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巴金生平,作品的問題!!

2008-05-01 1:33 am
我要巴金的和後人對巴金作品的評價!!!

回答 (2)

2008-05-01 3:14 am
✔ 最佳答案
巴金生平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誕生 ,11月25日(農曆甲辰年10月19日)生於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本名李堯棠、字芾甘,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從1928年寫完《滅亡》時起,開始使用筆名“巴金”,沿用至今。
2005 年 10 月 17 日 19 時 06 分,巴金逝世,享年 101 歲。
原籍浙江嘉興。高祖李介庵作為“幕友”從浙江到四川定居。曾祖李王番,著有《醉墨山房僅存稿》。祖父李鏞(號皖雲),也做過官,後閒居在家,為大家庭的家長,有五子一女(子:李道河、李道溥、李道洋、李道沛、李道鴻;女:李道沆)。他印過一冊《秋棠山館詩鈔》送人。父親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母親陳淑芳。
巴金有同胞兩兄、兩姊、兩弟、三妹:大哥李堯枚(1897——1931),三哥李堯林(1903——1945);二姐李堯楨(1898——1915),三姐李堯彩(1899——1924);十四弟李堯椽(1913——),十七弟李堯集(繼母生,1917——);九妹李瓊如(1909——),十妹(1910——1917),十二妹李瑞玨(繼母生,1916——)。(以上兄弟姊妹均按大排行)。
整個大家庭有長輩近二十人,兄弟姐妹三十余人,男女僕人四、五十人。

圖片參考:http://www.cp1897.com.hk/image/read/cimg/art_china0510s01_g01.gif

從 1921 年公開發表第一篇文章,到 1999 年 2 月續寫《懷念振鐸》一文,巴金一生中創作與翻譯了 1,300 萬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第四病室》等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的豐碑。

  巴金還是傑出的出版家、編輯家。20 世紀 30 至 40 年代,他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 14 年之久,培育了大批文學青年。巴金晚年奉獻社會的偉大之作是:五卷本的《隨想錄》和一座中國現代文學館。

  巴金是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3 年 11 月 25 日,巴金百歲生日,國務院在上海授予巴金“人民作家”光榮稱號。
幾十年來,尤其從 1981 年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起,巴金在人們心中如一盞長明燈,照亮文壇,給人精神慰藉。
後人對巴金作品的評價
《隨想錄》所代表的反省精神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隨想錄》是巴金對於“新時期”文化的重要貢獻。他在這一階段的作品表現了一個老人的強烈的人道的精神和對於社會開放的渴望。巴金的作品始終貫穿的是“人”的精神解放的主題。在這個階段他的作品則對於“文革”和歷次政治運動造成的傷害做了深入的反思,重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觀念。這種不間斷地探索和表現“人”對於美好世界的追求的努力,正是巴金的寫作最讓人感動的一面,也正是“現代性”文化的啟蒙精神的最好的表徵。對自我生命歷程的反思也體現了一個老人真率坦誠和天真的性格。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無論是《家》、《寒夜》,還是晚年的《隨想錄》,巴金都有強烈的“世俗關懷”,都期望人們的世俗生活更為豐富多采。在這一方面,其實巴金的思考和今天的消費時代的價值有相當的相關性。我不認為巴金和今天的消費文化就完全格格不入或對立。相反,巴金的努力可能正是今天我們擁有的多樣性的開端。另一方面,巴金的理想精神當然也是對消費文化的平面化和簡單化的參照和反思。他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精神生活的某些片面的因素,他對於“庸俗”的批判,追求一種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的努力是我們所需要的。他能夠讓我們反觀消費文化的弱點和問題。
2008-05-01 1:37 am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中國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妻子蕭珊。
巴金的原名和字源於《詩經國風》中《召南甘棠》的首句「蔽芾(fi)甘棠」[1]。而「巴金」這一筆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學法國時認識的一位巴姓的同學巴恩波(一說是無政府主義創始人巴枯寧),以及這位同學自殺身亡時巴金所翻譯的克魯泡特金著作。他把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為了他的筆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泉州黎明大學有全國首家巴金研究所,並編輯出版《巴金研究》季刊。
[編輯] 作品

長篇小說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火》(共三部),1940-1945,開明書店
《寒夜》,1947,晨光
中篇小說

《海的夢》,1932,新中國書局
《春天裡的秋天》,1932,開明書店
《滅亡》,1929,開明書局
《死去的太陽》,1931,開明書店
《砂丁》,1933,開明書局
《萌芽》(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1933,開明書店
《利娜》,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園》,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1946,良友圖書公司
短篇小說集

《英雄的故事》,1953
《明珠和玉姬》,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火》(三部),1940-1944
《憩園》1944
《寒夜》,1947
《第四病室》,1946
《復仇》,1931,新中國書局
《光明》,1932,新中國書局
《電椅》,1933,新中國書局
《抹布》,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將軍》,1934,生活書局
《神鬼人》,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沉落》(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發的故事》,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還魂草》,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小人小事》,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豬與雞》,1959,作家出版社
《李大海》,1961,作家出版社
散文集

《隨想錄》(5卷)1979-1986
《海行》(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旅途隨筆》,1934,生活書局
《點滴》,1935,開明書店
《生之懺悔》,1936,商務印書館
《短簡》,1937, 良友圖書公司
《控訴》,1937,重慶烽火社
《夢與醉》,1938,開明書店
《感想》,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龍虎狗》,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無題》,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廢園外》,1942,重慶烽火社
《旅途雜記》,1946,上海萬葉書店
《懷念》,1947,開明書店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1951,平明出版社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1951,平明出版社
《慰問信及其他》,1951,平明出版社
《大歡樂的日子》,1957,作家出版社
《堅強的戰士》,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友誼集》,1959,作家出版社
《讚歌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傾吐不盡的感情》,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賢良橋畔》,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煙火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序跋集》,1982,花城出版社
《憶念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願化泥土》,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控訴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再思錄》,1995,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靜夜的悲劇》,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1953,人民文學出版



2008-04-30 17:39:32 補充: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鐘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59: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30000051KK015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