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既翻譯

2008-04-28 4:48 am
我想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既翻譯

回答 (5)

2008-04-28 4:59 am
✔ 最佳答案
曾子說:「每一天我都在三方面作出檢討:替人謀事,是否盡忠?跟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師長傳授的學問,是否有應用出來。」

2008-04-27 21:02:39 補充:
曾子:孔子的學生,姓曾,名參,字子輿,又稱曾子。

2008-04-27 21:03:53 補充: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是說多次反省。這個對自身的缺點加以檢察和糾正的行為,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哲學和文化觀念的進行,像後來宋朝發展起來的理學再到後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等等,都圍繞這個「省」字做過不少的文章和功夫。

「一日三省吾身。」的確,省思用在德行,德行會精進,省思用在課業,課業會進步,省思用在事業,事業會有成,省思用在職務,職務會蒸蒸日上。一個人每日有了自省並力求改進,缺點自然減少。省思的確是去蕪存菁、解決問題、邁向卓越的最佳方法。
2008-05-07 4:59 am
教育觀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是說多次反省。這個對自身的缺點加以檢察和糾正的舉措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哲學和文化觀念的進行,像後來宋朝發展起來的理學再到後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等等,都圍繞這個「省」字做過不少的文章和功夫。
   子說:「一日三省吾身。」的確,省思用在德行,德行會精進,省思用在課業,課業會進步,省思用在事業,事業會有成,省思用在職務,職務會蒸蒸日上。一個人每日有了自省並力求改進,缺點自然減少。省思的確是去蕪存菁,解決問題,邁向卓越的至佳方法。

2008-05-06 20:59:50 補充:
曾子生平

   曾子,名參, 字子輿,春秋末魯南武城人。生於公元前505-公元前436。為孔子學生,相傳孔子孫子思曾受業於曾子。事親至孝, 參母遇 之無恩,而供養不衰。重視修身,同 時亦重反省,每日三省其身。雖資質不很聰慧,但能領悟孔子的一貫道理,傳述孔子忠恕之道。

   由於曾點與曾參父子都是孔夫子的學生,且有建樹,被後人所尊崇。為了區別,遂把曾點叫"大曾子",曾參叫做"小曾子"。曾點,字皙,春秋時代魯國南武城人,孔夫子之弟子,奉侍孔夫子左右,談論志向,很受孔子贊賞。那時有個叫季武子的人死了,曾點去吊唁,他靠在門邊放聲高歌,所以被後人稱為"士之狂者"。

2008-05-06 21:00:00 補充:
曾點之子曾參,是孔夫子晚年的弟子。據說他奉養雙親很孝順。有一次耕作時誤斷了瓜根,他的父親非常生氣,拿起木杖狠打,以致昏迷,差點兒就去見"閻王"。過一些時候,他甦醒過來時不僅沒有半分的埋怨,而且還彈琴放聲高唱。孔夫子聽到這個消息,就對門人講:「曾參如果來了不準他入內,本來嘛,父親用小木棍打,可以不要躲閃,就承受下來;但遇到在木棍,就應該放聰明點,走開躲一躲嘛!現在,你曾參不躲開,使得當父親的背上了『不義』的惡名,這還算什麼孝呢?」孔夫子的話傳到曾參耳朵中,他不敢怠慢,趕緊登門拜訪,以懺悔「罪過」。

2008-05-06 21:00:08 補充:
一則故事說:「老子見孔子帶著五位弟子在前面走,就問道:『前邊都是誰?』回答說:『子路勇敢、力氣大,子貢有智謀,曾子孝順父母,顏回注重仁義,子張有武功。』老子聽后感嘆道:『我聽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鳳,鳳鳥之文,戴聖嬰仁,右智左賢。』」


  這是老子比孔子為鳳。亦可知曾子重孝。

  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 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2008-05-06 21:00:25 補充:
「戰國策」有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人告曾子之母曰:曾參殺人。母曰:吾子不殺也。織自若。有頃,人又告,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其母懼,投杼踰牆而走。夫以曾子之賢,與母之信,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曾參是孔子七十二門徒中最賢良的人,友人嫉害他、誣陷他殺人,一傳再傳三傳,連他自己的母親都相信了。可是曾參殺了什麼人?沒有人知道,因為他根本沒有殺人!

2008-05-06 21:00:31 補充:
   有一天曾子的太太要上街買東西,她的兒子哭著扯住媽媽的衣服,吵著要一起去。「媽媽,我也要去!」「寶寶乖哦,我一下就回來!」「不要不要,我要去嗎!」「你這個孩子,怎麼不聽話!市場人多,不方便帶小孩。我去去就回來。」「媽,帶我去嗎!帶我去嗎!」「你真是的,這樣好了,你不要去,乖乖待在家裡,等媽媽回來,叫爸爸殺豬給你吃。」「你說的是真的。」「真的,媽媽不會騙你,乖,我先走了。」兒子聽到有肉吃,就不再吵了。 

2008-05-06 21:00:42 補充:
沒有多久,曾子的太太買東西回來,見曾子正在磨刀,而家裡養的那頭小豬己經從豬圈裡牽出來,就連忙阻止: 「你這是幹什麼?難道你真的要把豬殺了?」「是啊!剛才你不是這麼說的嗎?」「我只是哄哄孩子罷了,那裡真的要殺豬,你不必太認真了。」

2008-05-06 21:00:46 補充:
   「哄孩子?孩子可認為你說的都是真的。」「你這個人真是的,我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人不能不守信用,你既然答應了孩子,當然要做到。」「可是這頭豬,我原本是想過年時,宰了祭祀祖先的。」「這我知道,你珍惜一頭豬沒有錯,但是我重視的是守信,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分不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看到爸爸媽媽怎麼做,就跟著做,完全學爸爸媽媽的模樣,現在你騙孩子..」「我是無心的。」

2008-05-06 21:00:55 補充:
「在你是無心的一句話,但孩子卻不能分辨是有意還是無心,這不等於是給孩子一個說謊的榜樣嗎?而且這樣騙孩子,以後孩子還會相信你所說的話嗎?我們不能用這種態度來管教孩子。」曾子說完之後,拿起刀來把豬殺了,煮豬肉給孩子吃。

   史書稱曾參稟性率直且魯莽,但他卻立志「日三省其身」,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三次,悟「一貫之旨」。由於他用心勤苦,後來真的成了「大器」。

2008-05-06 21:01:04 補充:
古時候封建專制,一人出事, 親朋好友也要跟著倒霉,所以學生們只好跟著老師到處流浪, 史稱「周遊列國」。 曾子晚年時回想起這一段求學過程百般滋味在心頭, 故特別交代他兒子把這一段事情記錄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能看到論語的原因了。

   曾子傳孔子晚年之學,曾謂:「孔子之道,忠恕而已。」曾子亦有偉大哲人之風格,曾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008-05-06 21:01:13 補充:
他的言論匯編成《曾子》一書,原有十八篇,今存十篇,收入《大戴禮記》中。又,《史記》說他作《孝經》,現代許多學者以為《孝經》是曾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所作;《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 「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

2008-05-06 21:01:21 補充:
後人稱曾參為宗聖;唐玄宗封為十哲。宋汪 輯曾子一卷,清阮元有曾子注釋。清朝曾文正傳為其後裔。
2008-05-08 12:41 am
反省自已的替人做事有沒有不忠心?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老師傳授我的有沒有不溫習?
2008-04-28 4:54 am
孔夫子的學生曾子說過;『我每天都三次反省自已的,替人做事有沒有不忠心?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老師傳授我的有沒有不溫習?』
2008-04-28 5:02 am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复习了吗?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29: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7000051KK032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