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九五三年聖誕夜石硤尾六村一場大火揭開了香港公共房屋發展的序幕。自此,一幢幢的徙置大廈紛紛落成,遍布港九各地。七十年代公屋的發展,更帶動了香港人口向新市鎮遷移。今天已有超過三百萬市民居於公共屋或政府資助出售的屋苑中。
由明日(六月二日)起至十月十一日,香港文化博物館將舉行「人、物、情-香港公共房屋發展五十年」展覽,全面介紹這個影響香港民生重要一環的發展和演變。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主辦,並由文化博物館及房屋署籌劃,透過不同年代的歷史圖片、重構的徙置大廈、家居陳設和不同時期公屋住戶的訪問片段,與市民重溫不同年代公屋居民的生活點滴。
房委會主席孫明揚今日(六月一日)在展覽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今年是香港公營房屋發展五十周年,為標誌這個重要里程,房屋委員會特別籌備了一連串活動,包括是次與康文署聯合主辦的展覽,讓廣大市民回顧昔日的家園,以及公共房屋發展所經歷過的挑戰和取得的成就。
他說﹕「隨公共房屋計劃的發展,公屋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亦不斷改善。回顧過去五十年,公共房屋政策與時並進,以配合市民不斷轉變的需要和期望。五、六十年代沒有獨立廚房、廁所和浴室設備的徙置大廈,現已被設計完備而現代化的公共屋所取代。是次展覽可讓觀眾重溫公共房屋的演變,以及它在促進社會穩步發展所擔當的重要角色。」
康文署副署長(文化)蔡淑娟在展覽開幕禮上亦表示,展覽包括曾經親歷石硤尾大火的寮屋居民憶述當日逃離火場的驚險情況;亦有成功人士分享公屋生活給他們的磨練,這些故事,就是一頁頁活的香港歷史。
開埠初期,房屋發展只集中在狹窄的維多利亞港兩岸。二次大戰後大量移民的湧入,住屋的需求劇增,天台的建築物、山坡上的寮屋數量不斷增加。一九五三年聖誕夜在石硤尾寮屋區發生的大火,令五萬三千名居民頓失家園,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的供應。
一九五四年二月,大火後短短兩個月內,工務局便在石硤尾災場附近建成第一座兩層高的平房,以安置火災災民。平房以當時的工務局局長命名,稱為「包寧平房」。之後政府決定斥資興建多層的徙置大廈,以安置受天災和清拆行動影響的寮屋居民。
除興建成本低廉的徙置大廈外,政府亦資助志願團體組成的香港房屋協會發展出租屋,並於一九五四年成立了半獨立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負責興建廉租屋,提供較優質的居所。
於六十年代初期,香港已有五十萬人入住徙置大廈,但同時仍有六十多萬人居住在寮屋,政府遂於一九六四年推出《管制權宜住所,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之檢討》白皮書,加快徙置區及政府廉租屋的建屋速度,以配合需求。
一九七一年接任港督的麥理浩爵士特別關注房屋問題。翌年,他宣布一項空前龐大的「十年建屋計劃」,重點內容包括:於一九七三至一九八二年的十年間,為一百八十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及有合理居住環境的居所;一九七三年成立新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將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透過清拆及重建舊式徙置大廈,清理無牌小販攤檔及改善屋管理等措施,以提高公共房屋的住屋質素;於市區以外覓地興建公共房屋,新市鎮亦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