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般若心經全篇的主旨,
是描述空。在內容上,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指出,空是在修練中體現在一般經驗中。凡夫只看到種種生命現象,亦即是五蘊。
第二段是破解自原始佛教所成立的代表存在概念。這些概念可分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解扣。
第三段是通過十二因緣、四諦的解扣,及研究客觀存在的性質問題如色蘊及六境等,解釋五蘊不實的狀況。心經沒有交代生命現象是空的理由,而是破斥它們的存在。先破五蘊中的色蘊及其餘四蘊,再破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的實踐。
個人覺得要了解心經,應從天台宗五時八教之判教開始。根椐天台宗的闡釋,所謂五時是根據所說的經立時間;其一是華嚴時,是指釋迦初成正覺,於最初的二十一日,向大乘菩薩眾及天人等說法。講述自證的境界,即華嚴經。
其二是在釋迦認為自己所說的法,只利利根眾生,便花十二年的時間,於鹿野宛說四含等經。其意在誘導小機鈍根,所說即小乘佛法。
其後八年,釋迦說維摩楞伽等經,即復說大乘佛法。從小乘轉入大乘稱為方等時。
後十二年,釋迦說般若經及諸部般若,乃進大乘佛法的深法。
最後八年,釋迦說法華經,並於圓寂前以一晝夜說涅槃經。
以時代說,心經及諸部般若,應是天台宗五時中之第四時的說法。但在解讀心經時,難免要了解其餘四時的思想。
個人學養不深,當中釋義,當有不善之處,萬望各方大德指正。
般若(音波野)
般若是梵語大智慧的音譯。是通達智慧的意思。
波羅蜜多
華語是“到彼岸”的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是說般若如船,能將眾生有情從生死輪迴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死的酙盤彼岸。
經文句解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有兩種意思。
其一是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因為觀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而自在即是進退無綛的意思。
其一是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語是覺有情,即是覺悟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果和下化眾生的大聖人。
這裏引用第二雒解釋。
菩薩是以菩提圓滿為目的,非加一番勇猛精勤的修行不為效。從正義言,唐代諸大譯家均將菩提譯為覺,薩埵為有情,有情是總指一切有意志及思想感情的生命。如發撺了上佛覺之志願的有情,方可稱為菩薩。若未能真正發起上求佛果的心願,無論他有多大的福報或神通變化的能力,都不可以稱為菩薩。
坊間有傳,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可能是因為兩者梵文讀音差異不大。觀自在菩薩的梵文全名是(Ary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而心經的另一早期版本中,鳩摩羅什便將此段梵文譯為觀世音菩薩(Avalokita svara)。事實上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應是有不同的德性。由觀世間之苦而尋聲救度稱為觀世音,從自己修養上得到大自在則稱為觀自在。
觀自在是否即觀音菩薩自古已有爭議。中文譯本的觀自在與梵文譯本出現差異其中一個可能是唐以前,譯經的學者多數將觀世音與觀自在互通。例如,據晉時譯出的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中在描述人死前的情況便有;
.....即見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
但在玄奘法師譯出的藥師琉璃如來本願功德經中所描述人死前的情況便有;
.....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
當中可見,唐以前,觀世音菩薩與觀自在菩薩可能是通用。
根據華嚴經說,人地菩薩有+種自在;
一. 壽命自在
二. 心自在
三. 色自在
四. 業自在
五. 受生自在
六. 勝解自在
七. 願自在
八. 如意自在
九. 法自在
十. 智自在
2008-05-02 18:23:08 補充: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有兩個解釋。其一是靈骨,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成。其一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即舍利弗。舍利是鶖鷺,舍利子的母親眼似鶖鷺,固名為舍利弗。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梵文 Sariputra 的音譯。或譯作鶖鷺子、舍利子。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由於他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因此很快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色在這裏,是泛言物質現象。根據原始佛教的解釋,色是指肉身;空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無實體,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
2008-05-02 18:23:41 補充: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諸法是一道理和事物的意思。空相是諸法皆空的相狀。因緣生的事物,均沒有自性,此即空的相狀。不生不滅是不生也猤滅,是常住的別名,也是永生的意思。垢是煩惱,淨是沒有煩惱;也是清潔與污垢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所有事物都是沒有自性,是真空的。因此所以事物都不存在自身的存在與滅亡,亦不會有所增減。以上六(不),分別組成三對,都是描述空的狀態。由於一切現象都是空的狀態,所以沒有存在主體,沒有主體便沒有生、滅、垢、淨、增、減的活動。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裡是說明;處於空的狀態就沒有真實的肉身現象亦沒有其餘四種生命現象。
2008-05-02 18:24:23 補充:
無眼、耳、鼻、舌、身、意。
此句經文是由前句「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承貫而下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生者謂之「根」,根能生枝葉,眼根能生眼識,耳根能生耳識,乃至意根能生意識。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是身體所具有的生理器官,是由物質組成的,是有相的,故為色根。意根屬於思想、精神作用,是無相的,故為心根。佛教以之代表自我活動能力,但從空的角度,都不能說根有自主性。身體既是四大假合之體,空無所有,因此六根亦無有。身體包括這五根生理器官,是因緣和合而有,緣生性空,無自性、無實體,故云「無眼、耳、鼻、舌、身、意」。
2008-05-02 18:26:06 補充:
無色、聲、香、味、觸、法
色、聲、香、味、觸、法是對應六根而言﹐又叫六塵。
此句是六塵皆空之意。
塵又名為「境」,能染汙心性,猶如塵埃一樣,使其本來面目由於六塵所蓋而無法顯現。萬有諸法雖多,均為四大所顯。
一切有情,歸納起來不外乎「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所謂色塵者,就是眼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一切以色相為體的境;聲塵者,即是耳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聲響為體的境;香塵者,則是鼻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諸氣味為體的境;味塵者,則是舌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諸味道為體的境;觸塵者,則是身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接觸感受為體的境
2008-05-02 20:51:34 補充: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句是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識界的簡化說法。界﹐解作「識」﹐所以也可以說成是無眼識乃至無意識識。
六根、六塵既空,六識也空無所有。因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屬於心法,它的產生必須是內依根、外和塵(境),根塵相對,並分別其領受的形象,由此集合而產生了識。單方面孤立地是不會產生識的。
比如:單獨一根或一塵,或是前五根對五塵不加分別,則不是識。眼根對色塵則生眼識,故名眼識界。其他亦復如是。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
2008-05-02 20:51:48 補充:
六識如同六根、六塵一樣,都屬於眾緣和合而生。緣生性空,皆非實相,均屬夢幻泡影,都是我人真性光中的幻影,心光之影像,均是影子,均生滅無常,當體即空無所有,故稱為「無」。「無」是諸佛妙有真空的體性。
這真空妙體,並非佛所獨有,凡夫也同樣俱足。「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一句是省略之詞,十八界不一個個地說出來了。
「界」乃界限之意。無眼界,則是無眼識界限。內六根、外六塵、根塵相對生起六識,故名十八界。本來沒有界,皆因著相,故而有了界。
2008-05-02 20:52:59 補充: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佛在破了五蘊十八界的執見後,便續破十二因緣的執見。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
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后果,
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
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回﹔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
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
2008-05-07 10:31:30 補充:
《心經》的架構中,有兩個字極為重要,其一是「空」字,另一是「無」字,這兩個字是整篇《心經》的重心所在。每見一般人解釋《心經》,恆將「空」做空無所有解,將「無」字做有無之無解,這是不正確的。
《心經》是最上乘法門,於法不說斷滅。要而言之,《心經》是從佛性的本體著眼,然而就「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段話觀之,它卻能產生無窮的妙用。本來佛性是有體有用,就體上言,它是如如不動,故曰:「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就用上言,它是無法不賅,無物不容,故曰:「周遍法界,妙用恆沙。」故曰:「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2008-05-07 10:33:02 補充:
就佛性的本體上言,
固然曰:「覓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了不可得。」
然而就佛性所發揮的妙用言,則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
無非都是佛性的流露。
因此吾人不只在持誦《心經》時應具備上述理念,
在研讀任何大乘經典時,也應具備上述理念。
也唯有如此,方才不致於說有著有,說無著無,說空著空,
庶幾方才堪任大乘之法器。
附帶一提的是,《心經》是顯密圓賅,顯說未盡其妙時,繼之以密說。
因此《心經》固然麻雀雖小,卻也五臟俱全,苟吾人能時時持誦而深證之,則知佛說的一切經典皆無出於此經耳,諸仁者切莫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