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究竟係中國或英國兩方要承擔較大的責任?

2008-05-04 1:42 am
請根據史實評論!

詳細...感激萬分^^

回答 (4)

2008-05-04 3:59 am
✔ 最佳答案
中國時的清朝對外採取閉關自守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禁且外國人與中國人接觸,只設廣州作為唯一對外通商的港口,而因為中國閉關自守的政策,令當時英國無法使商品在中國暢銷,造成對華貿易的最期虧損,所以英國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以賺取暴利,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並使當地人民吸食鴉片,嚴重地危害國計民生。
公元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遣大臣林則徐到廣州禁煙.林則徐下令銷毀英國遊口的大批鴉片.結果英國不滿,英國政府便和國會決定用搶砲打開中國的大門,並在1840年引發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1840年,引起中英鴉片戰爭,次年一月,一支英軍在港島西北部登陸,自行宣佈佔領香港.到了1842年8月,英軍進逼南京城,清廷派遣議和代表,與英國.代表砵甸乍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並規定清廷須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
北京條約

1856年,英國與法國聯合侵略中國,造成英法聯軍之役.到了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城,清廷議和的代表和英國簽訂北京條約,根據該約,中國被迫將今天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分(包括昂船州在內)割讓給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1898年6月,兩國代表於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條約規定英國可租借新界,為期99年,直至1997年6月30日止


另外當時貿易跟鴉片是英國獲利的最大來源,當然一定要不管一切鞏固這個財源,不同的時代都是一樣有強國跟弱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只是弱國也有能力去掐到強國的痛處,可惜是往往弱國的領導團都是為私利不顧國家利益,強國就是抓住這點,滿清怕政權不保而輕易求合,英國為了國家利益,滿清為了繼續掌政,最後只有苦了人民。

其實雙方都有一定的責任。
2008-05-07 4:21 pm
鴉片戰爭中負較大責任的,應該是想以戰爭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無知的,無戰爭意識的,或是被欺凌的。

如果有人認為清朝所負責任較大,那麼中國最近的軍力備受批評,就完全沒有理由的了。反而美國的國防部最近某要人的發表,來得使人信服:他說「中國的清末,受歐美軍力蹂躪,(誤信)軍力即國家力量。所以今日中國的軍力發展,與其經濟力量並行,也是無可厚非的了。」我把「誤信」兩字用括號括起來,是因他的論調到此是錯了。軍力對中國而言,或是對任何國家而言,確是國力一重要部份。

我認為今天的觀念應有所改變了。今天的軍國主義,即在書本中所討論的 militarism,應是被壓制了。我認為以 Iraq 為例,它明明是軍力有所不及了,它受到很大的傷亡,它是被欺凌者。如果有評論,認為它給所謂聯軍入侵,應負最大責任,能使人信服嗎?

如果認為當日中國的清末,應負最大責任,我認為是殖民地教育所致。但葉錫恩當日剪報,寄給英國的鐵娘子首相,力言香港的英治不當,也對香港於 1997年的回歸,有正面影響的吧!如果當日清末要負任何責任,那是它忘記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教訓。清朝要完全負任的,應是把林則徐屈死異鄉的史實呢!
2008-05-04 2:27 am
我認為是中方負上最大責任。











首先,中國皇帝自大狂妄,以為中國地大物博就不用跟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固步自封,還以天朝自居。乾隆等帝更以禮儀為由,要求外國使者向他們進利行跪對之禮,文化存在差異。令英國懷恨在心。











其次,中國皇帝關閉所有港口,令到中英貿易逆差不斷增加。英國商人損失慘重,這成入超,貨品滯銷。中國並無太多英國物品進入本國,危害英國本身經濟。











接著,中國依然固我,保守自封,對英國新奇物品不接納,造成英國要輸入鴉片以轉變貿易逆差。











最後,當時中國人見識短視。英國當時已進行了工業革命,經濟起飛,進入新時代,但中國人仍不知道,打杖還用刀劍,見識短視,並未追上潮流。一旦中國追上潮流,中國就會強大,那麼英國就不用攻打中國以取更多資源。當時的中國人仍不知英國在那裡,亦不知道什麼是工業革命。











由此觀之,中方的責任較大。
2008-05-04 2:10 am
當時中國的茶葉與陶瓷都是西方人心目中有地位的象徵,因此英國大量入口茶葉與陶瓷,使到英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不斷增加,英國人知道如果這樣一直下去,英國就越來越窮,中國就越來越有錢,在初期英國人本希望中國開放關口,不過清朝皇帝除了康熙之外,個個都不喜歡所謂的西洋玩意,有些更是厭惡,所以失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所以英國才想出對中國輸入鴉片.
歷史就係咁樣,都係留番比你自己評價好啦!



收錄日期: 2021-04-21 15:34: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3000051KK021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