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精神分裂症為一種慢性功能性精神疾病,所表現的異常疾狀涵蓋了思考、認知、語言、判斷力及行為等方面。學者曾以正向性與負向性症狀對此疾病作分類。在治療精神病症的藥物中,以chlorpromazine最具代表性,早於1952年即被應用於臨床治療,可緩解病患的正向性症狀。然而chlorpromazine及一般所謂的「典型」抗精神病劑有其治療上的負面影響,包括運動功能障礙(如錐體外徑症狀)、血中泌乳激素濃度上昇、鎮靜作用、性功能減弱、甚至造成極少發生卻可能致命的神經系統惡性症候群;另一方面, 「典型」抗精神病劑對負向性症狀療效有限。相較之下,「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的治療範圍較廣、副作用較少。無疑地,未來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將由「非典型」抗精神病劑取代「典型」抗精神病劑。關於「非典型」抗精神病劑彼此間在臨床上的差異有待更多研究證實,目前則由安全性、有效性、藥品費用作為選擇的依據。(關鍵字:精神分裂症,正向性症狀,負向性症狀,典型抗精神病劑,非典型抗精神病劑)。
前言
精神分裂症乃是一種功能性精神疾病(functional psychosis),為發病後持續而廣泛的嚴重心理障礙所引起之特殊症狀,包括思考、知覺、情緒、行為等各方面,終生患病率(lifetime prevalence)約佔人口0.85%,通常發病於青春期至中年早期,男女之發病率並無差別。目前醫學界大致將精神分裂症之臨床表現分為:(1)正向性症狀:如幻覺、敵意、多疑、思想障礙、病態的行為;(2)負向性症狀:如思考內容貧乏、情緒冷淡、社交退卻、對週遭事物冷漠並且缺乏興趣及動機,雖然類似憂鬱症,但抗憂鬱劑並無法改善負向症狀。也有人嘗試將精神分裂症分為TypeΙ、TypeΙΙ兩種類型, TypeΙ以正向症狀為主,TypeΙΙ則以負向症狀為主;雖然兩者之診斷、病因明顯不同,但大部份病患兼具兩種症狀,通常在發病早期主要表現正向症狀,當轉入慢性期後,負向症狀表現逐漸明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包括典型(typical)及非典型抗精神病劑(atypical antipsychotics),典型抗精神病劑的歷史可追溯至1950年代,以chlorpromazine 及haloperidol為代表性藥物;相較於前者,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由於錐體外徑症狀發生率低,對負面症狀療效佳,在臨床上其重要性已漸受重視。
病因學
導致精神分裂症的真正原因尚無法確定,一般學者認為可能是家族遺傳、心裡社會因素、神經系統失調等因素綜合影響而導致發病。由生物化學角度看,有一傳統理論認為精神分裂症乃多巴胺神經系統過於活化(overactive dopaminergic theory)造成之臨床症狀,典型抗精神病劑經由阻斷D2接受體而產生抗精神病作用,不過,此一理論尚無法解釋負向症狀的病因,因此有人提出前葉皮層功能低下理論(hypofrontality theory),認為大腦前葉皮層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衰退可能導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產生負向症狀。另一方面,也有所謂神經傳導功能失調理論(Dysregulation theory),認為在神經傳遞物質(neurotransmitters)的合成、釋放、再吸收、代謝、與細胞接受體結合等任一過程若發生問題,將促使中樞神經系統失調而引發精神分裂症,例如血清素(5-HT)除了和焦慮、情緒性疾病有關外,對於多巴胺系統也具有調節作用,在精神分裂症中扮演的角色漸受重視;另外glutamate可對次皮層的多巴胺系統產生抑制作用,可能也和此疾病有關;其他神經傳遞途徑包括adrenergic、muscarinic、γ-aminobutyric acid、cholecystokin等,或許因此可解釋為何許多藥物經由不同的機轉卻能改善類似的精神症狀。
家族遺傳為病因學探討的另一個重點,過去在家族罹患危險率研究結果發現,病患家屬(特別是一等親屬)罹患率較一般人偏高;異卵雙胞胎及同卵雙胞胎之共患率分別為14%、48%,由同卵雙胞胎之共患率並非100%可知,除了基因以外應該有其它因素導致發病。
http://www.ohayoo.com.tw/%A4%FD%B4f%BBT%C3%C4%AEv.htm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