留 之 意 , 謂 張 遼 曰 : 『卿 試 以 情 問 之 。 』 既 而 遼 以 問 羽 , 羽 歎 曰 : 『 吾 極 知 曹 公 待 我 厚 , 然 吾 受 劉 將 軍 厚 恩 , 誓 以 共 死 , 不 可 背 之 。吾 終 不 留 , 吾 要 當 立 效 以 報 曹 公 乃 去 。 』 遼 以 羽 言 報 曹 公 , 曹 公 義 之 。 及 羽 殺 顏 良 , 曹 公 知 其 必 去 , 重 加 賞 賜 。 羽 盡 封 其 所 賜 , 拜 書 告 辭 , 而 奔 先 主 於 袁 軍。 」

翻譯: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撤退,投靠了袁紹。但關羽卻被曹操所擒,關羽降曹,被加官為偏將軍,曹操亦待關羽甚好。袁紹派遣其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命張遼及關羽作先鋒擊顏良。關羽見顏良表現異常英勇,向良挑戰,策馬便一槍刺良在歜多敵軍之中,斬其首而還,袁紹的手下無一個能擋關羽,便解白馬圍。曹操即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曹操佩服關羽為人,但觀察到關羽無久留的意思,便叫張遼「以情」問關羽。張遼問後,關羽歎息一下,答:「我極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 誓 以 共 死 ,不可以背叛劉備。吾最終亦不會留下,我要立功報答曹公才離去。」張遼照樣告訴曹操,曹操覺得關羽為人有義。關羽殺顏良,曹操知到關羽一定會走,重加賞賜。關羽拒絕所有曹操所賜給他的,以書告辭,而奔向劉備於袁紹大軍。曹操左右的手下想追關羽,曹操說:「我各為我們的主公,不要追了。」

2008-05-03 23:07:45 補充:
文言文漏了一句:左 右 欲 追 之 , 曹 公 曰 : 「 彼 各 為 其 主 , 勿 追 也 。 」

2008-05-15 06:59:00 補充:
基本上候選編號 002, 候選編號 004亦非正史, 一無桃園結義, 二無過五關斬六將, 三無孔明借箭。如果發問者只想要非正史的故事, 那我亦無話可說囉 !

樓上補充 : 孫權借箭亦有可能非真實,

裴松之的《三國志》
「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
2008-05-04 6:42 am
三國(狹義220年或229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這個分裂割據的時期出現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國家。
東漢末期,184年黃巾之亂後,由於中央朝廷衰弱,各地軍閥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並擊敗多股勢力。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對袁紹獲得決定性勝利,最後於208年前基本掌控了中國北方。但他在208年的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後,其子曹丕逼迫東漢獻帝禪讓,東漢滅亡,進入三國時期。曹丕定國號為「魏」,史稱曹魏。221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自立為帝,國號繼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然而為了荊州問題雙方發生多次糾紛與戰爭,最後至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告終,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於223年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並接掌蜀漢大權的諸葛亮同年遣使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才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吳」,史稱孫吳。三國的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一手掌控。263年曹魏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265年,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最後西晉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據守江南的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西晉時期。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有不同見解,一般認為可分為狹義及廣義。狹義一般為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為184年東漢黃巾之亂開始,基本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開始分裂。該時期的結束為280年孫吳亡於西晉為止。從前者觀點看來,當東漢於220年滅亡後,三國時期即開始[1][2][3][4]。然而,歷史學家在歷史研究方面往往會注重三國鼎立的成因。[1]自州牧制度建立後,東漢已走向分裂,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的雛型已形成。所以將最早到184年-189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而加以討論[5][6][7]。例如由西晉陳壽編撰的《三國志》就以184年東漢黃巾之亂為起頭。還有清代趙翼、民國黎東方、當代葛劍雄、易中天等也是[8][9][5]。其他認定開始的時間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1];208年赤壁之戰後;229年孫權稱帝建國孫吳。


收錄日期: 2021-04-19 17:06: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3000051KK032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