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說,行星的軌道為橢圓,太陽居其兩焦點之一。第二運動定律說,行星與太陽的聯線在定時間內掃過相同的面積。第三運動定律說,對所有的行星而言,其週期 T 與軌道的平均半徑(即半長軸)R 都有如下的關係: T2/R3 為定比(不因行星而不同)。
假定了向心力,面積律就成為必然的結果。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sm_18_07_1_01.gif
圖一
假定經過一秒鐘後,行星從 P0 走到 P1。假定太陽 S 並沒對行星施以任何力量,則根據 Galilei 的慣性原理,行星會繼續走直線等速運動。因此在下一秒鐘,從 P1 走到 P2 的距離 P1 P2 與 P0 P1 相等。兩三角形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2.gif
因為等底等高,所以面積相等,亦即面積律成立。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sm_18_07_1_02.gif
圖二
然而行星並不走直線。如圖二,假定第二秒鐘,從 P1 走到 P'2,則行星改變的方向為 P2P'2;若假定了面積律,則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gif
相等,故得面積律。
行星運行的軌道大致為圓形,半徑大約為 R。運動大致是等速的,其角速度假定為 ω,則向心力為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5.gif
,而且 T2/R3=k 為定值-Kepler 的第三運動定律(週期律),所以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6.gif
引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因為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地面附近的物體呈拋物線運動,其向心加速度為 32呎/秒2。水平速度愈大,則飛行愈遠才落地,而當大到一個程度後,它會繞著地球轉,所以月球繞地球旋轉似乎和蘋果受到同樣的地心引力。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sm_18_07_1_03.gif
圖三
月球距地心為地球半徑的60倍,所以,引力若遵行平方反比律,則月球的向心加速度為32呎/秒2 的 1/602。另一方面,月球週期已知,只要地球大小知道,月球近乎圓形的軌道大小就可得,而其向心力就可算得。如果這兩種算法所得的結果相近,則平方反比律就不只是太陽的引力,而是萬物間的引力都要遵行的。Picard(Jean, 1620~1682年)利用 Erathosthenes 測量地球大小的原理,只是用一顆恆星代替了太陽,而於1671年得到更正確的地球半徑長3950哩(很接近於現值),所以牛頓可以重新計算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7.gif
此向心加速度正好是地面向心加速度32呎/秒2的1/602。這是支持引力之萬有的想法,及引力都遵行平方反比律的最好例證。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sm_18_07_1_04.gif
圖四
牛頓的煩惱是個積分技巧的問題,現在他也能夠順利解決: 假設萬有引力常數(在適當的單位取法下)為 1,球半徑為 R,距球心 ρ 處的密度為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0.gif
對距離 r 處質點 P 的引力在 OP 方向的分力為(因為對稱的關係,只要考慮這個方向就好了):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1.gif
所以整個球對質點 P 的引力為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2.gif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3.gif
α 與 r 都和 θ、ρ 有關,所以該化成為它們的函數,才能開始積分。然而這樣的積分是積不出來的,這正是牛頓當初的煩惱。
解決之道在於把變數θ及α都換成變數r: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4.gif
由後一式得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5.gif
將這些式子代入積分式得
圖片參考: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18_07_1/img16.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