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要建構普及的大眾運輸,必需先抑制私人載具成長,
否則在客源有限下必定大幅虧損,無法維持長久,
現在台灣的問題是,私人載具太過普及與廉價,
試問,自己開車或騎車如果既省錢又方便,
那誰要搭乘大眾運輸呢?
所以要思考的是應該要提高獲得方便的代價,
要教育國人,方便的代價不是如此低廉的,
也許有人覺得機車很方便,又不會佔據太多道路空間,
但是你可知道一台機車的廢氣排放量與一台汽車約略相當,
也許現在在凍漲下油價還不算太貴,反正漲價就幹譙政府,
而且買一台汽車、機車,保養的好可以用十年很划算,
但是回頭想一想,油源枯竭與空氣污染的問題,
暖化現象對全人類的影響問題,
減碳運動蔚為全球風潮,台灣身為地球村的一員,
卻毫無節制的破壞地球環境,浪費地球資源,
這是文明國家應該有的表現嗎?
上面說的是理想的情形,基本上人性都是自私的,
如果教育有用的話,就不會像今天這種結果了,
大眾運輸的利用率還是偏低,滿街的汽機車還是到處跑,
就某種程度而言,也許是經濟起飛繁榮的後遺症吧,
只是很遺憾的是,台灣人的品格與公德好像並沒有隨之成長,
一樣的是自私自利,只會在選舉時高喊愛台灣,
但自己的所做所為,卻都是在破壞台灣環境,遺害後世子孫。
言歸正傳,這樣的困境其實不是沒有解決之道的,
端視現任執政者有沒有決心和魄力,和有沒有正視這些問題,
我們不是獨裁集權國家,當然不可以用法律禁止等手段,
但是可以從經濟面上著手,提高以私人載具獲得方便的代價,
可從課稅開始,隨油開徵能源稅,將油價提高為一公升60元,
再開徵方便稅,對汽機車等私人載具徵收100%以上的稅捐,
同時進入市區開徵擁塞稅,路邊或路外停車費率也大幅提高,
當買一台汽車動輒百萬,一台機車也要十幾二十萬,
而且上路以後油價每公里要5元以上,停車費也很貴的情形下,
大家自然會搭乘大眾運輸,並以腳踏車作為小地區運輸工具。
以上的做法其實是有多重好處的,經濟強勢者較不在乎花費,
就多花一點錢來獲取方便,馬路上的交通也會更順暢,
多收取的稅收,可以拿來補貼公車和專業運輸業者的油價,
讓大家都有便宜的公車坐,物資運送的成本也不會提高太多,
另外還可以補助增加公車路線、帶動較靠市區的偏遠地區發展,
並建構更完整的大眾運輸網絡,使偏遠弱勢也能獲得照顧。
汽機車主本為經濟上的強勢族群,多收點稅補助弱勢亦不為過,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要爭取更多時間,當然要付出更多金錢,
這是使用者付費的基本道理,只有自私自利的人無法體會。
(使用者付費係指以私人載具行駛由全體納稅人興建的公路,
當然必需付出比一般搭乘大眾運輸者更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