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擺神第一位先叫真信順服?有幾多人會咁做?

2008-04-28 6:09 am
我只係擺家人,男朋友,朋友係第一位,神係第2位都唔得????
我唔可以為左神放棄我呢d咁重要既人wo
咁又叫唔愛神??
咁我好難做
我覺得第一位又好,第2位又好,都叫係重要架!我會去守聖經的說話已經係愛神的一種,不是嗎?
神要係咁都好難搞,好獨裁wo
更新1:

我教會個導師信左10年啦..佢話都唔敢答我佢係100%擺神係第一位,佢都未做到..你憑咩話我一個20歲都未夠的細路?! 未做到唔得於假信,你個concept錯就真....如果係咁,u fail to show me god's kindness 係你傳福音唔好 當然我信神係大過我, 你夠敢你講你未曾自我過?? 你離開過神沒有??多少年??數算一下吧

回答 (4)

2008-04-29 6:49 am
✔ 最佳答案
你若要將家人朋友放於第一位 , 心中就毋須建立神了 ,
神 , 不是給你放於次等之位的 ,
你的信仰註定失敗 ,

你若要將神放於第一位 , 心中就毋須念顧家人朋友了 ,
神 , 不是給你放於首位的 ,
你的信仰 , 只是崇拜偶像而已 ,

當我們高舉神時 ,
請細心思考何解我們立一神信仰 , 並要高舉祂 ,
要高於朋友 , 高於父母 , 甚至高於自己 ,
其作用為何 ?

我們要明白 ,
只有自私的心 , 才會生出一二三四 ,
自我為大 , 父母為次 , 其餘的 , 來個三四五六 ,
亦由於自私心 , 使得我們心昏眼瞎 ,

一神信仰的目的 ,
就是要破除人內心的盲點 ,
破自我 , 即破一二三 , 無輕重 , 亦無次第分別 ,
要破自我中心 , 必以神為大 , 大於一切 , 大至無限 ,

無耐 , 人悟根難開 ,
雖破我第一 , 卻立神為首 ,
因此 , 私心還在 , 一二三未滅 ,
這樣的神 , 不過是將自我中心寄託於神吧 ,
假名義神 , 實在是自我的形象 ,
以神作為自我操控的工具 ,
自以為這就是真信 , 功德圓滿 ,

亦因為神第一 ,
階級觀念亦由此而生 ,
人利用神 , 盲目批判人 , 迫害人 , 把人視為次等畜牧 ,
歷史的傷痛 , 就是來自神第一的價值觀念 ,

我們要重新檢視信仰 ,
為何神要大至無限 ? 是否兒戲之說 ?
無限 , 本無數可數 , 既無一二三四 , 就不應有第一可言 ,
人信靠神 , 就是叫我們不要再用一二三四定斷事物 ,
破第一 , 即能破二三四 ,
無一二三 , 就無自我中心 , 亦無所謂神第一了 ,
這就是信仰的目的 ,

信仰是 " 用 " 的 , 不在於崇拜偶像 ,

見下圖解 :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eeee2001hk/Q41.jpg

如上圖所示 ,
愛神 , 即愛人如己 ,
故無所謂神第一 , 父母朋友第二之分別 ,

有人或會疑惑 ,
屬世的人 , 豈能做到愛人如己 , 是否自欺欺人 ?

愛人如己 , 本來就不是人所能守的 ,
因為這是通達真理的入口 , 離屬世的預視 ,
由滿有瑕疵走入完美的變相 ,

真理 , 本來是完美無瑕的 ,
我們不能用屬世角度去評論愛人如己的本質 ,
然而 ,

愛人如己 ( 愛神 ) 是我們信仰的指標 ,
作為對屬世行為的警醒和告誡 ,
藉此 , 人便有動力把自我提昇 ,

2008-04-29 1:12 am
冇咩人做到你咁足
如果有人做到咁就唔需要教會
呢個世界都會變做美好!
我認為自己的defination黎講盡左就ok
99.99%係pass with merit, 50%先叫唔pass,你讀過幾多年書呀???
中學40%就pass tim
我又唔係要做得俾你好,因為我知一世都未必俾你好
做得未夠好都可以得救
做到100%先得救既我估得你一個上天堂
定係你淨係想你自己上天堂咁自私?!
2008-04-28 10:09 pm
當然是把神當第一 la!
但如何"盡"呢? 照字義當然是100%, 99.9999%便不合格了!
所以, 誰能以守到這誡命來神前交足工課呢?
愚見: 當人有正確心態, 便能朝這方向走, 當人越向前走, 生命越似基督, 便越知不足, 越體會人的無能, 越明白何謂恩典, 越不敢論断, 對人越有愛心!
人若不愛那些不可愛的人, 又如愛神?

2008-04-30 12:19:50 補充:
靠行為的便要100%入天堂,
我一定不合格, 所以我靠恩典!
要 pass with merit 嗎? 祝你好運!
人的自大, 便是要用自己的方法去定上帝的標準, 你做了上帝!
2008-04-28 9:50 pm
你怎麼演繹:「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58: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7000051KK035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