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或衣原體: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能營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有衣原體一個屬,包括4個衣原體種:即沙眼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和牛衣原體。其無細胞壁,能通過濾菌器,可在無細胞的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含有RNA和DNA,經代謝產生能量。常佔肺炎總數的15%到20%;衣原體系革蘭氏染色陰性,嚴格細胞內寄生的病原體,在細胞漿寄生並產生光鏡可見的包涵體;,不同於病毒的是它同時具有DNA和RNA及革蘭氏陰性細菌類似的細胞壁,且對廣譜抗生素敏感。
“肺炎”支原體肺炎佔非細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種原因引起肺炎的10%,其秋冬季節發病較多,但季節性差異不明顯,國外報告。15%~20%的社區獲得性非流行性肺炎為肺炎支原體肺炎,近年來,肺炎支原體感染有增多趨勢,肺炎支原體由口、鼻分泌物經空氣傳播,引起散發或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為嚥炎和支氣管炎,部分累及肺而引起肺炎。感染主要見於兒童和青年人(約佔71%),人群密集的地方(如軍隊、學校等)感染率高。該病起病緩慢、發熱、嚥喉痛、劇烈頑固性幹咳、乏力、肌肉酸痛或有皮疹。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潛伏期為14~21天,多數患者起病緩慢,1/3~1/2無症狀,通常以嚥炎、氣管、支氣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形式出現,其中肺炎最重,症狀的發生頻率依次為咳嗽、發熱、乏力、畏寒、頭痛、肌肉或關節痛、嚥痛、膿痰、耳痛等;部分患者有類似上感症狀,胸痛少見,半數患者可聞及幹濕性羅音。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情一般較輕,少數患者較重,但很少死亡。其特點是熱退後咳嗽及肺部羅音消失較慢,可延長至6周左右,多與X線征象的消散相平行。少數患者可發生肺膿腫,肺門淋巴結腫大,縱隔腫塊等。肺部X線表現多樣化,特點是多與體征不成比例,即臨床表現輕而X線檢查發現較多浸潤病灶,肺部陰影可長至2~3周消退,少數可延長至4~6周。
衣原體可發生非呼吸系統的嚴重並發症,任何器官均可累及(如泌尿系感染,它不一定由性接觸引致)。 治療: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應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紅霉素是首選藥物,劑量為每日2g(每次0.5g,每日4次),或用交沙霉素,每日1.2~1.8g。紅霉素耐藥者可用四環素每日2g,持續10~14天,以免復發。米諾環素因有較高的脂溶性而被用於肺炎支原體感染或中樞神經系統並發症的治療,每次0.1g,每日2次。近年來,應用新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獲得了良好的療效,用法為克拉霉素每次0.5g,每日2次,療程10~14天;阿奇霉素第1天0.5g,後4天每次0.25g,每日2次;也有應用氟諾酮類藥物治療獲得良好臨床療效的報道。值得注意的是,對病情較重者應加強支持治療,出現嚴重肺外並發症時,應給予相應的處理。
在肺炎常見病因中佔第3或第4位,以老人、青少年多見
目前,臨床上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是肺炎衣原體(TWAR株),這是80年代末新發現的一種衣原體種,系嚴格的人類病原體,不存在動物中間宿主,血清流行病調查顯示,人類的肺炎衣原體感染是世界普遍性的,與人口密度有正向關系,兒童感染率在20%左右,隨著年齡的增加,感染率迅速上升,青壯年可達50%~60%,老年70%~80%,感染率沒有性別差異。肺炎衣原體傳染途徑是通過呼吸道分泌物的人傳人傳播。因此,家庭、學校、軍隊及其他人口集中的工作區域可存在小范圍的流行,肺炎衣原體感染還可能與哮喘,冠心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發作和惡化有關。
目前,肺炎衣原體已是繼肺炎雙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之後引起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體,與嗜肺軍團菌和肺炎支原體一起成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三種非典型病原體。
參考: 中華內科醫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