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的知料

2008-04-26 7:11 pm
我想知道土星的COLOUR,特徵,直敬,和太羊的距离,排行,喂星有?

回答 (5)

2008-04-27 5:14 am
✔ 最佳答案
土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亦是最吸引人的行星,因

為它擁有明亮的環,它的密度比水還小,只有0.69(水=1),而且它的自轉

速度快,所以土星的形狀明顯地橢圓。

土星與木星一樣,主要由氫和氦組成。最外層是由氨、硫酸銨和水

構成的大氣,這裏的風速極高,在赤道每小時可達1800公里;大氣下面

是液態氫和液態氦,這層約佔土星的三分之二;再下層是液態的金屬氫

和液態的金屬氦;中心是由冰和岩石組成的核心
土星已知的衛星有22個,最大的是土衛六,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

星,是唯一有大氣層的衛星。土星的內圈衛星在土星環縫中穿梭。此

外,土星的某些衛星還共用一條軌道:土衛十六和土衛十七共用一條軌

道;土衛十和土衛十一共用一條軌道;土衛三、土衛十三和土衛十四共

用一條軌道;土衛四和土衛十二共用一條軌道。

直徑(地球=1) 9.14
質量(地球=1) 95
體積(地球=1) 764
密度(水=1) 0.69
重力(地球=1) 0.92
衛星數目 22
平均溫度 -176。C
最大星等 -0.3
自轉軸傾斜(度) 26.7
自轉週期(地球日) 10小時14分
公轉週期(地球日) 29.5年
http://hk.geocities.com/astronomyfri/01-7.htm
土星的知料
參考: 天之心
2008-04-27 8:28 pm
土星那兩極扁平赤道突出的橢球體狀令人印象深刻;它的赤道直徑和兩極直徑之比相差大約10%(前者120,536公里,後者108,728公里)。這是由於土星高速自轉的結果。其他氣體行星也是扁平的,只是沒有這麼厲害。土星的平均密度是太陽系諸行星裡最小的,平均密度為0.69(少於水的密度)。這是因為土星內核的密度雖然要比水大一些,但有着高氣體比例、低密度的大氣層。

土星內部與木星的類似,中心有一個固態核,其上是液體氫,再上是一個分子態的氫層。土星的內核非常熱,核心溫度為12000K(11,700 °C),而且輻射出來的能量比它從太陽接受到的多。大部分能量是因為開爾文-亥姆霍茲原理(緩慢的重力壓縮)產生,但這還不能充分解釋土星的熱製造過程。額外的熱可能由另一過程產生:在土星內部下的氦雨點不斷與較輕的氫相互摩擦而產生熱。

土星上層大氣與木星的相似,同樣有一些條紋,但土星的條紋比較暗淡,並且赤道附近的條紋丈都比較非常寬。土星的風速是太陽系最高的,航行者計劃的數據顯示土星的東風最高可達500 m/s (1116 mph)。直到航行者探測器飛近土星,比較纖細的條紋才被觀測到。由那時起,地面望遠鏡已經改善到能夠慣常觀察土星。

有時,土星「枯燥乏味」的大氣層會出現一些長壽的橢圓型斑點和其他常見於木星上的現象。在1990年,哈伯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在土星赤道附近有一些白雲,而這是之前航行者探測器飛近期間沒有的。而在1994年,一些較小型的風暴被觀察到。期中1990年的現象就是被稱為「大白斑」的現象的一例。大白斑是土星特有的短期現象,大約以30年為一週期。在1876、1903、1933和1960年都有大白斑出現的報告。若這週期能持續下去,下一次的大白斑現象會在2020年出現。


[編輯] 土星環
土星因為它美麗的行星環而出名,它也是最早被發現光環的行星。土星環首先被伽利略在1610年7月用他自己的望遠鏡觀察到了,但因為望遠鏡成象不好,他並不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環。他寫信給托斯卡納的大公說:

“ 土星不是由一個而是由三個幾乎彼此在一起的而且從不移動也不改變的物質組成。他們排成一列與黃道帶平行,而且中央的那個物質(土星本身)是兩側的物質(實際上環狀邊緣)的約三倍大。 ”

他也把土星說成是有「耳朵」的。但在1612年,由於光環平行對著地球在觀察者看起來似乎消失了,及後在 1613年光環又再次出現,這現象更進而困擾伽利略。

最終在1655年被克理士提安·惠更斯觀測到完整的土星環,他使用了一個比在伽利略時代能得到強大得多的望遠鏡。那時的一個神學家里奧·阿拉丟斯,說那光環可能是耶穌基督復活進入天堂的聖包皮。但土星環理論直到1665年才被天文學家所接受。

1675年喬凡尼·卡西尼發現土星環的最大一個環縫,卡西尼環縫。另外在其外還有一細小環縫稱恩克環縫,在1837年5月28日由恩克於柏林發現。之後通過天文台大望遠鏡觀測和行星際探測器拍得的照片,證實土星環由很多之間縫隙很小的多個小環組成的,猶如密紋的唱片。近十年來,由於數碼相機與電腦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經處理能較好的消解大氣不穩對行星放大拍攝障礙,天文愛好者在大氣一般的情況下,只需擁有相關設備與技術,亦能拍得以前只能是天文台大口徑望遠鏡「專利」的恩克環縫。

現在以一具成象質量好的天文望遠鏡放大80倍以上就可清楚看見光環(光環由硅石、氧化鐵和冰這些小如塵埃大如汽車物質組成)。土星環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二個理論:19世紀Edouard Roche認為光環曾是土星的一個衛星,後由於逐漸接近土星而被土星潮汐力所撕裂,亦有認為是被彗星撞擊土星衛星後形成光環;另一個理論認為光環從來就不是衛星形成,而是在土星形成初期的原始星雲留下。但這理論現今不是很多人接受,因為相對於晚近起源的學說認為數百萬年前的土星光環是不穩定的結構。


土星環

[編輯] 光環的黑暗一面
土星光環是連貫成一整個環的,但人為上或會把其分為朝著太陽與背著太陽的一面。而環的背向太陽的一小部分,因為被土星遮擋,只能由太空船如美國太空總署卡西尼—惠更斯號拍攝並傳送回來;比較一下來自2004年3月卡西尼號的與來自先驅者11號的圖象:


先驅者11號: 1979年9月1日
光環背側
一個從光環背側看來最粗的部分 卡西尼—惠更斯號: 2004年3月27日
光環前側
注意看土星在光環上留下的陰影和光環在土星上留下的陰影
2008-04-26 9:19 pm
特徵:土星因為它美麗的行星環而出名,它也是最早被發現光環的行星。土星環首先被伽利略在1610年7月用他自己的望遠鏡觀察到了,但因為望遠鏡成象不好,他並不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環。他寫信給托斯卡納的大公說:“ 土星不是由一個而是由三個幾乎彼此在一起的而且從不移動也不改變的物質組成。他們排成一列與黃道帶平行,而且中央的那個物質(土星本身)是兩側的物質(實際上環狀邊緣)的約三倍大。 他也把土星說成是有「耳朵」的。但在1612年,由於光環平行對著地球在觀察者看起來似乎消失了,及後在 1613年光環又再次出現,這現象更進而困擾伽利略。最終在1655年被克理士提安·惠更斯觀測到完整的土星環,他使用了一個比在伽利略時代能得到強大得多的望遠鏡。那時的一個神學家里奧·阿拉丟斯,說那光環可能是耶穌基督復活進入天堂的聖包皮。但土星環理論直到1665年才被天文學家所接受。1675年喬凡尼·卡西尼發現土星環的最大一個環縫,卡西尼環縫。另外在其外還有一細小環縫稱恩克環縫,在1837年5月28日由恩克於柏林發現。之後通過天文台大望遠鏡觀測和行星際探測器拍得的照片,證實土星環由很多之間縫隙很小的多個小環組成的,猶如密紋的唱片。近十年來,由於數碼相機與電腦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經處理能較好的消解大氣不穩對行星放大拍攝障礙,天文愛好者在大氣一般的情況下,只需擁有相關設備與技術,亦能拍得以前只能是天文台大口徑望遠鏡「專利」的恩克環縫。現在以一具成象質量好的天文望遠鏡放大80倍以上就可清楚看見光環(光環由硅石、氧化鐵和冰這些小如塵埃大如汽車物質組成)。土星環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二個理論:19世紀Edouard Roche認為光環曾是土星的一個衛星,後由於逐漸接近土星而被土星潮汐力所撕裂,亦有認為是被彗星撞擊土星衛星後形成光環;另一個理論認為光環從來就不是衛星形成,而是在土星形成初期的原始星雲留下。但這理論現今不是很多人接受,因為相對於晚近起源的學說認為數百萬年前的土星光環是不穩定的結構。

平均半徑 1,426,725,400 千米
赤道半徑 60,268 千米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六顆。土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歐洲是以羅馬神的農神薩杜恩命名土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或填星。 另外,英文的星期六(Saturday)也是以土星的英文名子(Saturn)來命名的。

Ring shepherds: 土衛十五 | 土衛十六 | 土衛十七 | 土衛十八 | 土衛三十五 | S/2004 S 3? | S/2004 S 4? | S/2004 S 6? |
Co-orbitals: 土衛十 | 土衛十一 |
Inner large (特洛伊小行星): 土衛一 | 土衛三十二 | 土衛三十三 | 土衛四十九 | 土衛二 | 土衛三 (土衛十三|土衛十四) | 土衛四 (土衛十二|土衛三十四)
Outer large: 土衛五 | 土衛六 | 土衛七 | 土衛八
因紐特群: 土衛二十 | 土衛二十二 | 土衛二十四 | 土衛二十九 | 土衛五十二
諾爾斯群: 土衛九 | 土衛十九 | 土衛二十三 | 土衛二十五 | 土衛二十七 | 土衛三十 | 土衛三十一 | 土衛三十六 | 土衛三十八 | 土衛三十九 | 土衛四十 | 土衛四十一 土衛四十二 | 土衛四十三 | 土衛四十四 | 土衛四十五 | 土衛四十六 | 土衛四十七 | 土衛四十八 | 土衛五十 | 土衛五十一 | S/2004 S 7 | S/2004 S 12 | S/2004 S 13 | S/2004 S 17 | S/2006 S 1 | S/2006 S 3 | S/2007 S 2 | S/2007 S 3
高盧群: 土衛二十一 | 土衛二十六 | 土衛二十八 | 土衛三十七
2008-04-26 7:23 pm
土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亦是最吸引人的行星,因

為它擁有明亮的環,它的密度比水還小,只有0.69(水=1),而且它的自轉

速度快,所以土星的形狀明顯地橢圓。

結構

土星與木星一樣,主要由氫和氦組成。最外層是由氨、硫酸銨和水

構成的大氣,這裏的風速極高,在赤道每小時可達1800公里;大氣下面

是液態氫和液態氦,這層約佔土星的三分之二;再下層是液態的金屬氫

和液態的金屬氦;中心是由冰和岩石組成的核心。

衛星、環

土星已知的衛星有22個,最大的是土衛六,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

星,是唯一有大氣層的衛星。土星的內圈衛星在土星環縫中穿梭。此

外,土星的某些衛星還共用一條軌道:土衛十六和土衛十七共用一條軌

道;土衛十和土衛十一共用一條軌道;土衛三、土衛十三和土衛十四共

用一條軌道;土衛四和土衛十二共用一條軌道。



土衛六

土星已知有6個環,分別以A-G來表示,由內至外的次序是:

D,C,B,A,F,G,E,其中B環最闊,A環為其次,每個環其實都是由數以千計

的環組成。在A環和B環之間有一條縫,這條縫是由天文學家卡西尼發

現,因此命名為卡西尼環縫(見上圖)。土星環主要由冰和岩石組成,而光

環是怎樣形成現在還未有定論,但最為人接受的理論是︰土星曾經有一

顆衛星,因為土星的重力使它分裂,分裂後的碎片散開成一個光環。



觀測土星

若用望遠鏡觀測土星,是可能會看到土星環。土星每1年又2個星期

大衝。

由於土星和地球的公轉軌道面斜交,所以我們可定期從不同的角度

去看土星環,土星公轉一週就有兩次把土星環邊緣對著地球,由於土星

環實在太薄了,所以那時地球是看不到土星環的,下一次發生這個情形

是在2009年9月發生。



直徑(地球=1) 9.14
質量(地球=1) 95
體積(地球=1) 764
密度(水=1) 0.69
重力(地球=1) 0.92
衛星數目 22
平均溫度 -176。C
最大星等 -0.3
自轉軸傾斜(度) 26.7
自轉週期(地球日) 10小時14分
公轉週期(地球日) 29.5年

 

2008-04-26 22:46:59 補充:
物理特性
土星那兩極扁平赤道突出的橢球體狀令人印象深刻;它的赤道直徑和兩極直徑之比相差大約10%(前者120,536公里,後者108,728公里)。這是由於土星高速自轉的結果。其他氣體行星也是扁平的,只是沒有這麼厲害。土星的平均密度是太陽系諸行星裡最小的,平均密度為0.69(少於水的密度)。這是因為土星核心的密度雖然要比水大一些,但有著高氣體比例、低密度的大氣層。

2008-04-26 22:47:26 補充:
土星內部與木星的類似,中心有一個固態核,其上是液體氫,再上是一個分子態的氫層。土星的核心非常熱,核心溫度為12000K(11,700 °C),而且輻射出來的能量比它從太陽接受到的多。大部分能量是因為開爾文-亥姆霍茲原理(緩慢的重力壓縮)產生,但這還不能充分解釋土星的熱製造過程。額外的熱可能由另一過程產生:在土星內部下的氦雨點不斷與較輕的氫相互摩擦而產生熱。

2008-04-26 22:47:46 補充:
有時,土星「枯燥乏味」的大氣層會出現一些長壽的橢圓型斑點和其他常見於木星上的現象。在1990年,哈伯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在土星赤道附近有一些白雲,而這是之前航行者探測器飛近期間沒有的。而在1994年,一些較小型的風暴被觀察到。期中1990年的現象就是被稱為「大白斑」的現象的一例。大白斑是土星特有的短期現象,大約以30年為一週期。在1876、1903、1933和1960年都有大白斑出現的報告。若這週期能持續下去,下一次的大白斑現象會在2020年出現。

2008-04-26 22:47:55 補充:
土星環


土星因為它美麗的行星環而出名,它也是最早被發現光環的行星。土星環首先被伽利略在1610年7月用他自己的望遠鏡觀察到了,但因為望遠鏡成象不好,他並不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環。

2008-04-26 22:49:34 補充:
擁有美麗的行星環的土星有著數量眾多的衛星,它們中的34個已經有了名字;它們的精確數據並不清楚,因為有如此多的物體在如此寬廣的土星軌道里圍繞著它做運行。最近,2000年下半年做的一次觀察發現了另外12顆有著奇異軌道的衛星,這說明它們原先是一個大天體的碎片,後來才被土星的引力場捕獲

2008-04-26 22:49:56 補充:
被認為在1905年發現存在的衛星Themis,實際上並不存在.

土星衛星中最值得注目是土衛六,它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稠密大氣層的衛星。

2004年12月25日聖誕節,卡西尼號釋放出惠更斯號,後者開始歷時三周獨自前往土衛六之旅。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是在2004年7月1日進入環繞土星分軌道的。關於這次任務的細節可在http://saturn.jpl.nasa.gov/上找到。計劃最新發佈的圖片在每星期五將發佈在http://ciclops.lpl.arizona.edu/上面.

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同時也增加了發現衛星的數量

2008-04-26 22:50:47 補充:
名稱 直徑(km) 質量(kg) 平均軌道半徑(km) 軌道周期 位於何處 發現年份
土衛一 美馬斯 392 3.80×1019 185,520 0.942422 日 1789年
土衛二 恩克拉多斯 498 7.30×1019 238,020 1.370218 日 1789
土衛三 特提斯 1060 6.22×1020 294,660 1.887802 日 1684年
土衛四 狄俄涅 1120 1.05×1021 377,400 2.736915 日 1684
土衛五 雷亞 1530 2.49×1021 527,040 4.5175 日 1672年

2008-04-26 22:50:51 補充:
土衛六 泰坦 5150 1.35×1023 1,221,830 15.94542 日 1655年
土衛七 許珀里翁 286 (410 × 260 × 220) 1.77×1019 1,481,100 21.27661 日 1848年
土衛八 伊阿珀托斯 1460 1.88×1021 3,561,300 79.33018 日 1671年
土衛九 菲比 220 4.00×1018 12,944,300 -548.2 日** 諾爾斯群 1899年
土衛十 傑納斯 178 (196 × 192 × 150) 2.01×1018 151,472 0.6945 日 1966年

2008-04-26 22:51:32 補充:
土衛十一 艾比米修斯 115 (144 × 108 × 98) 5.60×1017 151,422 0.6942 日 公用軌道 1980年
土衛十二 海琳 33 (36 × 32 × 30) 不詳 377,400 2.736915 日 尾隨狄俄涅後的特洛依小行星 1980
土衛十三 泰萊斯托 29 (34 × 28 × 36) 不詳 294,660 1.887802 日 在特提斯前方的特洛依小行星 1980

2008-04-26 22:51:59 補充:
土衛十四 卡呂普索 26 (34 × 22 × 22) 不詳 294,660 1.887802 日 尾隨特提斯後的特洛依小行星 1980
土衛十五 阿特拉斯 30 (40 × 20) 不詳 137,670 0.6019 日 A 環外圍 1980
土衛十六 普洛米修斯 91 (145 × 85 × 62) 2.70×1017 139,350 0.6130 日 F 環內側 1980

2008-04-26 22:52:14 補充:
土衛十七 潘多拉 84 (114 × 84 × 62) 2.20×1017 141,700 0.6285 日 F 環外圍 1980
土衛十八 潘恩 20 2.7×1015 133,583 0.575 日 恩克環縫(A 環環縫)內 1990年
土衛十九 伊米爾 18 不詳 23,096,000 -1312.4 日** 挪威群 2000年
土衛二十 Paaliaq 22 不詳 15,199,000 686.9 日 因紐特群 2000

2008-04-26 22:52:33 補充:
土衛二十一 Tarvos 15 不詳 18,247,000 925.6 日 高盧群 2000
土衛二十二 Ijiraq 12 不詳 11,440,000 451.5 日 因紐特群 2000
土衛二十三 Suttungr 7 不詳 19,463,000 -1016.3 日** 挪威群 2000
土衛二十四 Kiviuq 16 不詳 11,365,000 449.2 日 因紐特群 2000

2008-04-26 22:52:47 補充:
土衛二十五 Mundilfari 7 不詳 18,709,000 -951.4 日** 挪威群 2000
土衛二十六 Albiorix 32 不詳 16,404,000 783.5 日 高盧群 2000
土衛二十七 Skathi 8 不詳 15,647,000 -728.9 日** 挪威群 2000
土衛二十八 Erriapo 10 不詳 17,616,000 871.9 日 高盧群 2000
土衛二十九 Siarnaq 40 不詳 18,160,000 893.1 日 因紐特群 2000

2008-04-26 22:53:14 補充:
土衛三十一 Narvi 7 不詳 18,719,000 -956.2 日** 2003年
土衛三十二 Methone 3 不詳 194,000 1.01日 2004年
土衛三十三 Pallene 4 不詳 211,000 1.14日 2004
土衛三十四 Polydeuces 3.5 377,396 2.736915日 尾隨狄俄涅後的特洛依小行星 2004
土衛三十五 Daphnis ~7 136,505 0.59537 Keeler縫內 2005

2008-04-26 22:53:28 補充:
土衛三十六 Aegir ~6 19,350,000 -1026** 挪威群 2004
土衛三十七 Bebhionn ~6 16,950,000 822 因紐特群 2004
土衛三十八 Bergelmir ~6 18,750,000 -1008** 挪威(Skathi)群 2004
土衛三十九 Bestla ~7 19,650,000 -1052** 挪威(Skathi)群 2004
土衛四十 Farbauti ~5 19,800,000 -1077** 挪威(Skathi)群 2004
土衛四十一 Fenrir ~4 22,200,000 -1271** 挪威群 2004

2008-04-26 22:53:48 補充:
土衛四十二 Fornjot ~6 22,200,000 -1355** 挪威群 2004
土衛四十三 Hati ~6 19,950,000 -1081** 挪威群 2004
2008-04-26 7:14 pm
直徑(地球=1) 9.14
質量(地球=1) 95
體積(地球=1) 764
密度(水=1) 0.69
重力(地球=1) 0.92
衛星數目 22
平均溫度 -176。C
最大星等 -0.3
自轉軸傾斜(度) 26.7
自轉週期(地球日) 10小時14分
公轉週期(地球日) 29.5年


土星


--------------------------------------------------------------------------------



土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亦是最吸引人的行星,因

為它擁有明亮的環,它的密度比水還小,只有0.69(水=1),而且它的自轉

速度快,所以土星的形狀明顯地橢圓。

結構

土星與木星一樣,主要由氫和氦組成。最外層是由氨、硫酸銨和水

構成的大氣,這裏的風速極高,在赤道每小時可達1800公里;大氣下面

是液態氫和液態氦,這層約佔土星的三分之二;再下層是液態的金屬氫

和液態的金屬氦;中心是由冰和岩石組成的核心。

衛星、環

土星已知的衛星有22個,最大的是土衛六,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

星,是唯一有大氣層的衛星。土星的內圈衛星在土星環縫中穿梭。此

外,土星的某些衛星還共用一條軌道:土衛十六和土衛十七共用一條軌

道;土衛十和土衛十一共用一條軌道;土衛三、土衛十三和土衛十四共

用一條軌道;土衛四和土衛十二共用一條軌道。



土衛六

土星已知有6個環,分別以A-G來表示,由內至外的次序是:

D,C,B,A,F,G,E,其中B環最闊,A環為其次,每個環其實都是由數以千計

的環組成。在A環和B環之間有一條縫,這條縫是由天文學家卡西尼發

現,因此命名為卡西尼環縫(見上圖)。土星環主要由冰和岩石組成,而光

環是怎樣形成現在還未有定論,但最為人接受的理論是︰土星曾經有一

顆衛星,因為土星的重力使它分裂,分裂後的碎片散開成一個光環。



觀測土星

若用望遠鏡觀測土星,是可能會看到土星環。土星每1年又2個星期

大衝。

由於土星和地球的公轉軌道面斜交,所以我們可定期從不同的角度

去看土星環,土星公轉一週就有兩次把土星環邊緣對著地球,由於土星

環實在太薄了,所以那時地球是看不到土星環的,下一次發生這個情形

是在2009年9月發生。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28: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26000051KK007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