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嘅資料,,端午節嘅由來

2008-04-27 3:33 am
我想要屈原嘅資料

唔好咁複雜,揀d重要嘅黎回答

同埋要端午節嘅由來~~

回答 (2)

2008-04-27 3:41 am
✔ 最佳答案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ok?
2008-04-27 4:19 am
端午節又稱天中節,因為農曆五月以後,天氣漸漸炎熱,因此蚊虫蒼蠅孳生,傳染病很容易發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節時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來去除各種毒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衛生節。民國成立以後訂為「夏節」,另外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又稱「詩人節」。端午節,因家家戶戶懸掛菖蒲避邪,故稱「蒲節」。

有關端午節的神話故事有:
屈原投江,曹娥尋父屍,白蛇傳,伍子胥的忌日

有關端午節傳統的風俗習慣有:

吃粽子,懸鍾馗像,划龍船競賽

詩詞欣賞

屈原的《哀郢》
梅堯臣的《五月五日》
張耒的詩《和端午》


屈原不斷被放逐。離開京城之後,對國事的關心並為未嘗減弱,尤其每看到國家日益危險則更加關心,《哀郢》開頭寫道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無以行。

分析: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 天命不正常,為什麼使百姓震蕩失所?人民離散不能相保,正當二月間往東遷移。離開郢都而走上遠行的道路,順著江水和夏水而流亡。出了國門而心中悲痛,甲日那天早晨我出發了。
《哀郢》是屈原對當年離別郢都、放逐江南途中情景的痛切回憶,忿怒抨擊奸臣小人迫害忠良的罪行,抒發了放逐九年、日夜不忘國都安危的悽愴之情,是一篇感人的愛國傑作。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多年的流浪與思念國家的哀愁,使他面容消瘦更形枯槁,他披散著頭髮,在汨羅江邊徘徊,他為祖國祈禱祝福,更為自己一腔忠貞反被放逐於外而感到失望,他覺得一切都不能挽回了,3懷中抱著大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 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非常的傷心難過,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後來,演變成端午節用竹葉包粽子和划龍舟競渡的習俗,以表示拯救屈原之意。
後來,許多詩人更以詩詞來懷念哀悼屈原這位忠貞偉大的詩人。

梅堯臣的詩《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張耒的詩《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20: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6000051KK024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