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對香港/中國的影響(20分)急

2008-04-27 10:14 pm
我想問張學良對香港/中國造成左咩影響,,唔該~.~"

回答 (1)

2008-04-28 1:35 am
✔ 最佳答案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1],字漢卿,中國遼寧海城人,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民國四公子」之一。

早年生涯
1919年就讀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一年後畢業,在張作相手下任職,並迅速得到提升。1928年6月4日,自皇姑屯事件其父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繼任為東北保安總司令。


[編輯] 東北易幟
主條目:東北易幟
1928年底「東北易幟」幫助當時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完成中國形式上的統一。之後張學良平定了嘎達梅林的起義。


[編輯] 中東路事件
主條目:中東路事件
1929年7月,張學良決心奪回失去的主權,並切斷蘇聯對中國共產黨的支持,開始驅逐中東鐵路蘇聯職員,查封哈爾濱蘇聯商業機構,開始著手收回中東鐵路。8月14日,史達林命令蘇聯軍隊沿中東路一線向中國進攻,東北軍很快被擊敗。張學良被迫在伯力簽訂議定書,恢復蘇聯在中東鐵路的特權,蘇軍撤出中國東北。中東路事件中東北軍的迅速潰敗,暴露了東北軍外強中乾的實際情況。


[編輯] 九一八事變
主條目:九一八事變
中原大戰中東北軍出兵關內的潰敗,客觀上助長了日本覬覦中國東北的野心。萬寶山事件發生後,蔣介石曾一度希望調整對日外交,使東亞大局穩定,以便於恢復發展和繼續他的剿匪大業。他和張學良也交換過應極力避免與日本衝突的意見。1931年7月6日,張學良電告東北政務委員會說:「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對我要求割地償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力避衝突,以公理為周旋」。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駐守北大營的一萬多名東北軍將士因遵循張的嚴令,「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消極抗戰,積極逃戰,致使三百日軍取得了奇跡的超完勝。事變發生後,張要求其率領的東北軍力避衝突、退守錦州,令日軍很快侵佔了東三省全境。中國軍因而被日本軍譏笑為「太監兵」,張學良也落下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

2008-04-27 17:36:01 補充:
放棄錦州
九一八事變後,南京就設立了特種外交委員會。即過多天商討,決議了一個《現在處理時局之根本方針》,客觀評估了當時的局勢條件。著名的臺灣歷史學家梁敬錞博士事後評論說:「……,持與今日英國日本各方面檔案與其他著述資料相互印證,大抵皆能正確,允稱政略之傑構。其中明知國聯不足恃,而不得不仍作信賴國聯之表示:明知解決事變不得不出於軍事之犧牲,而仍不能不計較犧牲之真實代價,皆可鑒政府當時應付艱局之苦心。而可憾者,當時忍耐止境只限錦州,錦州有難,即當抗戰。而其後錦州卒至不戰而退,事變範圍反之擴大了。」

2008-04-27 17:36:19 補充:
鑒於當時錦州局勢的重要性,在當時國民政府曾嚴令張學良死守錦州,張學良則趁機向國民政府索取財政支援和軍事支援,並且在要求得不到滿足後,出於保全實力的需要,決定全面撤軍關內。聞及此舉,當時下野的蔣介石急忙致電張學良請求切勿撤兵。但張學良仍在1932年1月2日率領20萬東北軍退至關內,關外的一萬日軍於1月3日佔領錦州,再一次得到了超完勝的戰績,日本少壯派軍閥從此被吸入狂傲邪妄的侵略之途。

蔣介石後來在《敵乎友乎》一文中寫道:「就是瀋陽陷落尚未侵入關內的時候,也還有使日本止於錦州,徐圖轉換局勢的可能。可惜步步錯過,以至造成此後不可收拾的局面,這不能不說當局沒有決心及不服責任之所致」。

2008-04-27 17:36:45 補充:
再失熱河
一二八事變後,廣東軍奮起抗敵,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打出中國人的骨氣和勇氣。時任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的汪精衛,希望張學良出兵南北夾擊日軍,並派陳公博和李濟深北上班請救兵。張學良以他的方針回答道:「鞏固後方,推進前方,保衛地方,擁護中央」,不肯出兵[來源請求]。

當其時張學良的職務是負責保衛熱河、察哈爾、河北等地。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28: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7000051KK015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