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管理與組織: 實行校本管理多年,推行「全校參與決策」的管治模式,及雙向式教職員評估制度,提昇管理效能。
學與教: 推行全方位學習,組織參觀及考察。加強英語訓練,進行小組教學及輔助計劃,舉辦拼音課程及安排外籍老師教授英語濬深課程。推行中文單元教學,歷史科合作性學習及跨人文學科高階思維訓練。建立電子圖書平台,鼓勵學生自學。成立學與教委員會,推行最新及多元化教學法,誘發學生學業潛能。推行獎勵計劃,鼓勵積極及主動學習。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實行互動教學。
校風及給予
學生的支援: 以嚴謹的校規及悉心的關懷建構融洽有序的校園文化,教師為學生的同行者,培育他們成為青少年領袖;尤其關注生命蛻變的關鍵時刻。本校推行五年一貫的生命教育,深得外界認同,獲教統局邀請,成為「潤物無聲、德育有情」校本經驗分享計劃中,全港八間往別校分享生命教育的學校之一。教育局亦邀請本校作為中學代表,接待國內德育專家–北京中央教育研究所所長朱小蔓教授之交流互訪。教育局訓輔組亦訪問本校,文本上載教育局網頁,作為業界的參考。此外,在明報、教育評議會、教統局聯合舉辦之「全港生命教育傑出教案選舉」中,連續兩屆榮獲「傑出獎」。於05、06年全港關愛校園獎勵計劃中,連續兩屆榮獲「卓越及關愛校園」獎。在生命教育的薰陶下,學生對自我品格的提昇、學業成就的要求及關懷社會的服務均有傑出的表現。
學業及學業
以外的表現: 本校中學會考的各科成績,在過去十年不斷進步,連續3年各科總平均合格率逾八成,九成的應考科目合格率高於全港平均。在高級程度會考中,多科應考科目及格率超逾全港平均,世史及中史科優良率更超逾五成。本年度本校在多個運動項目中表現優異,當中以排球、籃球、足球及乒乓球等項目表現尤為出色,榮獲多項學界獎項。在校際音樂及朗誦節亦獲得優異成績,其中合唱團及多個朗誦項目更榮獲冠軍佳績。而參與其他公開比賽亦獲獎無數。
語文政策: 著重兩文三語,除正規課程外,更舉辦多項活動,提昇學生三語兩文的能力。初中以母語教學為主,高中因應學生能力,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並於中三舉辦英語提升課程,協助學生銜接中四英語授課。預科以英語授課為主,因應同學需要准以母語應試。
課程政策: 進行課程統整,全部學科涵蓋在八大學習領域,並進行跨學科協作,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因材施教方面,著重校本課程的製訂。在課程發展上積極進取,與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等專業組織結成良好的夥伴,共同發展高效能的「學與教」。資源的開拓方面,我們一直不遺餘力,既獲多項教育基金撥款,多年來亦成為「種籽學校」,發展「專題研習」及「高階思維」等項目,成果美滿。
學業評估政策: 採用持續評估及多元化評估,學科及術科成績均計算在學年成績內。引進國際學術評估測驗,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了解自己在全球的學術水平。
拔尖保底措施: 中、英文採用分組輔導,於課後及週六舉辦功課輔導班、尖子計劃、英語濬深班及會考強化班。
升留班政策: 學業成績及操行表現均須符合升班要求。
資訊科技教學: 本校資訊科技設備先進,設有內聯網及5個多媒體教室,為學生創建數碼化的學習環境。部分學科的教科書已由教學光碟取代,利用e-class網上教室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課餘自學及互動學習。
全校參與及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 本校積極建立一個互相包容、接納及支持的學習環境,讓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融合在校園生活中。除此之外,本校更成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支援系統,協助有需要的學生克服學習障礙,挑戰自我,建立自信,享受愉快校園生活。
教師發展及培訓: 定期舉辦教師培訓活動,內容包括教師心靈的關顧及教學策略的反思。推行同儕觀課,鼓勵教師進行教學評估。本校教師積極參與校外專業團體,不少被邀擔任課程發展議會、考試局科目委員、教育專業團體幹事等職,把課程發展的趨勢引入學校。教師亦積極與教育界同工分享經驗,更多次獲邀擔任課程研討會或交流會講者。
本學年發展重點及
未來發展項目: 以「熱愛生命,悅己達人,把握新制,力學深思」為主題,一方面積極規劃334新學制,培育學生成為文理兼長,情理俱備的全才;另一方面繼續推行生命教育,培養學生宏觀的視野,建立大我與小我的美好倫理,透過價值觀內化、人格統整及靈性提升,培育學生的道德生命及營建自重圓融的校園文化。