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是什麽? 彗星是什麽?星系是什麽?(一天)

2008-04-30 5:28 am
流星是什麽? 彗星是什麽?星系是什麽?

詳細一點!急急急急急!

回答 (2)

2008-04-30 5:38 am
✔ 最佳答案
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至沙塵( sand),大至巨礫( boulder),成為顆粒狀的碎片。流星體進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大氣層之後,在路徑上發光並被看見的階段則被稱為流星。許多流星來自相同的方向,並在一段時間內相繼出現,則稱為流星雨。
定義
流星體、流星、隕石,都是太陽系的碎屑,只是在不同狀態下有不同的名稱。而在流星的階段,還會產生離子尾、流星塵或發出聲音並留下煙塵的痕跡。
流星體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IMG_8505n3.JPG/250px-IMG_8505n3.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一顆(或許有2顆)掠過銀河前方的流星。
流星體是太陽系內顆粒狀的碎片,其尺度可以小至沙塵,大至巨礫;更大的則被稱為小行星,更小的則是星際塵埃。目前由國際天文聯會制定的官方的定義是:運行在行星際空間的固體顆粒,體積比小行星小但比原子或分子還大。英國的皇家天文學會則提出較明確的新定義:流星體是直徑介於100微米至10米之間的固態天體。 近地天體( near-earth object)的分類上,則在定義中納入更大的,直徑達到50m的天體。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0/Meteor_burst.jpg/200px-Meteor_burst.jpg

在流星雨出現時,對天空中的固定的區域長時間曝光的照片。這些流星是分別以幾秒鐘至幾分鐘的間隔分別出現的。
彗星是什麽?
彗星,或稱掃帚星,是一種天體,由太陽系外圍行星形成後所剩餘的物質(如冰凍的氣體、冰塊、塵埃)組成。彗星質量很小,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通常沿著扁平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繞行一周所需的時間由幾年至幾百萬年不等。部分科學家認為研究彗星可能可以揭露生命源起的秘密。
彗星以其拖著的長尾巴而得名,「彗」的本意就是帚。《說文》:「彗,埽竹也。」。而西方語言中的「彗星」一詞(如法語:comte;德語:Komet;英語:comet),來自希臘語κομήτης,意為「長髮」。
結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b/Cometorbit.png/260px-Cometorbit.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彗尾因受到以高速的高能粒子為主的太陽風吹襲,其運動方向總是背離太陽。而彗尾又分為兩部分。
彗星由彗核、彗髮和彗尾組成。彗核和彗發構成彗頭。

彗核顧名思義為彗星的核心,大小通常在數十公里以內。
彗髮為彗星接近太陽時因受太陽光的照射,讓被凝結成固體的氣體成分被蒸發出來,進而在彗核外圍形成反射太陽光的氣團,其大小可達十萬公里。一些彗星的彗髮外面還有一層「彗雲」,主要由氫原子組成,又叫做氫雲。
彗尾為彗髮受太陽輻射或太陽風的吹襲,迫使部份彗髮物質向背離太陽的方向流動,成為長條型的彗尾,而彗尾又可細分為塵埃彗尾與離子彗尾兩部份;塵埃彗尾多是白色而粗的,尾巴沿著彗星軌道而分佈,離子彗尾多為藍色而幼細的,尾巴直指太陽的反方向。大家可以看1997年4月的海爾‧博普彗星的照片便容易明白。
彗尾有單條,也有好幾條。彗尾長度可高達數百萬公里,甚至上億公里,因此人們可以透過肉眼或望遠鏡觀察到彗星與太陽間的互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距離太陽遠或者彗核不大等等的緣故,並非所有彗星都具有上面所述的這些結構。許多彗星只能通過望遠鏡觀測到,稱之為「暗彗星」。當海爾‧博普彗星還沒接近太陽(1995年8月發現~1996年末)或遠離太陽時(1998年初至今)就是這種看上去象橢圓的星雲般的形象。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Comet-S74-17688.jpg/200px-Comet-S74-17688.jpg

星系是什麽?
星系一詞源自於希臘文中的galaxias(γαλαξίας),參考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包含恆星、氣體的星際物質、宇宙塵和暗物質,並且受到重力束縛的大質量系統。典型的星系,從只有數千萬(107)顆恆星的矮星系 [3] 到上兆(1012)顆恆星的橢圓星系都有[4],全都環繞著質量中心運轉。除了單獨的恆星和稀薄的星際物質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的星雲。
歷史上,星系是依據它們的型狀分類的(通常指它們視覺上的形狀)。最普通的是橢圓星系,[5]有著橢圓形狀的明亮外觀;螺旋星系是圓盤的形狀,加上彎曲塵埃的旋渦臂;形狀不規則或異常的,通常都是受到鄰近的其他星系影響的結果。鄰近星系間的交互作用,也許會導致星系的合併,或是造成恆星大量的產生,成為所謂的星爆星系。缺乏有條理結構的小星系則會被稱為不規則星系。
特徵

星系大小差異很大。橢圓星系直徑在3300光年到49萬光年之間;螺旋星系直徑在1.6萬光年到16萬光年之間;不規則星系直徑大約在6500光年到2.9萬光年之間。
星系的質量一般在太陽質量的100萬到1兆倍之間。
星系內部的恆星在運動,而星系本身也在自轉,整個星系也在空間運動。傳統上,天文學家認為星系的自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的比率是相同的。
星系具有紅移現象,說明這些星系在空間視線方向上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這也是大爆炸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據。
星系在大尺度的分佈上是接近均勻的;但是小尺度上來看則很不均勻。例如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組成雙重星系,它們又和銀河系組成三重星系。
參考: 維基
2008-04-30 5:38 am
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流星包括單個流星(偶發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種,比綠豆大一點的流星體進入大氣層就能形成肉眼可見亮度的流星。若流星體在摩擦中尚未完全燃燒盡而落在地面上,則成為隕石或隕鐵。而每年的一定時期,當地球進入環繞太陽運行的流星體時,晚上天空將看到少至數顆,多至數百顆流星在一個星座方向迸發出來,這就是流星群(一晚出現上百顆以上的流星群可稱流星雨)。

每天都有上百億顆流星體進入地球的大氣層,為我們帶來豐富的太陽系天體形成演化的信息。




彗星,或稱掃帚星,是一種天體,由太陽系外圍行星形成後所剩餘的物質(如冰凍的氣體、冰塊、塵埃)組成。彗星質量很小,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通常沿着扁平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繞行一周所需的時間由幾年至幾百萬年不等。部分科學家認為研究彗星可能可以揭露生命源起的秘密。

彗星以其拖着的長尾巴而得名,「彗」的本意就是帚。《說文》:「彗,埽竹也。」。而西方語言中的「彗星」一詞(如法語:comète;德語:Komet;英語:comet),來自希臘語κομήτης,意為「長髮」。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觀測到周期性圍繞太陽的彗星是「哈雷彗星」。中國古人把彗星叫做「星孛」,《春秋》記載,魯文公14年(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紀錄。中國《晉書·天文志》載有:「彗星所謂掃星,本類星,末類彗,小者數寸,長或經天。彗星本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準確的描述了彗星的形態。



星系一詞源自於希臘文中的galaxias(γαλαξίας),參考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包含恆星、氣體的星際物質、宇宙塵和暗物質,並且受到重力束縛的大質量系統。[1][2] 典型的星系,從只有數千萬(107)顆恆星的矮星系 [3] 到上兆(1012)顆恆星的橢圓星系都有[4],全都環繞着質量中心運轉。除了單獨的恆星和稀薄的星際物質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的星雲。

歷史上,星系是依據它們的型狀分類的(通常指它們視覺上的形狀)。最普通的是橢圓星系,[5]有着橢圓形狀的明亮外觀;螺旋星系是圓盤的形狀,加上彎曲塵埃的旋渦臂;形狀不規則或異常的,通常都是受到鄰近的其他星系影響的結果。鄰近星系間的交互作用,也許會導致星系的合併,或是造成恆星大量的產生,成為所謂的星爆星系。缺乏有條理結構的小星系則會被稱為不規則星系。[6]

在可以看見的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的總數可能超過一千億(1011)個以上。[7] 大部分的星系直徑介於1,000至100,000[4] 秒差距,彼此間相距的距離則是百萬秒差距的數量級。[8] 星系際空間(存在於星系之間的空間)充滿了極稀薄的等離子,平均密度小於每立方公尺一個原子。多數的星系會組織成更大的集團,成為星系群或團,它們又為聚集成更大的超星系團。這些更大的集團通常被稱為薄片或纖維,圍繞在宇宙中巨大的空洞週圍。 [9]

雖然我們對暗物質的了解很少,但在大部分的星系中它都佔有大約90%的質量。觀測的資料顯示超重黑洞存在於星系的核心,即使不是全部,也佔了絕大多數,它們被認為是造成一些星系有着活躍的核心的主因。銀河系,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所在的星系,看起來在核心中至少也隱藏着一個這樣的物體。[10]
參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55: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9000051KK027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