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戲-京劇 ,北昆 ,粵劇

2008-05-01 9:51 pm
1.國戲-京劇 ,2.北昆 ,3.粵劇(要歌曲)

回答 (1)

2008-05-06 4:11 am
✔ 最佳答案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行當

粵劇的行當原為「末」、「生」、「旦」、「淨」、「丑」、「外」、「小」、「夫」、「貼」、「雜」的十大行當。後來被精簡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



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淨」就是性格剛強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編輯] 化妝



香港歷史博物館內粵劇後團化妝的場景早期流行濃脂厚粉,但是所用化粧品比較簡單。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劃黑少許眼眉毛,花旦只是塗上粉末。根據行內習慣,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鏡子化妝。一般舊式化妝是先拉起臉部皮膚,用布條紮著頭髮,用白色顏料畫了個底稿,確定線條對稱公正,然後才正式填上其他鮮豔顏色。對於淨角(例如:張郃)的化妝,行內稱呼為「開面」。先用白色顏料描畫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塗上黑色,把眉毛畫得長長並向上翹來表現威嚴,在其他的地方塗上紅色,就完成整個「開面」過程。當然不同行當就有其獨特的化妝方式。丑角常有一個大白點在臉的中央。[15]其實化妝顏色以紅、黑、白、藍、黃為主。紅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剛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惡陰險,藍色代表狂妄兇猛,黃色代表驃悍幹鍊。[16]



到了二十年代,薛覺先把京劇、話劇及電影化妝法和傳統化妝法結合。化妝轉趨輕描淡掃,樸實自然。最常見的化妝就是「紅白臉」,先把整個臉塗上白色粉底,然後圍繞著眼睛及顴骨塗抹紅色胭脂。有時候畫了長長的眉毛,並使用鮮紅色的口紅。





[編輯] 戲服



一般小武的造型,他穿上的戲服成為靠。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朝衣冠式樣,並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而且當時新劇目加入朝廷官員角色,部分戲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樣。傳統京劇服裝可分為:蟒、靠、褶、帔、衣。而然傳統粵劇服裝可分為:



「蟒」:取材自朝廷的官禮服,是劇中王侯將相、后妃大臣於朝會大典穿著。

「靠」:又稱「甲」,即將士用的鎧甲,是劇中武將的戰袍。

「褶子」:又稱「海青」,是劇中廣泛使用的便服。

「開氅」:又稱「海長」,是劇中武將權臣在非禮儀場合穿著的便服。

「官衣」:又稱「圓領」或「補子」,是劇中文武百官辦理公事時穿著的官服。

「帔」:又稱「帔風」,是劇中王侯將相、后妃大臣家居穿著的便服。

「衣」:凡不入以上六類的各式人等穿著的服裝。

材料方面以布質為主,後期增加了膠片或者銅托小鏡點綴戲服。在50-60年代初珠片戲服大行其道。根據《廣東戲劇史略》對服裝的描述:「粵尚顧繡,大率金錢為貴,於是金碧輝煌,勝於京滬所制。自歐美膠片輸入,光耀如鏡,照眼生花。梨園名角,競相採用,奇裝異服,侈言摩登,鬥麗爭妍,漸流詭雜」。可見其瘋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60年代末,繡花戲服開始受到歡迎,直到今日仍是戲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當需要不同的戲服。例如:小生通常飾演文質彬彬的角色,有時候甩袖,所以長袖稱呼為文袖。小武需要打鬥,短袖才方便演員動作,所以短袖亦稱呼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戲服會出現文武袖。





[編輯] 頭飾



粵劇《帝女花》所用的頭飾粵劇髮飾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女角用)、水紗(男角用)、頭套、髮髻、飾物,女角有系統地上片子、戴頭套及插頭飾飾物。不同種類頭套、髮髻、髮辮、髮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製作方式、配戴及保養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頭飾,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頭飾種類繁多,如大頭、前妝、簪、釵、梅花石、耳邊花、鳳冠(有五鳳冠和金鳳冠等,一般是穿蟒袍或霞帔時用)、正鳳、七星額(花旦穿大靠時必須使用七星額)、文武髻、牛角帶(穿十三妹裝或小打扮時用)、漁家絡(六國大封相的推車女專用)……等,用料也各有不同。不同身份的女角固然使用不同的頭飾,有時同一身份的女角,因應不同場合,也會使用不同的頭飾。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並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情。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28: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501000051KK013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